
为增强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避险能力,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了解突发事件躲避逃生常识,提高自救、互救、自护能力,以从容应对危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结合今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日”和福建省“安全教育周”活动,围绕“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我校拟于2012年3月26日晚上开展学校停电紧急处置模拟演练,特制定演练实施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由于停电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了达到平时突然停电能够安全正确处置疏散的要求。此次演练作为常态下的实战演习,完全由当日值日行政人员、值日教师、下班教师、当班保卫干部、当班保安人员指挥和组织,其他行政领导、年段长、班主任只作为协助,全体教师参加观摩,无论什么时候突然停电都能够启动此方案运作。
二、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26日晚上8:30(晚自习时停电)
地点:长汀三中新、旧教学楼(不包括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
三、停电疏散工作领导小组:
总策划:丘晓松(校长)
总指挥:廖大亮() 指 挥:吴 群 罗斯荣
协 助:官怀文 丘思梅 梁长炜 丘其荣 刘火火 全体行政干部、年段长
四、疏散集中的地点:七年级在老教学楼前,八年级在排球场,九年级在新教学楼后坪
五、演练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
1、学习宣传。通过行政会议和教工会对演练方案进行学习宣传,明确演练的目的意义,使广大教职员工人人知晓,理解领会方案的要求和程序,会按方案要求处置突然停电事件;学生人人参与,为防止疏散演练中出现惊慌失措,甚至给学生造成人身和精神伤害等事故,因此班主任必须宣传落实、教育演练到位,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讲解如何在室内快速、有序成立队形及撤离时的注意事项,按班级实际情况分配好学生由前、后门撤离,排成两纵队下楼,必须按照指定路线疏散并到达指定地点。
2、指挥信号训练。区域范围使用喊话器,学校新购置一个喊话器,放在保卫科备用;全校范围使用钟声,总务部门将钟悬挂在新旧教学楼都能听到的位置。钟声信号:“ⅹ”一响,共三组为原地休息信号;“ⅹⅹⅹ”三响,共三组为疏散信号。本次演练敲钟由保安操作,以后由后门卫操作。
3、开锁比赛。时间:7:30。地点:学校大门。比赛内容:使用钥匙比赛打开学校电闸大门的速度。过程:分两组进行,四名保卫干部(余锦隆、范文军、戴荣华、吕秀荣)为一组,四名保安人员(吴礼礼、朱理祥、赖荣禄、周志云)为一组;比赛两次,成绩取平均速度;每组设奖一名,学校物质奖励获得组第一名的参赛人员。裁判:停电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安排。
第二阶段(实战演练):
1、假设遇上晚8:30发生突然停电事件(电工拉闸)。停电后人员到位:三个值日行政分赴各自所负责的年级,组织安排值日教师迅速就位,七年级A段值日教师在三楼梯口,B段值日教师在二楼梯口;八年级值日教师在新教学楼前关注东西两个楼梯出口;九年级A段值日教师在新教学楼一楼(即第二层)东边梯口,B段值日教师在新教学楼一楼(即第二层)西边梯口。值日行政来回巡查,带班值日行政迅速了解停电情况,请示校长或,作出等待还是疏散的决定(本次演练预设为疏散情况,校长或接到请示后下达疏散指令);各个班级的下班教师要坚守岗位,决不允许离开教室; 下班教师站在讲台上监控学生,要组织好班级的学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等待学校的安排疏散(停电有暂时和长时之分,其处置也有原地休息等待和疏散之分,请认真听信号),没有学校的指令,任何学生不能擅自离开座位、离开教室,教师不能没有学校的指令,离开教室,离开岗位,同时禁止学生搞小动作或用语言制造混乱。更不允许教师组织学生讲笑话唱歌等。宿舍管理人员迅速到位,打开宿舍门,准备引导内宿学生进入宿舍,教育学生不准在宿舍点蜡烛。
2、停电后疏散处置。晚8:35,带班行政经请示得到疏散的指令后,立即通知保安人员使用钥匙打开电控大门,保卫人员迅速到校门外维持交通秩序;安排人员到位妥当后,带班行政通知发出全校疏散的钟声,由当晚下班的教师组织学生撤离。学生撤离时,外宿学生带上书包,按两路纵队排列,按照过去紧急疏散演练的要求和下楼(新教学楼各层靠东边的两个班级走东梯,靠西边的两个班级走西梯)。新教学顺序为1楼、2楼(八年级1-8班)先放,学生全部撤出后3楼4楼(九年级5-12班)再放,最后5楼(九年级1-4班)撤离;老教学楼顺序为1楼、2楼、3楼(七年级5-12班,八年级9-10班)先放,学生全部撤出后4楼(七年级1-4班)再放。撤离期间,值日教师在各楼层楼梯口、楼道拐角处维持秩序,严禁学生有起哄、跑跳、推搡等危险举动,指挥学生有序疏散,口喊“后面跟上,注意间隙,不要拥挤”等话语,防止学生件发生。在行进中队伍始终保持两路纵队,楼梯左边学生扶栏杆,楼梯右边学生扶墙壁。如在演习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值日老师和楼道行政负责人员应立即叫停队伍的行进,控制前后队伍的距离,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班级出来的顺序:1、3组走前门,2、4组走后门,走廊会合疏散。不讲求疏散速度,但必须保证安全,有秩序,不混乱。
新教学楼疏散示意图
↙5楼
西↙4楼
↙3楼
梯↙2楼
| ↙1楼 | ←九(4) | ←九(3) | 九(2)→ | 九(1)→ | 5楼↘ 4楼↘ 东 3楼↘ 2楼↘ 梯 1楼↘  | 
| ←九(5) | ←九(6) | 九(7)→ | 九(8)→ | ||
| ←九(12) | ←九(11) | 九(10)→ | 九(9)→ | ||
| ←八(4) | ←八(3) | 八(2)→ | 八(1)→ | ||
| ←八(5) | ←八(6) | 八(7)→ | 八(8)→ | ||
| 底层停车库 | |||||
| 七(1)→ | 七(2) → | ↘  中↙4楼 ↘ 间↙3楼 ↘ 楼↙2楼 梯 1楼  | ←七(3) | ←七(4) | 
| 七(5) → | 七(6) → | ←七(7) | ←七(8) | |
| 七(9) → | 七(10) → | ←七(11) | ←七(12) | |
| 八年级段办 | 七年级段办 | ↓八(9) | ↓八(10) | 
3、清点人数。学生疏散结束时,值日教师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紧急离开,并将情况向值日行政报告。各班级疏散到操场指定的区域后整队集中,班长和班主任开始清点人数并向值日行政汇报。由值日行政点评小结,宣布停电紧急处置演练结束,学生有序分散回家。(如果下雨,就不集中,学生直接回家)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
各年段要对本年段的演练过程做认真的观察和总结,并将本年段的演练情况向安稳办报告,由安全稳定办公室对演练情况作出书面总结,宣传报道演练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停电处置预案。
2012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