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冈县柞岗镇中学 张秀莲
一、试题特点
化学试题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的全部内容,题型、题量、难度与襄阳市中考试题基本吻合,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试题覆盖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全面考,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如试题1、14、16、19、22、27考查“化学变化、常见物质和性质这一知识点时;试题17、18、25、26、27考查化学实验;试题、3、4、5、6、7、21考查学生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试题20、28、29考查学生化学方程式、计算及对知识的运用。
二是突出化学用语,核心内容突出考。其中涉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诸多化学用语,约20分左右。
三是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如试题2(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变化)、试题15(绿色化学问题)、试题17(安全常识问题)、试题23题(化学在生活中运用)等。
四是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给了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空间,试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如试题26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以及气体的检验”采用了开放式题型;
五是试题对今后初中化学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那就是注意夯实基础,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复。读活书,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中注重培养利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答题情况
| 科目 |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平均得分率 | 优秀 | 率 | 及格 | 率 | 低分 | 率 |
| 化学 | 254 | 70.94 | 70.94% | 93 | 36.61% | 194 | 76.38% | 4 | 1.57% |
3、4、5、6、7、21考查学生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本题得分率也较好。
17、18、25、26、27题是气取、收集、验证、实验现象、结论等综合实验。气体检验方法和装置选择得分率相对较高。此题出现的常见错误主要是:对实验装置选择、气密性检查,相互混淆的情况较多等;
20、29题计算题最后一问涉及质量分数计算,失分率较大,其原因是训练、分析不到位。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平时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应明确搞懂题目意思、要求,还应尽其可能的理解命题的意图和要求。
2、强化落实基础知识。许多问题看似基础,学生掌握却并不良好。如化学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质量守恒定律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复,注重学生活学活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
3、强化表达与描述能力。在试题中有多处因表述不准确、不具体、词不达意而失分的地方。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应加强引导、多加训练。
4、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用规范的化学语言描述、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特别是实行网上阅卷后,学生的规范答题尤为重要。
6、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不少学生生由于缺乏分析、比较、想像、联想的思维能力,导致实验探究题等稍有难度的试题失分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平时练习中应适当加强信息类阅读题、实验探究题、实验推断题(此次试题中未出现)的训练,慢慢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和解题等诸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