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1:46
文档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选择题]   [A型题]1.行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其进针角度以多少度为宜: A.15~30度   B.35~45度   C.45~50度   D.5~10度   E.50~55度2.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多长时间为宜: A.3~5d   B.8~10d   C.11~13d  D.14~15d  E.16~20d   [X型题]1.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适用于: A.大量输液的病人   B.抢救病人   C.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D.化疗用药         E.门诊少量输液2
推荐度:
导读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选择题]   [A型题]1.行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其进针角度以多少度为宜: A.15~30度   B.35~45度   C.45~50度   D.5~10度   E.50~55度2.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多长时间为宜: A.3~5d   B.8~10d   C.11~13d  D.14~15d  E.16~20d   [X型题]1.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适用于: A.大量输液的病人   B.抢救病人   C.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D.化疗用药         E.门诊少量输液2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选择题]

    [ A型题]

1. 行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其进针角度以多少度为宜:

  A.15~30度    B.35~45度    C.45~50度    D.5~10度    E.50~55度

2. 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多长时间为宜:

  A. 3~5d    B.8~10d    C.11~13d   D.14~15d   E.16~20d

    [X型题]

1.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适用于:

  A.大量输液的病人    B.抢救病人    C.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D.化疗用药          E.门诊少量输液

2. 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时,应如何选择穿刺静脉:

  A.选择粗、直的血管      B.弹性好的血管        C.有疤痕的皮肤也可以穿刺

  D.避开关节部位          E.最好选择下肢静脉

3.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应注意:

  A.皮肤消毒范围>8cm×10cm      B.尽量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留置导管

  C.进针速度不能太快    D.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内     E.不需要定期更换留置针及敷料

4.以下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 封管液一般为10~100IU/ml浓度的肝素稀释液

  B.肝素稀释液封管剂量为2~5ml/次

  C. 有出血倾向者,封管可用0.9%氯化钠溶液

  D. 用O.9%氯化钠溶液封管时,每次剂量为5~10m1 

  E.采用正压封管法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

1.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留置针一般可保留8~10d。    (    )

2.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无需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    (    )

3.留置静脉针后,应告知患者加强穿刺肢体锻炼,保持穿刺肢体下垂姿势。    (    )

4.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正压封管法:边退针头边推药,直至把针头退出肝素锁。 (    )

5.浅静脉置管时一般宜选用最短、最小型号并能满足输液要求的留置针。    (    )

    [简答题]

    简述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的护理。

    [案例分析]

    患者王××,右上肢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置管后穿刺肢体经常下垂,第四天输液时主诉穿刺部位疼痛,检查见穿刺部位皮肤微红,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导管回血不明显,滴数明显减慢。请问:(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2)该如何护理?

    

    [选择题]

    [A型题]

1.A    2.A

    [X型题]

1.ABCD    2.ABD    3.ABCD     4.ABCDE

    [判断题]

1.(×)正确: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后,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最好≤7d。

2.(×)正确: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应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与时间。

3.(×)正确:留置静脉针后,应告知患者避免穿刺肢体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

4.(√)    5.(√)

    [简答题]

    (1)交待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如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诉护士更换。

    (2)适当抬高穿刺肢体,妥善固定。

    (3)该侧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及提重物。

    (4)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如有红、肿、热、痛,应拔除留置针将患肢抬高、制动,并予50%硫酸镁或芦荟湿敷局部。

    (5)观察导管回血是否明显,输液是否通畅,当导管堵塞时,应拔管,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或挤压输液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造成栓子。

    (6)每次输液完毕,予正压封管。

    [案例分析]

    (1)该病人可能出现了静脉炎。

    (2)①评估患者:主诉、精神状况、局部情况、输液通畅情况等。

    ②立即拔管,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③局部给予50%硫酸镁或新鲜芦荟湿敷。每次15~30分钟,一日二次。

    ④必要时局部理疗。

患者搬运法试题

    [选择题]

    [ A型题]

1.用平车运送病人上下坡时,应注意:

  A.病员头向前              B.病员头向后           C.病员头在高处一端

  D.病员头在低处一端        E.病员头在有枕头的一端

2.3人搬运病人上下平车法适用于:

  A.不能自己活动,病情较轻者  B.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  C.颈椎骨折患者

  D.病情较危重者              E.腰椎骨折者

3.用平车运送病人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上坡头在后    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部位的固定,防针头脱出

  D.使病人躺卧在平车中间    E.不可用车撞门

4.单人搬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B.推平车与病床平齐

  C.搬运者一手自病人近侧腋下伸至对侧肩部,另一手伸入病腿下

  D.病人双手交叉在搬运者的颈后       E.抱起病人,轻放于平车上

5.用平车运送病人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的主要目的是:

  A.以免血压下降       B.以免呼吸不畅        C.以免头部充血不适

  D.以防坠车           E.有利于与病人交谈

  (6~9题共用题干)

    用平车转送病人时,各种转运方法中,平车与病床的位置是:

6.挪动法:

  A.平行                  B.呈钝角           C.呈锐角

  D.平车置于床尾          E.平车置于床头

7.单人搬运法:

  A.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平行      B.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锐角

  C.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钝角    D.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钝角

  E.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锐角

8.二人、三人搬运法:

  A.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平行      B.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锐角

  C.平车置床尾,车头端与病床尾成钝角    D.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钝角

  E.平车置床头.车头端与病床头成锐角

9.四人搬运法:

  A.平车与病床平行放置,紧靠床边    B.平车与病床钝角放置,紧靠床边

  C.平车与病床锐角放置,紧靠床边    D.平车放置在床尾,紧靠床边

  E.平车放置在床头,紧靠床边

    (10~13题共用题干)

    平车转送病人时,各种转运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10.单人搬运法:

    A.适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       B.适用于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

    C.适用于危重患者                       D.适用于病情许可、能配合动作者  

    E.适用于腰椎骨折患者

11.二人搬运法:

    A.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B.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背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小腿部

    C.甲一手臂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大腿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D.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E.甲一手臂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背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胭窝部

12.三人搬运法:

  A.甲:托住患者头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小腿

  B.甲:托住患者颈、肩部;乙:托住患者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

  C.甲:托住患者头、肩部;乙:托住患者背部;丙:托住患者小腿

  D.甲:托住患者肩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

  E.甲:托住患者头、颈、肩部;乙:托住患者背、臀部;丙:托住患者胭窝和小腿

13.四人搬运法:

  A.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背、臀部;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B.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C.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中间,抓住中单四角

  D.2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颈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E.2人站在病床同一侧,并分别托住患者的头肩部和两腿;另外2人分别站于平车及病床的两侧,抓住中单四角

14.用平车转运病人时应核对:

  A.医嘱、床号、姓名、ID号/住院号             B.了解转运目的

  C.核对患者姓名,ID号/住院号                 D.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E.核对患者姓名、出生年月

15.中风康复期患者自行从床一轮椅转移时,正确的做法是:

  A.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5~60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B.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0~5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C.轮椅置于患者健侧,30~4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D.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5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E.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0度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16.用挪动法协助患者从床到平车时,其挪动的顺序是:

  A.臀部→上身→下肢         B.臀部→下肢→上身        C.下肢→臀部→上身

  D.上身→臀部→下肢         E.上身→下肢→臀部

    [X型题]

1.一人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其操作要领是:

  A.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                 B.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

  C.使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

  D.护士一手托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臂部,患者两臂用力

  E.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

2.两人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其操作要领是:

  A.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                  B.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避免撞伤患者

  C.护士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及腰臀部,两人同时用力,协调地将患者抬起,移向床头

  D. 亦可一人托住颈、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 国窝,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E.放回枕头,抬高床头,整理床单位

3.搬运患者时评估的内容包括:

  A.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B.患者四肢及全身的活动能力

  C.患者语言沟通、理解能力及合作情况      D.受伤部位、程度、原因、环境

  E.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

4.搬运患者时要:

  A.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并检查其性能           B.选择搬运方法

  C.搬运前后都要将病人的肢体摆放在功能位置     D.昏迷者取下活动假牙

  E.痉挛者。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5.4人搬运法适用于:

  A. 危重患者             B.颈腰椎骨折患者      C.不能起床,病情稳定者

  D.病情较轻而肥胖者     E.输液或导尿患者

6.搬运病员时应注意:

  A. 安全,舒适             B.暂停输液,防止针头脱落         C.观察病情

  D.上下坡时头在前端       E.骨折病员平车垫木板

7.平车搬运病人时应注意:

  A. 观察病情变化           B.多人搬运时动作协调一致         C.不可用车撞门

  D.骨折病人先固定骨折部位      E.推车时不可太快

8.2人搬运病人上下平车法适用于:

  A.病情较轻但不能自行活动者         B.颈椎骨折病人        C.病情危重者

  D.腰椎骨折病人                E.体重较重者

9.徒手搬运病人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受伤部位、体重等决定搬运者的人数.以保证病人搬运时的安全:

  A.一人法:适用于儿科患者或体重较轻的患者

  B.两人法:适用于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

  C.三人法: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超重的患者

  D.四人法:适用于病情危重或者颈腰椎骨折患者

  E.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达到省力

10.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应评估患者的:

  A.病情、意识状态、肢体肌力                        B. 有无约束

  C.对清醒的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D.配合能力

  E.各种管道情况

11.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应注意:

  A.遵循节力原则            B.护士动作轻稳        C.避免对患者的拉、拽等动作

  D.职业防护原则            E.伤口换药原则

12.平车转运时应检查平车的:

  A.车轮                    B.刹车                   C.护栏

  D.生产厂家                E.生产日期

 13.从病床将患者搬至平车时,应移开哪类易被损坏的物品.以免损伤患者:

   A.热水瓶      B.玻璃器皿      C.刀类      D.床旁桌椅      E.输液架

14.平车转运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

   A.不合作、烦躁者准备约束带              B.脊柱损伤/手术者备硬板

   C.颈椎骨折者备颈托/颈围、沙袋等        D.准备病历

   E.病情危重者,备急救器材和药物

15.平车转运时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A.操作者:洗手    B.环境    C.用物    D.患者    E.准备和检查平车性能

16.关于平车转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挪动法适用于病情许可、能配合动作者

   B.单人搬运法适用于幼儿及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

   C.二人、三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

   D.四人搬运法用于危重或颈椎、腰椎骨折患者

   E.二人、三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轻者

17.关于平车转运.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病情危重者,转运时应备急救器材和药品    

   B.转运前需评估生命体征,并协助患者排大小便

   C.痰多不能自行咳出者转运前先吸痰         D.颈椎手术/损伤患者戴颈托固定

   E.有牵引者,先放松牵引以便于运送

18.平车转运时应告知患者/家属:

   A.转运目的  B.方法  C.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  D.必要的配合  E.治疗方案

19.使用轮椅时,应评估患者的:

   A.病情、年龄、体重      B.全身皮肤黏膜情况      C.意识、肌力与肌张力

   D.生活自理能力          E.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情况

20.用轮椅护送病人时,你怎样做到安全转运:

  A.头颈部控制不良的患者可使用头托或颈托

  B.躯干不能保持平衡者,应采用腰带将其固定

  C.患者保持正确、舒适体位                 D.正确选择轮椅   

  E.臀部压疮患者可使用坐式轮椅转运

21.护士用轮椅运送病人前应评估轮椅的:

   A.安全性能    B.座高    C.座宽    D.生产厂家    E.座深和脚托高度

22.协助中风康复期患者由床一轮椅的转移,正确的方法是:

   A.协助患者移臀部到床边?使其坐起,双脚平放于地面

   B.转运者双脚顶住患者偏瘫侧膝关节,协助其用健侧手扶住轮椅扶手

   C.患者身体前倾.头朝向移动方向,肩部靠近转运者腹部

   D.转运者双手放在患者腰部,协助其移动重心到脚和健侧支撑手

   E.让患者逐渐将臀部坐在椅上

23. 护士用薄木板移动法协助中风康复期患者由座椅一轮椅转移,其正确的方法是:

    A.备一块光滑香蕉型薄木板,取下轮椅踏脚板和近侧扶手

    B.协助患者向前移动臀部,双脚平放于地面,保持平衡

   C.将木板一头放在患者臀部下面,另一头安全地放在轮椅座位面

   D.协助患者沿着木板移动臀部,直至轮椅座位的中心

   E.去掉木板

24.平车转送病人时应评估:

   A.体重、年龄、病情、意识、肌力、生活自理能力

   B.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牵引              C.检查平车的刹车、护栏性能

   D.平车配置的辅助用具是否符合病情需要

   E.是患者和搬运人员情况确定、转运方法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

1.脊柱损伤患者在搬运时应备硬板床。    (    )

2. 多人搬运时,搬运者按身高由矮到高从床头到床尾排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    )

3. 运送带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时,其头部应后仰,搬运者分别以双手置于患者头颈部和腰臀部,将患者身体水平上移,以防气管插管脱出或内脱。    (    )

4. 运送肢体石膏、夹板固定、带特殊引流管的患者时,应由专人托扶肢体或管道。(    )

5.对臀部压疮或骨盆骨折尚未愈合者,经妥善处理后,可用坐式轮椅搬运。    (    )

    [简答题]

    为什么搬运患者时要将搬运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名?

    [案例分析]

    老张因车祸受伤,受伤当时感觉颈部剧痛,双上肢及左脚皮肤及软组织挫伤,尚能活动,右小腿中段明显疼痛、肿胀,按压时剧痛并能听到骨擦音,活动受限。现场观众立即报警120急救中心,很快医务人员就赶到现场进行施救,在医务人员未到时,几位现场观众分别拉着老张的手和脚将其抬至公路旁,经他们拉抬后老张感觉颈部疼痛加剧,四肢出现麻木感并不能活动,呼吸变得急促并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1.请问老张被几位现场观众拉抬后,为什么会出现颈部疼痛加剧?  2.应该采取怎样的搬运方法?  3.搬运前应对病人进行哪些紧急处理?转运途中要注意什么?

    参

    [选择题]

    [ A型题]

1.C    2.B    3.A    4.B    5.C    6.A    7.C    8.C    9.A    10.B

11.A  12.E  13.B  14.A  15.C  16.D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I)E    5.AB    6.ACE   7.ABCDE    

8.AE    9.ABCDE    10.ABCDE  11.ABCD    12.ABC    13.ABCE    14.ABCE    

15.ABCDE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E     20.ABCD    

21.ABCE     22.ABCDE     23.ABCDE      24.ABCDE

    [判断题]    

1.(√)

2.(×)正确:多人搬运时,搬运者按身高由高到矮从床头到床尾排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3.(×)正确:运送带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时,其头部切勿后仰,搬运者分别以双手置于患者头颈部和腰臀部,将患者身体水平上移,以防气管插管脱出或内脱。

4.(√)

5.(×)正确:对臀部压疮或骨盆骨折尚未愈合者,经妥善处理后,也不可用坐式轮椅搬运。

    [简答题]    

    因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患者和家属有知情同意的权力,病人在搬运途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及危及生命安全的一些因素,告知是为了让患者及家属知道上述这些风险因素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同意及配合。

    [案例分析]

1.因为老张车祸后伴有颈部损伤,在搬运时,应由专人托住头部,稍作牵引在颈旁置沙袋固定,保持患者头部与躯干成一直线,使用多人硬板平卧搬运。而现场观众因缺乏正确的搬运知识,其搬运方法错误,导致老张颈部损伤加重,故老张感到颈部疼痛加剧。

2.正确的搬运方法:

  (1)在没有颈托等急救用具的情况下,采用四人搬运法,即一人托住患者头部,稍作牵引固定,第二人托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第三人托住患者的臀部和胭窝,第四人站于对侧双手托住患者骨折的右小腿。四人同时用力托起患者将其放于硬板平车上并在颈旁放沙袋固定,保持头部与躯干成一直线。抬至公路旁或救护车上。

  (2)有颈托时先用颈托固定患者颈部,再采用四人搬运法,同时用力将患者托起放于硬板平车上。

3.(1)搬运前紧急处理:①没用颈托固定的先用颈托固定患者颈部。②用小腿夹板包扎固定右小腿。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药物新斯的明肌内注射等,必要时气管切开)。

   (2)转运途中要注意:①患者头颈部不要转动和抬起,保持头颈部与躯干成一直线。②注意患者呼吸情况及病情变化。

患者约束法试题

    [选择题]

    [ A型题]

1.患者使用约束带后,护士应多长时间巡视一次:   

  A.15~30min     B.40~50min     C.45~60min     D.1~2h    E.2~4h

2.对需连续约束的患者,应多长时间松开一次:

  A.6h    B.5h    C.4h    D.2h    E.3h

    [X型题]

1.以下关于肢体约束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        B.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

  C.将约束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

  D.将约束带置于患者双肩下      E.检查患者肢体活动的程度、范围及约束具的松紧度

2.以下关于应用约束法,叙述正确的是:

  A.约束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顺利实施之用

  B.极度消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应准备柔软的保护垫

  C.约束工具可以长期使用            D.翻身或搬动病人时,应松解约束带

  E.15~30min巡视患者一次

3.约束的种类有:

  A.肩部约束    B.膝部约束    C.手腕约束    D.踝部约束     E.腹部约束

4.患者被约束部位的皮肤出现以下哪些情况时,应立即解除约束:

  A.苍白    B.冰冷    C.紫绀    D.麻木    E.刺痛

5.以下关于肩部约束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固定肩部,病人坐起          B.肩部约束带宽8cm,长120cm

  C.病人两侧肩部套上袖筒后将两条较宽的长带尾端系于床头

  D.必要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E.可将大单斜折成长条,作肩部约束

6.常用的约束工具有:

  A.约束带    B.约束背心  C.约束衣    D.约束帽    E.约束裤

    [名词解释]

    约束法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

1.使用约束背心或约束衣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和面色,防止因约束不当导致窒息。(    )

2.约束工具可以连续使用。    (    )

3.使用约束工具时必须告知患者或家属约束的目的,征得理解和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

    (    )

4.进行肢体约束时,应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肢体不能活动为宜。(    )

5.患者使用约束带时,约束带必须打死结,以防松脱。    (    )

6.使用约束工具时应准确记录约束原因、方法、起止、松解与间隔时间,全身和局部情况,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    )

7.为患者上约束带时,约束带可以系在床栏上。     (    )

8.为患者松解约束带时,应加强看护,防止意外的发生。    (    )

9.使用约束工具时应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情况。    (    )

    [简答题]

    简述约束法的观察与记录。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47岁,因肝昏迷前期,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躁动、胡言乱语、无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请问:(1)根据以上情况,你如何处理?(2)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哪

 

   参

    [选择题]

    [ A型题]

1.A    2.D

    [X型题]

1.ABCE     2.ABDE     3.ABCD    4.ABCDE     5.ABCDE     6.ABC

    [名词解释]

    约束法:利用工具不合作患者身体或肢体的活动,防止自伤或伤人,确保患者安全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判断题]

1.(√)

2.(x)正确:约束工具只能在短期内使用。

3.(√)

4.(×)正确:进行肢体约束时,应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5.(×)正确:患者使用约束带时,约束带必须系活结。

6.(√)

7.(×)正确:为患者上约束带时,约束带不能系在床栏上。

8.(√)    9.(√)

    [简答题] 

    (1)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局部皮肤、肢体末梢循环情况及约束效果。

    (2)每15~30min巡视患者一次,约束带2h松解一次,间歇15~30min。

    (3)使用约束衣或约束背心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和面色。

    (4)观察末梢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水肿等。遇约束部位皮肤苍白、紫绀、麻木、刺痛、冰冷时,应立即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行局部按摩。

    (5)询问患者感受。

    (6)记录约束原因、部位、起止和间隔时间。

    (7)及时记录与约束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及处理措施和效果。

    [案例分析]

    (1)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护士应对患者采取约束法,以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处理过程中应注意:

    ①约束前应告知患者用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

    ②约束期间,应告知患者和家属,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③约束期间,告知患者和家属保证患者受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④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⑤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⑥准确记录并交,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文档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静脉留置针技术试题   [选择题]   [A型题]1.行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时,其进针角度以多少度为宜: A.15~30度   B.35~45度   C.45~50度   D.5~10度   E.50~55度2.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多长时间为宜: A.3~5d   B.8~10d   C.11~13d  D.14~15d  E.16~20d   [X型题]1.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适用于: A.大量输液的病人   B.抢救病人   C.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D.化疗用药         E.门诊少量输液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