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3.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生殖器官 C.感觉器官 D.消化器官
4.将蝗虫胸腹部涂满凡士林,蝗虫最终会( )
A.正常生活 B.呼吸正常
C.逐渐昏迷并死亡 D.运动更灵活
5.蝗虫可以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在它的形态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 )
A.体表的革质翅 B.体表的大量鳞片
C.覆盖全身的表皮 D.坚硬的外骨骼
6.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水母、鱿鱼 B.蛔虫、青蛙 C.蚯蚓、家鸽 D.鲫鱼、马
7.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A.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
B.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C.使鱼向四周扩散,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活得时间长一些
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一项不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身体外形特征( )
A.体表被覆羽毛 B.身体成流线型
C.长骨大多中空 D.前肢变成翼
9.下列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 B.[鹬][蚌]相争 C.[鸡][犬]不宁 D.[蛛]丝[马]迹
10.下列关于蜥蝎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头部有颈,能灵活运动 B.有四肢,能爬行
C.表面有角质层的鳞片 D.皮肤辅助呼吸
11.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1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行为语言”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圆形舞”
C.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3.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14居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台庭院中种植花草果蔬。下面的植物不需要人工施加氮肥的是( )
A.黄瓜 B.豆科植物 C.西红柿 D.苋菜
15.同学们饮用的盒装牛奶,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
A.巴氏消毒法 B.脱水法 C.冷冻法 D.腌制法
16.对秋天落叶进行处理,你认为得当的是( )
A.焚烧 B.填埋 C.倒入湖泊中 D.三者皆可
17.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
18.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 )
A.没有细菌和真菌
B.温度低,细菌和真菌全被冻死
C.防止水分散失
D.温度低,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速度
19.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哪项不是它们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
A.空气 B.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有机物
20.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 )
A.寄生虫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21.“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遗传物质 D.成形的细胞核
22.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23.在我国珍稀动植物中,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和“活化石”的是( )
A.长鬃山羊 B.梅花鹿 C.珙桐 D.大熊猫
24.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干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鳍豚走向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客
B.长江中白鳍豚的天敌过多
C.白鳍豚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25.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减小栖息地,引进外来物种
D.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为√错误为)
26.河蚌、蚯蚓、蜗牛等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所以它们都是软体动物( )
27.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所以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
28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 )
29.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红雀的先天性行为…( )
30.动物能提供人类丰富的食品、药品及各种原材料,但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
31.芽孢落在适当环境中能萌发成细菌,所以芽孢是生殖细胞.( )
32.病毒寄生在活细胞里,利用该细胞内的物质和遗传信息繁殖后代.( )
33.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相比,结构要复杂,物种和数量要多.( )
34.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
3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36.(7分)观察蝗虫形态图(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负责摄食的部分是[3] 。
(2)蝗虫的运动中心是图中[Ⅱ] ,图中456指的蝗虫的三对足,其中 发达,善于跳跃;图中7指的是蝗虫的 。
(3)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 ,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和防止水分蒸发。
(4)昆虫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蝗虫属于 动物。
37.(5分)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是家兔的牙齿, 图是狼的牙齿.
(2)判断的依据是:家兔的牙齿没有 ,这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狼的牙齿, 尖锐锋利,适于 ,这与肉食生活相适应.
38.(12分)如图所示。
(1)A图表示 动作,B图表示 动作。
(2)①表示 ,在A图中处于 状态,在B图中处于 状态;②表示 ,在A图中处于 状态,在B图中处于 状态。
(3)当A图和B图的两个动作变换时,必须在 系统调节和控制下才能完成。
(4)C图中的[①]是 ,[④]是 ,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震动的结构是[⑤] 。
39.(6分)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群,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但没有成形的 ,这样的生物被称为 。
(2)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3)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的胃肠内,帮助牛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它们之间存在着 关系。
(4)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40.(6分)春天来了,杨柳吐絮,百花争艳,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我们把这些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就可以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相似程度。下图为植物分类系统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往往把种子、花和 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图表的分类等级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多种多样的生物体现了生物种类多样性,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
(3)图表的植物中, 与玫瑰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它们共有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 。
(4)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在于可以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 关系。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4分)
41.(4分)19世纪中叶,人们并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直到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才弄清了事实的。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的原因是 。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选填字母)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4)细菌在肉汤中通过 的方式进行生殖。
参
一、DABCD ABCCD CCDBA BADAD DDCDC
二、26.×.27.×28.√29.√30.×31.×.32.×33.×34.√35.×.
三、36.(1)口器;
(2)胸部;后足;翅;
(3)外骨骼;
(4)节肢;无脊椎。
37.(1)A;B
(2)犬齿;犬齿;撕裂食物
38.(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收缩;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收缩;(3)神经;(4)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39.(1)细胞核;原核生物
(2)孢子;
(3)共生;
(4)蛋白质;遗传物质。
40.(1)果实;
(2)界;基因的多样性;
(3)月季;种;
(4)进化。
四、41.(1)巴斯德;
(2)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并大量的繁殖;
(3)A;
(4)。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下列对腔肠动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多细胞、有肠道的动物
B.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动物
C.单细胞动物,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两侧对称的动物
2.涡虫的消化器包括( )
A.口、咽、肠 B.肠、肛门 C.口、咽、食管 D.小肠
3.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4.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 )
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
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
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5.下列哪项不是蜈蚣与蝗虫的共同特点(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
C.体表坚硬的外骨骼
D.都具有分节的足和触角
6.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更合理?( )
A.鱼喜欢阳光刺激 B.鱼要在水面觅食
C.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池塘表面水较温暖
7.下列叙述中哪些与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没有关系( )
A.肺功能发达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C.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卵生
8.下列器官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气管 B.牙齿 C.肺 D.气囊
9.鸟类消化系统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重要结构特点是( )
A.角质喙坚硬 B.肌胃发达 C.小肠很长 D.直肠很短
10.导盲犬可以带领着人安全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物时,它会引导盲人拐弯或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牙齿锋利
⑥爬行动物
A.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家鸽的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两栖动物的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途径是水→口腔→鳃→血液
D.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1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三种动物来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32 | 65 | 5 | 
13.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14.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 D.后天性、防御行为
15.下列有关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霉可以分解淀粉为葡萄糖
B.酵母菌可以用来酿制白酒
C.甲烷菌可应用于污水处理
D.链球菌使人患足癣
1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能形成芽孢进行快速繁殖
B.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原核生物
C.地衣是细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
D.真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17.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A. B. C. D.
18.产生沼气的甲烷螺旋菌是一种细菌,甲烷螺旋菌( )
A.无细胞壁 B.无细胞膜
C.无细胞质 D.无成形的细胞核
19.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 )
A.面包一酵母菌 B.酸奶一乳酸菌
C.食醋一醋酸(杆)菌 D.泡菜﹣霉菌
20.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
D.病毒不能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21.乳酸菌和霉菌相比较,下面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都无细胞壁
C.都是单细胞生物
D.都靠孢子进行繁殖
22.小明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指出哪是细菌的菌落( )
A.菌落大、呈青绿色 B.菌落大、呈黄褐色
C.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 D.菌落大,呈绒毛状
23.下列组合中全部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菌、木耳
B.霉菌、酵母菌、甲烷菌、银耳
C.霉菌、根瘤菌、木耳
D.足癣菌、醋酸菌、链球菌
2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B.胰岛素 C.抗生素 D.链霉素
25.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该病毒与酵母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结构
26.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
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进行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
27.某同学将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类法不合理的是( )
A.按有无脊柱分成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成虎、鹤、猴与蛇、螳螂两类
C.按生活环境可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鹤、蛇、螳螂两类
28.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与玉米和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的特征
B.小麦与玉米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较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较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较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较少
29.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无关
D.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完全相同
二、非选题(共40分)
31.(12分)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图中属于霉菌的有[ ],属于真菌的有[ ]。
(2)A、D两种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分别位于[ ] 、[ ] 内。
(3)图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有[ ],单细胞生物有[ ]。
(4)蒸出的馒头软而多孔,是因为有[ ] 参与的结果。
(5)图中 E所示生物的结构由 和 组成。
32.(7分)资料分析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倒場。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通过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 、 、 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属于变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答: 。
(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33.(16分)某中学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设计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3)制定和实施计划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 。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④“空白对照”组 。
⑤把三种培养你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
⑥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并计算 。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6)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的对人类有害,但有的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人们在制醋时,要加入 菌;利用有些真菌产生的 ,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
34.(5分)如图,观察并比较兔和狼的牙齿,回答下列问题:
(1)狼的牙齿如图 ,兔的牙齿如图 。
(2)与狼的牙齿相比,家兔没有 。
(3)家兔的牙齿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牙齿中 发达,适于切断食物; 宽大,适于磨碎食物。
参
一、BACDA CDBDB AACBD DADDD ACABD BCDBB
二、31.(1)BC;BCD。
(2)3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核。
(3)E;AD;
(4)D酵母菌;
(5)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32.(1)头部;胸部;腹部;
(2)老鼠;壁虎;
(3)不能;
(4)生态平衡。
33.(1)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
(3)①空白对照;④不做处理;⑥平均值;
(4)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多,洗手后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
(5)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6)醋酸;抗生素。
34.(1)乙;甲;
(2)犬齿;
(3)门齿;臼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