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C
5、A
6、A
7、D
8、B
9、D
10、D
二、问答题
1、基础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答: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
(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变形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3)、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2、 什么是膨胀土?
答:指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两种变形性质的高液限黏土。凡是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黏土即可判断为膨胀土:液限大于或等于40%;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
3、 什么是地震液化?
答: 粘性土受地震力作用后,使使土体积体积缩小、孔隙压力猛增,从而使有效压力减小,使土迅速减小或完全丧失抗剪强度,使土提如液体一样流动或喷出地面,成为地基液化。
4、何谓复合地基?
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
三、论述题
1、地基埋置深度的确定方法?
答: 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
2、浅基础按构造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自有何特点?
答: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的基础 ,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 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按构造可分为: 刚性扩大基础: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这种刚性基础又称刚性扩大基础,其平面形状常为矩形,其每边扩大的尺寸最小为0.20m~0.50m,作为刚性基础,每边扩大的最大尺寸应受到材料刚性角的。当基础较厚时,可在纵横两个剖面上都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础自重,节省材料。
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是挡土墙下或涵洞下常用的基础形式。其横剖面可以是矩形或将一侧筑成台阶形。如挡土墙很长,为了避免在沿墙长方向因沉降不匀而开裂,可根据土质和地形予以分段,设置沉降缝。有时为了增强柱下基础的承载能力,将同一排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联合起来,也就成为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当立柱或承重墙传来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采用单独或条形基础均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的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既扩大了基底面积又增加了基础的整体性,并避免建筑物局部发生不均匀沉降。 箱形基础: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它的刚度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作地下室。它适用于地基较软弱,土层厚,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或荷载较大而基础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建筑。
3、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有哪些?
答:. 强夯法, 垫层法、挤密法、桩基础法、预浸水法、深层搅拌桩法。
四、计算题
1.C
2.B
3.B
4.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