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
一、设计合拢施工要求
1、在完成两边跨现浇段及10#块后,前移两个“T”构的边跨挂篮(在此之前边跨现浇段砼已浇筑完成并养生至设计强度);
2、在两个“T”构悬臂端加配重(合拢段两侧采用砂袋配重相当于合拢段所浇混凝土重量);
3、架立边跨合拢段挂篮及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边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
4、浇筑边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注过程中,按混凝土浇筑进度卸去配重,养生砼至设计强度,张拉边跨横向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并锚固,张拉边跨合拢束至设计吨位,并灌浆锚固。
5、拆除边跨合拢挂篮及模板。
6、架立中跨合拢段挂篮及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中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
7、浇筑中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筑完毕时,中跨现浇段上的配重全部卸去,养生砼至设计强度。张拉中跨横向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并锚固。
8、张拉中跨及边跨底板束,解除中跨临时合拢束预应力。拆除中跨合拢挂篮模板及边跨现浇段支架。
9、桥面系及桥面铺装施工。
二、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合拢段温度统计
合拢段温度统计
日期
气候
| 地点 | 7月24日 | 7月25日 | 7月26月 | 7月27日 | 7月28日 | 7月29日 | 7月30日 |
| 长春 | 17℃~25℃ | 17℃~25℃ | 18℃~27℃ | 17℃~29℃ | 17℃~30℃ | 17℃~30℃ | 17℃~30℃ |
| 雷阵雨 | 雷阵雨转多云 | 晴 | 多云转晴 | 阴转多云 | 阴转多云 | 阴转多云 | |
| 四平 | 17℃~26℃ | 17℃~26℃ | 18℃~27℃ | 17℃~29℃ | 17℃~29℃ | 19℃~31℃ | 18℃~29℃ |
| 阵雨 | 多云转晴 | 晴 | 晴转阴 | 阴转多云 | 多云转晴 | 阴转晴 | |
| 公主岭 | 17℃~25℃ | 17℃~25℃ | 18℃~26℃ | 17℃~29℃ | 17℃~30℃ | 17℃~30℃ | 19℃~29℃ |
| 阵雨转多云 | 多云转晴 | 晴 | 多云转晴 | 小雨转阴 | 阴 | 阴转多云 |
1、概况
边跨合拢段全长2.0m,该处箱梁设计高度为3.85m,底板宽度为6.7m,顶板宽度为12.0m,腹板厚为0.48m,底板厚度为0.4m,顶板厚度为0.4m,边跨合拢段砼总方量为22.078m3。
2、边跨合拢段施工准备
1)清除箱梁顶面及内箱的材料设备,对于不需要的材料设备要全部清理到桥下,必须要使用的材料设备应堆放到箱梁0#块横隔板顶上,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箱梁悬臂端标高的影响。
2)在“T”构两悬臂端预备砂袋等材料。
3、合拢段挂篮模板的就位
边跨合拢时用挂篮腹板外模、外模行走梁,底板11#块悬臂端侧采用挂篮底纵梁前横梁作为横梁,靠边跨现浇段一端采用挂篮前吊杆与挂篮主桁架进行锚固。内模采用内模行走梁内模架及组合模板,内模拼好后将其锚在顶板预留孔。
4、边跨合拢段两端平衡重的设置
施工以弯矩平衡为原则,配重重量以(边跨合拢段砼重量/2)为标准即配重=22.078×26.5/9.8/2*40/34=35.1t,确保每个单“T”构的平衡。配重又分固定荷载与非固定荷载两部份,固定荷载指中跨、边跨吊架的重量,其值为合拢段挂篮及模板重量。非固定荷载即是指边跨合拢段砼重量。本桥直接采用砂袋配重,以箱梁轴线对称均匀布设,砂袋加载时由测量队放出砂袋堆放的中线,现场技术人员标示出每袋砂的堆放位置,加载前对每袋砂进行定量称重确保每袋重量为0.9t,保证砂袋重量的均匀性。具体配重见边跨合拢段配重图。
5、边跨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对砼施工缝进行认真处理后,即可进行合拢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由于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并且又增加了劲性骨架因此应特别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密封,确保管道畅通。由于合拢段预应力钢束管道内不能穿衬管,为安全考虑采用先穿束的方式
6、合拢段劲性骨架的安装
本桥合拢段劲性骨架为工32a焊接,在10#块和现浇段顶板及底板预埋2cm钢板各三块,尺寸为40cm×50cm,合拢时中间焊接长300cmI32a,并将两端焊接在顶板及底板预埋钢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50cm,焊缝高度不小于1.5cm。在当晚21:00点开始安装,同时焊接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混凝土。合拢温度应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保证合拢段新浇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7、边跨合拢段砼浇筑及与预应力束的张拉压浆
砼浇筑前必须对模板加固情况及总体安全性、预埋件位置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间段并且在两小时之内浇筑完成,即应在当天晚上2:00左右结束。合拢段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合拢段砼时,边浇砼边同步等效卸载。(具体操作为:指派专人根据砼浇筑速度,按每盘砼入模时间段,可知单位时间砼的入模重量,同时在该时间段卸掉“T”构悬臂端所压相同重量的砂袋)。混凝土浇筑时采用60型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浇筑速度按最低0.33m3/分考虑每级荷载需3~4分钟,所以浇筑过程中每3~4分钟卸载一次砂袋可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浇筑完待边跨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弹性模量达到100%,且龄期达到5天以后,张拉边跨合拢束T14、B9、B10、B11、B12、B13、B14、BB1至设计吨位然后张拉边跨横向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并锚固,并灌浆锚固。
卸载等级数量统计表
| 序号 | 荷载等级 | 砼浇注方量/2(m3) | 砂袋数量(袋) | 重量(t) | 备注 |
| 1 | 10% | 1.1 | 4 | 3.51 | |
| 2 | 20% | 2.21 | 8 | 7.02 | |
| 3 | 30% | 3.31 | 12 | 10.53 | |
| 4 | 40% | 4.42 | 16 | 14.04 | |
| 5 | 50% | 5.52 | 20 | 17.55 | |
| 6 | 60% | 6.62 | 23 | 21.06 | |
| 7 | 70% | 7.73 | 27 | 24.57 | |
| 8 | 80% | 8.83 | 31 | 28.08 | |
| 9 | 90% | 9.93 | 35 | 31.59 | |
| 10 | 100% | 11.039 | 39 | 35.1 |
| 序号 | 荷载位置 | 砼浇注方量/2(m3) | 砂袋数量(袋) | 重量(t) | 备注 |
| 1 | 底板 | 2.68 | 9 | 8.53 | |
| 2 | 腹板一半 | 4.31 | 15 | 13.71 | |
| 3 | 腹板顶 | 5.5 | 19 | 17.50 | |
| 4 | 顶板 | 11.039 | 39 | 35.1 |
1、拆除临时固结、落梁
连续梁边跨合拢后,释放梁、墩临时锚固,结构由双悬臂状态变成单悬臂状态,最后跨中合拢,成连续梁受力状态。
2、施工时注意事项
1)结构由双悬臂状态转换成单悬臂受力状态时,梁体某些部位的弯矩方向发生转换。所以在拆除梁、墩锚固前,应按设计要求,张拉全部布置在梁体下部的正弯矩预应力束。对活动支座需保证解除临时固结后的结构稳定,需控制和采取措施单悬臂梁发生过大纵向水平位移。
2)梁、墩临时锚固的放松,应均衡对称进行,确保逐渐均匀地释放。在放松前应测量各梁段高程,在放松过程中,注意各梁段的高程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原因,以确保施工安全。
3)解除临时支座时,施工现场应准备两台空压机四个风镐,对四个临时支座同时凿除,并且准备四套氧气、乙炔临时支座凿除后同时将四个临时支座精扎螺纹钢割除。
4)在结构体系转换中,临时固结解除后,拆除边跨支架现浇段,将梁落于正式支座上,按标高调整支座高度及反力。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标高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5)结构体系转换应在合拢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并压浆后进行。
六、中跨合拢段施工方案
1、概况
中跨合拢段全长2.0m,该处箱梁设计高度为3.85m,底板宽度为6.7m,顶板宽度为12.0m,腹板厚为0.48m,底板厚度为0.4m,顶板厚度为0.4m,横隔板厚80cm,中跨合拢段砼总方量为35.5m3。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采用已有挂篮作改动之后施工中跨合拢段。
2、合拢段挂篮模板的就位
待边跨合拢段施工完毕后,遂开始拆除两个边跨“T”构悬臂端挂篮,中跨合拢利用83#主墩挂篮,外侧模及底模通过外模行走梁和底横梁锚固在10#梁段预留孔上,因中跨合拢段设80cm厚横隔墙一道,故内箱采用钢管架作支撑,钢管架按70×70cm布置。
3、中跨合拢段两端平衡重的设置
施工以弯矩平衡为原则,在中跨合拢段两端,再加配中跨合拢段砼重量扣除已配边跨合拢段砼重量的差额,配重采用砂袋放置于9#梁段顶板,以箱梁轴线对称均匀布设,砂袋加载时由测量队放出砂袋堆放的中线,现场技术人员标示出每袋砂的堆放位置,加载时对每袋砂进行定量称重确保每袋重量为0.9t,保证砂袋重量的均匀性。
4、中跨合拢段劲性骨架的安装
本桥合拢段劲性骨架为I32a焊接,在10#块和现浇段顶板及底板预埋2cm钢板各三块,尺寸为40cm×50cm,合拢时中间焊接长300cmI32a,并将两端焊接在顶板及底板预埋钢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50cm,焊缝高度不小于1.5cm。在当晚21:00点开始安装,同时焊接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混凝土。合拢温度应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保证合拢段新浇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5、中跨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对砼施工缝进行认真处理后,即可进行合拢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由于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并且又增加了横隔板及劲性骨架因此应特别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密封,确保管道畅通。由于合拢段预应力钢束管道内不能穿衬管,为安全考虑采用先穿束的方式。
6、中跨合拢段砼浇筑
砼浇筑前必须对模板加固情况及总体安全性、预埋件位置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间段并且在两小时之内浇筑完成,即应在当天晚上2:00左右结束。合拢段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合拢段砼时,边浇砼边同步等效卸载。
卸载等级数量统计表
| 序号 | 荷载等级 | 砼浇注方量/2(m3) | 砂袋数量(袋) | 重量(t) | 备注 |
| 1 | 10% | 1.775 | 6 | 5.65 | |
| 2 | 20% | 3.55 | 12 | 11.3 | |
| 3 | 30% | 5.325 | 19 | 16.94 | |
| 4 | 40% | 7.1 | 25 | 22.59 | |
| 5 | 50% | 8.875 | 31 | 28.24 | |
| 6 | 60% | 10.65 | 38 | 33.88 | |
| 7 | 70% | 12.425 | 44 | 39.53 | |
| 8 | 80% | 14.2 | 50 | 45.18 | |
| 9 | 90% | 15.975 | 56.47 | 50.82 | |
| 10 | 100% | 17.75 | 63 | 56.47 |
| 序号 | 荷载位置 | 砼浇注方量/2(m3) | 砂袋数量(袋) | 重量(t) | 备注 |
| 1 | 底板 | 2.68 | 9 | 8.53 | |
| 2 | 横隔板底 | 4.33 | 15 | 13.77 | |
| 3 | 腹板顶 | 11.87 | 42 | 37.76 | |
| 4 | 顶板 | 17.75 | 63 | 56.47 |
待中跨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弹性模量达到100%,且龄期达到5天以后,先张拉合拢段横向及竖向预应力筋。再按照先张拉短束、后张拉长束的顺序,对称、均衡地张拉纵向底板束预应力筋。
七、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其它注意事项
1、合拢段温度设计要求
1)合拢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稳定区时混凝土初凝的原则确定开盘时间。合拢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施工现场挂设温度计进行测温,保证合拢段新浇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混凝土开裂。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及工艺要求,混凝土浇注速度每小时控制在10m3左右。
2)焊接合拢劲性骨架及浇筑合拢段砼宜选在气温变化不大的天气进行,并应在当天气温较低的时刻(如凌晨2点钟),并争取在两小时内浇筑完成。
3)中跨合拢段挂篮及模板的拆除,必须要在中跨底板束张拉完成后进行。
4)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5)合拢段施工配重两端必须对称进行,砂袋堆放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进行,砂袋吊装过程必须设专人指挥吊车防止吊装过程中砂袋碰撞挂篮发生不安全事故。
6)夜间砂袋卸载时现场必须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桥上桥下必须要有专人指挥。
2、混凝土养护
1)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应按规定用保水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行覆盖养护。
①当梁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当温度较高、气候干燥时应用喷洒水保湿。混凝土初凝后混凝土面应用透水性不褪色土工布覆盖或用麻袋覆盖在其表面喷洒养护。
②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一般白天以1~2小时一次,晚上3~4小时一次。
③洒水养护的时间:从浇筑完开始计时,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4d。
④在对梁体进行洒水养护的同时,应对随梁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至规定试件。
⑤高温季节也可在穿束前在预应力孔道内通循环水降低梁体内部温度。
3、箱梁合拢的线性监测
合拢段是全桥施工的重点,也是线形控制的重点。对施工悬臂的合拢精度要求为:箱梁平面中线位置误差不大于10mm;悬臂端高程差不大于+2mm。在各孔10号块施工前,对各T构悬臂箱梁高程进行联测。合拢段取压重等技术时,应在整个合拢段混凝土施工中进行变形监测,施工卸载时,在施工端架设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观测,保证梁体在施工时标高与线形监控数据吻合。
合拢段施工的高程观测按以下六个工况实测:
安装模板前
浇筑混凝土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级卸载
浇筑混凝土后
张拉部分纵向预应力钢束后;
张拉完成所有预应力钢束后。
八、施工安全措施
1、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目标:“四杜绝,一确保”。
杜绝责任险性及以上重大事故;
杜绝工程建设四级及以上重大事故;
杜绝责任从业人员死亡及以上事故;
杜绝责任火灾、爆炸重大事故;
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
2、安全管理制度
为使管理组织运转并发挥作用,将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项目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施工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2)安全检查制度:浇筑混凝土之前全面检查。
(3)安全责任制度: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责任分解,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
(4)作业安全细则:对各种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细则,作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3、安全保证措施
为确保桥下的行人安全,在进行施工前,按有关要求设置警示标志及围挡,并且派专人负责交通指挥工作。
4、施工现场
1)在施工现场周围和施工现场内配备、架立必要的标示牌;标示牌内容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防火、防风及防雷击等安全设施完备,且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
2)保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转弯地段设醒目的标志,夜间施工设充足照明设施,卸载过程桥上、桥下设专人负责指挥,施工现场要做到有条不紊。
3)高空作业或临边作业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高空作业布设安全网。
4)正确使用安全帽,进场施工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脚手架要支立要连接要牢固,以能抵挡偶然撞击或震动;外围必须按要求挂设密目网,禁止高空抛物,保证外环线行车安全;
2)混凝土浇注作业,严禁碰撞支撑;严格按技术交底操作,防止混凝土抛洒在高速公路连接线路面上,如混凝土不慎掉落在高速公路连接线路面上,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6、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必须做到“一人一机”,“专人专机”,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状态良好。
2)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3)机械驾驶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台机械设备派1名专职人员现场指挥作业,做到“一人一机”监护。
4)预备相应的施工机械(机具),确保出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
九、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
2)配电箱:必须上锁,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
3)开关箱: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4)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附1:中跨及边跨合拢段砼重量计算
通过CAD面域计算边跨与中跨合拢段砼方量及重量
1、边跨合拢段重量计算:
V1=22.078方
G1=22.078×26.5/9.8=59.7 T
2、中跨合拢段重量计算:
V2=35.5方
G2=35.5×26.5/9.8=95.99 T
分别见下边跨中跨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