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级: 五年级
课题名称: Weather
教材选自: PEP人教小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
一、简介
Weather 这个课题的教学内容非常简单,只有sunny等五个关于天气现象的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地把这几个单词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做的情景中,让学生觉得在这课的学习中不仅仅是学到五个词,还有一些能在许多场合用得上的富有生气的语言材料和学科知识。本教学在活动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用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根据自然现象判断即将来临的天气;又如,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衣服穿着等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教案设计了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通过旋律优美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富有童趣的表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唱中学,玩中学,体验语言的魅力,启发思维,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创造性,展示运用语言的才能。新课程教学设计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本教学设计也注意到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将学生科学课上的水循环知识融入到本课的语言材料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自然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帮助他们认识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质变过程,具备对大小前提分析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本天气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课之前他们已经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接触过有关的信息。如关于天气的一些预兆则有可能从书本上、其他人或从实际生活中学到,这些都是他们的一笔财富。通过两年的英语学习该阶段的学生在语言和词汇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表演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这是第一次接触天气话题,关于衣着和做事的语言已掌握了不少,如“Let’s watch TV”、“Let me clean the classroom?”、“ Can I wear my dress?” “I can do”等等,教师如果能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就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语言充分挖掘出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教材分析
PEP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本单元是PEP第四册书的第四个单元。在hot,cold,cool,warm及句型Can I wear …?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是对前一知识块语言的丰富。它亦是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到实际生活的重要基础。
本课时的主要语言功能是谈论五种天气情况,snowy, rainy, sunny, cloudy, windy, 主要语言可扩展如下:It’s sunny. Let’s play football. It’s snowy. I can make a snowman. 并可结合复习以前所学衣着词汇如T-shirt、jeans、skirt、sweater…及warm, cold, cool, hot等关于气温的词汇。
四、教学设计:
核心任务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设置的总体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说、认读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snowy,并能通过探究,掌握这几个词汇读音规律。
2、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天气的形成过程,并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判断天气即将发生的变化。
能力目标:增强主动思维和实践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充分挖掘生活经验,丰富生活知识,认识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2、学生能了解世界上几个天气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语言任务:
师生是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角色要适时变换,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才会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是示范者,通过各种手段直观呈现材料,“引发”学生思维,“启动”学生探索。在呈现天气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借助简笔画和课件创设情景,并示范表演小鸟、树木等形象为学生提供参考,使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表演各种事物。其次,教师是启发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Sunny, snowy, windy, cloudy, snowy等词发音规则,由此驱动学生的探究心理,自主归纳得出几个词汇的正确读音,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既说又唱,既演又想,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真正用感官和心灵去体验英语语言及其运用。最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是助手和观众,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来预测天气即将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联系自身已有经验,表演与各种天气相关的生活情景。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由于在课堂上不同天气现象的教学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而多媒体课件运用可有效的解决这一。因此在本教案采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将各种天气现象,将“蚂蚁上树、燕子低飞、繁星满天”等精美画面更为直观生动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节省了因繁琐的情景解释所花的时间,一步到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记忆、想象,从而省时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解决了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问题。但教师在制作精美课件时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精力。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相对来说就较为简便。如果教师善于画简笔画的话,那么在有些可用简笔画解决的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借助该教学手段,也可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比如教学环节的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简单易行的简笔画,寥寥数笔就将本课水循环的背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近学生,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建议与说明 |
| ↘热身(Warm-up) | ||
| Let’s do T: Walk walk walk, run run run. Fly, fly, fly. Jump, jump, jump . Dance, dance, dance. Swim, swim, swim. Draw, draw, draw. 中间加入stop。 超级变、变、变 a.教师呈现板书背景(山,河等) T:Draw , draw ,what can I draw? What do you see? T : (边说边表演)Look, a mountain. T: Can you be a mountain?. I’m a bird. I’m beautiful. I can fly. What can you be? | " 学生边听边做,听到stop时停。 Ss: I see a mountain. Ss : (边说边表演)I can be… I’m…. I can… | TPR活动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为下一环节的语言作铺垫。 Stop 可增加TPR趣味性 趣味盎然的游戏调动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知识。 |
| ↘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 ||
| 呈现各种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 sun板书 a.T (引导) :Look , I’m the sun . I’m shy. Oh, maybe it’s cool.(教师边表演边说) b.Sing the song. “You Are My Sunshine” ƍcloud T :Look, the sun is shinning in the sky. The water in the river changes into steam. What will it be? cloud 板书 T: (课件一 出示各种云的形状图)What does the cloud look like? Ǝrain T: More and more clouds get together. What will come? rain 板书 a. Talk about the sound of the rain T: Oh, how heavy! b. Sing the song Rain, rain go away. snow (画冷空气) snow板书 Chant: Snow snow. snowy a.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It’s snowy. 板书 /i/, /i/, snowy. b. 区别snow和 snowy T: What’s this?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c. Talk about snowy days. T: It’s snowy. I can make a snowman. Sunny, cloudy, rainy. a.T:\\i\\,\\i\\,snowy.\\i\\, \\i\\ … b.T: (课件二 不同天气图) 用有节奏的Chant来操练。 Rainy rainy, run back home. Sunny sunny, play a game . Cloudy cloudy, rain is coming. | " Ss act as the sun.: Look, I’m the sun. I’m happy. Others: Maybe it’s warm… Sing the song. Ss sing the song Ss: Cloud. (可能用中文) 学说cloud。 S: The cloud looks like a … Ss: Rain. (可能用中文) 学说rain。 S1: Rain, rain, hualala. S2: Rain, rain, … Sing the song. Ss say the chant. S: It’s snow. S: It’s snowy. S: It’s snowy .I can make a snow rabbit. S:… 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得出sunny, cloudy, rainy这几个词的发音。 Ss:\\i\\, \\i\\, sunny. b.Ss: It’s sunny and windy.\\ … Say the chant | 学生发挥想象,表演太阳。培养学生 ,并复习hot, warm, cool, cold等词。 结合科学课知识呈现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单词操练在句型的依托下更为有效。) 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性思维。 教师借助学生的话渗透 heavy rain light rain. 发散性思维 探究语音规律 |
| ↘拓展/巩固(Extension/Consolidation) | ||
| 活动1 T: (.课件三 晴天图) It’s sunny. I can… ƍT: (.课件四 阴天图) It’s cloudy.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t will be… ƎT: (课件五 雨天图) It’s rainy. Let’s … T:(课件六)课件六 智力问答 a.根据小熊出示的东西,回答是何种天气 b wind windy 活动2谈论天气有可能发生的变化。 T: (课件七 不同天气图片) T: It’s cloudy and windy.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活动3:根据各种现象判断天气即将发生的变化。 T:(课件八)出示蚂蚁上树,繁星满天,鱼浮水面,燕子低飞等各种情景。 a.T: Look at the tree. What can you see?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So can I wear sneaker? T :It wil be rainy. Let’s do what. T:(提供图片中的情景作为参考) | " Ss: It’s sunny. I can … Ss: It will be rainy. Ss: It’s rainy. Let’s… Ss: 根据小熊出示的东西,回答相关的天气,及根据天气选择衣服。 Ss act as wind: I’m wind. I’m strong. Ss: It’s sunny and windy .Let’s … Ss: It will be rainy. Let’s go home. It will be rainy. Let’s put away the clothes… Ss: There are some ants on the tree. It will be rainy. Ss :You can wear boots. Ss:Let’s …. 根据天气的相关信息或情景,编对话。 学生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表演、最佳效果奖。 | 通过谈论不同天气要做的事巩固词汇,发散思维,分享生活经验。 看有关物品猜相应天气 教学结果呈现 学生根据现象判断将会出现的天气,围绕该天气创编对话 |
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日照最充足、年降雨量最多、常年积雪的分别是哪些城市。
七、课后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童趣,学生十分喜欢,如表演不同表情的太阳,拟人化的风等等,他们创新的点子和生动的表演让整个课堂鲜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通过一个个活动的展开,整个任务水到渠成。
2、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在呈现各种天气的形成过程时,本来设计用计算机课件,结果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精美的图片上,课件的运用反而喧宾夺主,因此调整为用简笔画呈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学习上。另外,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几个表示天气的词汇读音时,本来设计名词和形容词同时呈现,结果学生十分容易混淆,因此调整为先把名词呈现完,再整体学习天气词汇。这一调整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