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2:46
文档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1)突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2)渐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1.群
推荐度:
导读煤矿地质灾害概述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1)突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2)渐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1.群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 .

 (2)渐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 

   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群发性

  采煤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其反馈行为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同一煤矿区时某一时段集中形成灾害群。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2.衍生性

  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还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例如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通常是长期的) 和间接的(通常是短期的),但两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链锁反应。

  3.区域性

    就各种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 如受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

  4.发灾持续时间的多样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发灾时间短、强度高,破坏性大。

     5.不可避免性和可防御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灾害又是可以防御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对灾害进行控制,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可能的。 

     6.影响的多方面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影响到方方面面,如从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从灾害本身到对矿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对矿群关系的影响;从煤矿经济损夫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由于其影响的多方面性,故对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原因,一种是主观上的原因。 

1.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以后科技发展了到月球和其它星球采矿就另当别论了。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都是从地壳“机体”中挖“肉”,“肉”挖出后,留下千疮百孔的空洞。这就使本来呈自然平衡的地壳,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和不谐调, 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性。这是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本质原因。 

采矿特别是地下采矿必须要排净矿坑下积水和处理地层漏水,这又造成地下水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地层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在采矿过程中,如果不按科学手段进行,滥采乱挖,必然会导致矿坑突水,冒顶,偏帮,瓦斯爆炸等灾害的发生.

  2.主观原因

    相当长时期以来,地方和民营小煤矿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它们与国营大矿山争夺资源或单独或寄生于国营大矿山之上,每个小矿山在大矿山上挖一个洞,宛如一个个疮疤,极易发生瓦斯泄露和透水等事故。

四、煤矿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1.重要性

《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其中第六条“做好矿山地质工作”、第“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等近10条与煤矿地质灾害与安全生产有关。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地质学和地质环境的角度研究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演化的机制和变化趋势,进而开展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2).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地质灾害对煤矿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的破坏机理和相互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研究煤矿地质灾害产物可改造和可利用的一面,探讨以废治废、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途径。

五、目前煤矿地质灾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尚未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大多是基于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范围内,只是针对单个或几个问题从技术和安全生产角度给以解决,缺乏系统化;

2.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灾情没有全面详细普查,尚未建立全国性的煤矿地质灾害信息库,更谈不上对灾情的综合分析、评价及预报;

3.多数煤矿企业在问题出现时,都很积极地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对灾害进行研究,一旦问题 暂时解决,就不再进行深入研究。使得矿山灾害的研究多为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性,以致研究资料不连贯,利用价值不高,形成一种成果虽多,效果不大;经常研究,却问题不断的现象。

4. 矿山生产属高危险行业,安全是第一位的。而灾害的防范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却没有直接经济产出,在不发生灾害性事故时,其经济效益往往是看不到的,这就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宁愿灾后治理也不愿预先防范。研究经费的投入自然难以保障,效果也就不会太好。 

我国煤矿分布广,户数多,规模大小多样化,由于技术、管理及效益等原因的影响,资源开发中引起的地质灾害想当严重,给矿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各个煤矿的地址环境条件是复杂的,单独的强调任何一种又发因素和只采取某项防止措施都是片面的,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保护煤矿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煤矿地质灾害,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文档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1)突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2)渐发性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1.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