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经上有故事说:问弟子,怎样才能让地里面不长草?弟子们想尽办法,用手拔,锄头挖,用火烧,第二年,土地依然长出大量的草。徒弟们很迷惑,问师傅怎样才能够做到不长杂草?谜底很简单:只有种上庄稼,那就是让庄稼占据这片旷野,地里才能不长杂草。目前,全党开展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只有树立“学习、调研、勤廉、互助”这“新四风”,把“新四风”种在“旧四风”的“土壤”里,才能从根本上破除“旧四风”。所以我们要大兴“新四风”。
大兴学习之风。英国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曾说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本领恐慌是机关干部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怎么办?出路在于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认真读书学习就是是从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寻求借鉴、树立高尚情操。李大钊同志曾说:知识是引导人生至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党的以来,我局围绕建设“论德靠得住、论才有作为、论事讲实干”的学习型、创新型干伍目标,扎实建设学习型机关,坚持做到 “四个一”,即“一日一读”,我局的同志每天抽出1个小时进行学习;“一周一学”,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一季一考”,每季度举行一次学习考试,对同志们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一年一评”,将学习的成效列为述职、考核和评比的重要内容,使全局同志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大兴调研之风。求真务实是痛击形式主义的“法器”,也是对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摸实情。要放下身段,离开“坐椅”,“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现象中抓本质、从个别中看一般,形成科学的决策。要出实招。局里下发的每一份文件、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要紧盯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足真功夫、细功夫、深功夫,不耍“花架子”,不搞“假名堂”。要求实效。 要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的作风,不空谈,不作秀,不造假,扑下身子求实效,而不是那种“镜中花”、“水中月”的徒有虚名。
大兴勤廉之风。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想事、干事、谋事,管好管住自己的“手和脚,嘴和脑”,牢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勤勉工作,力戒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古话说,“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小节之中折射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第一,要把握“小爱好”。要注意涵养内心精神世界,自觉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情趣,真正做到防微杜渐,不给“苍蝇”、“蚊子”以可乘之机。第二,要力避“小失误”。 机关工作的性质决定必须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疏忽,任何一点小失误就可能会酿成大错误,给单位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第三,要警惕“小意思”。一餐小宴请、一条烟、一瓶酒,有“温水煮青蛙”之效应,让党员干部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放松警惕,忘记党纪国法,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沦为阶下囚。
大兴互助之风。兴互助之风,就是要有宽阔的胸襟,容人容事、成人成事的品行,努力建设好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重和谐的班子和队伍。团结互助的美德在中华民族亘古流传。“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诸多在悠悠历史中经受住了无数实践考验的箴言,如今仍是耳熟能详,启示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许许多多为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传递爱心、播洒温暖的志愿者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为城市的发展和荣誉齐心协力、共同拼搏奋斗的你,我,他……生活中相互关心不冷漠,日行一善、排忧解难是互助,工作中互相帮忙不添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是互助。互助理念已然深入人心,互助之风正在吹遍幸福的山城。
“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勤廉之风、互助之风”这“新四风”将吹遍我市的各个角落,煤城的人民会深深感受到这新四风带来的强大正能量。那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将如秋天之落叶,无论树干怎样挽留,它也无法再生存下去。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大兴“新四风”,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