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体性。班级目标让学生参与讨论,班级制度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事务让学生参与谋划,班级管理让学生参与实施。总之,让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分享自己的权利并尽自己的义务,个个都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共同分担责任,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分享欢乐,从而使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在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最好的发展。
2、促进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个性,就不会有集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个性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平台,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个性潜能、展示他们的特长,使班集体建设过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过程。
3、让班级充满爱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班主任要象父母那样关爱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要开展各种爱心奉献活动,把爱送给同学、将爱献给老师,以爱回报父母,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关爱他人,使师生、生生之间关系亲密无间,使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所有成员,由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亲、相爱,在互相理解、互相关怀的过程中,增进友谊、增强团结,在此基础上,集体荣誉感就形成了。
小明是借读生,学习基础很差,性格也很孤僻,家长对他不抱什么希望,只要能混个毕业就行。起初,班主任姜老师也打算放弃他,可是,每当看到他那怯生生的眼神,姜老师总感觉他的眼睛里分明有一种拷问自己职业良知的力量。作为班主任,随便放弃一个学生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虽然小明只是班里几十个学生中的一个,但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姜老师召集班干部提出了给小明过生日的打算,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经过商议,各项准备工作得到了落实。
9月21日下午,教室正中围上了桌子,摆上了蛋糕,插起了蜡烛。小明被同学们簇拥着,来到桌前。望着生日蛋糕、鲜花、贺卡、生日档案以及祝福的话语,小明激动不已。许愿树前,小明许下了感受关怀的诺言。同学们为他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小明含着热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烛光与微笑中,在笑声与歌声里,师生们欢聚在一起。这一刻是美好的,这一刻是温馨的,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从此以后,小明变了,进步越来越大。
来自同学的关怀让一个后进生懂得了真爱,同时,班集体里的所有同学都体验到了真爱,并感悟到关怀的可贵!班主任老师需要做创设关怀情境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班主任要着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诵动着生机活力的精神家园,学生在这里获得智慧、关爱、友谊,养成合作与创新精神,得到锻炼与发展。将班级建设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是我们班主任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