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上浙教版科学同步练习第二章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24:24
文档

八上浙教版科学同步练习第二章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学习目标1.理解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2.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过程。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称气候。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我国的纬度位置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单位为焦/(千克·℃)。3.砂石的比热为0.92×103焦/(千克·℃),其意义为1千克的砂石温度
推荐度:
导读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学习目标1.理解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2.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过程。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称气候。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我国的纬度位置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单位为焦/(千克·℃)。3.砂石的比热为0.92×103焦/(千克·℃),其意义为1千克的砂石温度
第14课时2.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学习目标

  1.理解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2.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过程。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称  气候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  基本因素  。我国的纬度位置跨  热  带、  亚热  带、  温  带、  亚寒带  、  寒  带。

    2.  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升高1℃  时所吸收的  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  比热  ,它的单位为焦/(千克·℃)。

    3.砂石的比热为0.92 × 103焦/(千克·℃),其意义为1千克的砂石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0.92×103焦。

    [思考]  分析中国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猜想我国的气候(气温)有什么特征。

    [科学探究]

    一、我国的气温特点

    比较纬度相近的北京和吐鲁番1月和7月的气温特点:吐鲁番冬季  气温低  ,夏季气温  高  ,气温的年较差比北京  大  。说明:吐鲁番受    影响大,北京受  海洋影响大。

    [结论]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  陆地  ,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  陆地  ,其原因是  水  的比热大于  砂石的比热。

    二、降水

    海洋上水汽充足,湿度大,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  多  。

    三、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地势高低不同,气温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见图2—13)。

    2.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  多  。我国降水最多的是  火烧寮  。讨论并回答:这是为什么?

    四、季风

    1.季风的概念。

    季风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里  风向  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2.我国的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思考并讨论:(1)我国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

    3.我国东部季风的形成是由于海水比热比泥土的比热  大  ,使海洋和陆地的  热力性质产生差异和  风带、气压带  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

    4.夏季,同一纬度的地区,气温  高  ,形成  低气压区  ,海洋气温  低  ,形成  高气压区  ,夏季风从  海洋  吹向    ,即盛行东南风。冬季,同一纬度的地区,气温  低  ,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温度  高  ,形成低气压区,故冬季风从    吹向  海洋  ,即盛行西北风。

    [课内补充例题)

    [例题]  如图2—14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年吹东风,则:    

    (1)B对A的相对高度为  2000米  。 A和B相比,气温较高的是  A  地。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B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迎风坡  ,C地位于  背风坡  。

    [解析]  (1)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所以,B对A的相对高度为2000米,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

    (2)B和C相比,海拔高度相同,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不是因为地势造成的,而是因为B 位于迎风坡而多雨,C位于背风坡而少雨。

    [答]  略

    [课内练习]

    1.季风形成的原因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  C  )

    A.海水比热大    B.陆地比热小

    C. 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    D.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小

    2.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最小的是    (  A  )

    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    B.杭州市    C.北京市    D.内蒙古的海拉尔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D  )

    A.太阳辐射    B.天气环境    C.人类活动    D.气温不同

    [课时小结]

    本课时学习了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概念和我国季风的形成过程,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是本课时的重点。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两地    (  A  )

    A.气温不同    B.湿度不同

    C. 阳光辐射不同    D.土壤的肥沃不同

    3.下列各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C  )

    A.广州    B.浙江绍兴    C. 兰州    D.连云港

    4.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B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 地形复杂    D.洋流作用

文档

八上浙教版科学同步练习第二章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第14课时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学习目标1.理解陆地、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2.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过程。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称气候。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我国的纬度位置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单位为焦/(千克·℃)。3.砂石的比热为0.92×103焦/(千克·℃),其意义为1千克的砂石温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