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设单位 | 宁波思特雷斯金属防护材料有限公司 | 工程名称 | 宁波思特雷斯金属防护材料项目 | 
| 交底日期 | 2012年7月10日 | 交底地点 | 现场办公室 | 
| 交底部位 | 1#、2#、3#、水泵房桩基 | ||
| 引用规范规程 |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
| 交底内容 | 1.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该地区道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该项目主要是厂房建筑,其基础采用锤击管桩基础,桩型为PHC-AB桩型,桩径为φ400mm、φ500mm 。1#厂房桩基工程:桩型为PC-500AB(100),27m桩长计70套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600m 2#厂房桩基工程:PHC-AB500(100),55m计120套桩;3#厂房桩基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200m,桩型为PHC-AB400(100),桩长45m计256套桩,桩型为PHC-AB500(100), 桩长55m计276套桩;水泵房桩型为PHC-AB500(100),桩长55m计49套桩。 2.进场3台打桩机,厂区PHC桩施工的顺序: 1#打桩机由水泵房开始施工,完成后施工2#厂房工程桩,最后施1#厂房工程桩,共计239根桩,具体见示意图。2#打桩机由3#厂房中部开始施工向1线方向按顺序施工,至1线后向A轴方向施工,共计256根桩;3#打桩机由3#厂房中部开始施工向35线方向施工,共计276根桩。 3.打桩施工程序 3.1测量定位 打桩前,由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和甲方项目部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测量成果,设置桩位控制点,正确测放每一根桩的中心点,并用明显标志。经专职测量员复测合格后,将测量成果提交监理公司进行二次复测,经监理复测合格并签证确认后,方可施打。桩位测放允许误差为10mm。 3.2打桩 1)打桩机就位后,在吊桩前,由测量人员在桩体上以1m为单位均匀划出刻度线,接近标高的桩节以0.5m为单位均匀划出刻度线,由起重工指挥履带式起重机吊桩、喂桩,吊桩时应合理选择吊点,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插桩前根据测放的桩位及桩尖直径的大小投放圆形醒目标志,桩尖要对正圆形标志,并使桩身基本垂直。起吊时,桩下端用拖拉绳稳住,以免碰撞机械和施工人员。 2)测量人员通过架设在桩机的正面、侧面20m以外两台互成90°夹角的经纬仪指挥桩机调整导杆垂直度,使桩锤、桩帽和桩身处于同一条垂直轴线,从而保证桩身的垂直度要求。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偏差严格控制在0.1%以内,确保第一节桩的垂直导向作用。 3)起重工指挥桩机司机冷锤轻击桩顶,桩身入土1~2 m后再次调整桩身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连续击打,否则必须将桩拔出重新插入,严禁用移动桩机强行调整垂直度。在沉桩过程中为了保证整套桩在同一直线上,要求桩锤、桩帽、送桩器和桩身必须在一直线上,且桩帽与桩、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严格控制在1~2cm,根据桩型、锤型选择合适的桩垫、锤垫。 4)测量人员要随时检查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和倾斜度,并准确填写打桩施工记录(包括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送桩击数、入土深度、锤跳高度、土芯高度、最后三阵贯入度、锤型等参数)。沉桩过程中应按照重锤低击、低提重打的原则,以尽量减少对桩头的冲击力,不损伤桩顶,加快桩的下沉。桩下沉遇到硬夹层时,应减小锤的落距,待穿过夹层后再恢复正常落距。 3.3焊接接桩 3.3.1每节桩打至桩顶距地面0.8~1.0 m处停止击打,吊装上节桩就位,对上下节桩的焊接接头处300mm范围内的水份、铁锈、油脂、尘土用带钢丝刷的电动磨光机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光泽;调整上节桩使上下节桩中心线重合,桩接头焊接普通电弧焊,焊接时,为了减小焊接变形,沿接口周围先对称点焊四到六点,再由两名焊工分层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外观质量达到无气孔、无焊瘤、无夹渣、无裂缝标准,焊好后敲净药皮,焊缝自检,经有关人员确认且冷却时间大于3min后,再继续锤击沉桩。超过六级大风或雨天不宜焊接施工。 3.3.2接桩时,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小于2mm,上节桩应对准下节桩的轴线。焊接时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咬边深度小于0.5mm,焊缝加强层高度1~3mm,焊缝加强层宽度2mm。焊缝处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3.4送桩 1)送桩前,应预先计算好送桩深度,选择合适的送桩器,并在送桩器上作明显的刻度标志。 2)最后一节桩桩顶离地面0.5~1.0m时,接上送桩器送桩,PHC桩要求在送桩器与桩顶处加150mm厚的特制硬质纸垫作桩垫,用经纬仪调整送桩器的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重合,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当桩顶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或贯入度约小于3cm时,测量人员开始做贯入度测量记录。桩顶标高允许偏差控制在+50mm~50mm;打桩打不下时,严格按照停锤标准控制。  | ||
基础开挖后,由测量人员依据测量控制网测量每套桩的桩顶平面位移和桩顶实际标高,并做好记录。积极配合有关监测单位进行桩身应变检测等检验项目。
4.质量保证措施
4.1施工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业主、监理等质量管理部门搞好工程质量工作,认真接收各级检查。
4.2进入施工现场的焊工、起重工、机械操作手、测量员等特殊工种均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按标准对进场的桩材进行检验,要求桩材具有合格证,预先节节检查桩材质量,外观无缺陷,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桩材或退货或处理合格后施打,不合格的桩材不得打入。
4.4测量控制点设置在打桩区域以外,距离边缘桩不小于30m,控制点制作要坚固,并作好保护标志,防止运输车辆等机械碾压以及人为损坏,控制点要经常进行校核,并作好记录。
4.5 桩位测放要认真,并逐级复核,桩位误差不得超过10mm。未经监理复测验收不得施打。
4.6桩材的卸车、堆放、倒运必须轻吊轻放,杜绝碰撞、拖拉、滚落的现象发生造成桩材损伤。堆放时底层应在吊点位置放置垫枕,垫枕支撑点应在同一平面上;堆放场地压实、平整,并采取防滚、防滑措施,堆放层数桩不宜超过2层;桩材卸车时,采取两端钩吊,要求轻起轻放。
4.7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1%之内,冷锤2 ~3击后,确认桩身垂直度无变化时方可连续击打,否则应拔出重新调整桩身垂直度;后续桩要顺直前一节桩的垂直度,接桩部位弯曲矢高不得超过0.1%。
4.8接桩时,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小于2mm,上节桩应对准下节桩的轴线。焊接前,接头处应打磨除锈,清刷干净,焊接时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咬边深度小于0.5mm,焊缝加强层高度2mm,焊缝加强层宽度2mm。焊缝处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每个接头均应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外。
4.9焊接时,为了减小焊接变形,沿接口周围先对称点焊四到六点,再分层对称施焊,超过六级大风或雨天不宜焊接施工。焊接结束后,冷却3min后再继续锤击沉桩。
4.10焊丝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4.11 认真、准确地测量沉桩参数和填写沉桩记录。
4.12 成桩过程中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13一根桩应一次连续打入,中途不得无故人为停锤,确需停锤时,要尽量缩短停锤时间,应尽量避免在穿越砂层时停锤。
4.14桩打入施工,应对已知和新发现的地下障碍物采取冲孔或挖除处理。
4.15 桩材进入现场由专人负责指挥卸车,不准运桩车辆进入放好桩位的打桩场地。
4.16桩位允许偏差:
|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1 | 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 100+0.01H 150+0.01H  | 
| 2 |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 100 | 
| 3 |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 1/2桩径 | 
| 4 |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 中间桩  | 1/3桩径 1/2桩径  | 
| H: 为送桩深度,桩顶标高偏差:+50mm~-50mm; | ||
| 交底人 | 刘安 | ||
| 接受交底人员 | |||
技 术 质 量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宁波思特雷斯金属防护材料项目 编号:
| 工程部位 | 1#、2#、3#、水泵房桩基 | 交底日期 | 2012年7月10日 | |
| 施工单位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分项工程名称 | 桩基工程 | |
| 交底提要 | 质量、技术、PHC桩基 | |||
| 交底内容: 1.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该地区道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该项目主要是厂房建筑,其基础采用锤击管桩基础,桩型为PHC-AB桩型,桩径为φ400mm、φ500mm 。1#厂房桩基工程:桩型为PC-500AB(100),27m桩长计70套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600m 2#厂房桩基工程:PHC-AB500(100),55m计120套桩;3#厂房桩基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200m,桩型为PHC-AB400(100),桩长45m计256套桩,桩型为PHC-AB500(100), 桩长55m计276套桩;水泵房桩型为PHC-AB500(100),桩长55m计49套桩。 2.进场3台打桩机,厂区PHC桩施工的顺序: 1#打桩机由水泵房开始施工,完成后施工2#厂房工程桩,最后施1#厂房工程桩,共计239根桩,具体见示意图。2#打桩机由3#厂房中部开始施工向1线方向按顺序施工,至1线后向A轴方向施工,共计256根桩;3#打桩机由3#厂房中部开始施工向35线方向施工,共计276根桩。 3.打桩施工程序 3.1测量定位 打桩前,由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和甲方项目部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测量成果,设置桩位控制点,正确测放每一根桩的中心点,并用明显标志。经专职测量员复测合格后,将测量成果提交监理公司进行二次复测,经监理复测合格并签证确认后,方可施打。桩位测放允许误差为10mm。 3.2打桩 1)打桩机就位后,在吊桩前,由测量人员在桩体上以1m为单位均匀划出刻度线,接近标高的桩节以0.5m为单位均匀划出刻度线,由起重工指挥履带式起重机吊桩、喂桩,吊桩时应合理选择吊点,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插桩前根据测放的桩位及桩尖直径的大小投放圆形醒目标志,桩尖要对正圆形标志,并使桩身基本垂直。起吊时,桩下端用拖拉绳稳住,以免碰撞机械和施工人员。 2)测量人员通过架设在桩机的正面、侧面20m以外两台互成90°夹角的经纬仪指挥桩机调整导杆垂直度,使桩锤、桩帽和桩身处于同一条垂直轴线,从而保证桩身的垂直度要求。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偏差严格控制在0.1%以内,确保第一节桩的垂直导向作用。 3)起重工指挥桩机司机冷锤轻击桩顶,桩身入土1~2 m后再次调整桩身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连续击打,否则必须将桩拔出重新插入,严禁用移动桩机强行调整垂直度。在沉桩过程中为了保证整套桩在同一直线上,要求桩锤、桩帽、送桩器和桩身必须在一直线上,且桩帽与桩、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严格控制在1~2cm,根据桩型、锤型选择合适的桩垫、锤垫。 4)测量人员要随时检查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和倾斜度,并准确填写打桩施工记录(包括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送桩击数、入土深度、锤跳高度、土芯高度、最后三阵贯入度、锤型等参数)。沉桩过程中应按照重锤低击、低提重打的原则,以尽量减少对桩头的冲击力,不损伤桩顶,加快桩的下沉。桩下沉遇到硬夹层时,应减小锤的落距,待穿过夹层后再恢复正常落距。 3.3焊接接桩 3.3.1每节桩打至桩顶距地面0.8~1.0 m处停止击打,吊装上节桩就位,对上下节桩的焊接接头处300mm范围内的水份、铁锈、油脂、尘土用带钢丝刷的电动磨光机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光泽;调整上节桩使上下节桩中心线重合,桩接头焊接普通电弧焊,焊接时,为了减小焊接变形,沿接口周围先对称点焊四到六点,再由两名焊工分层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外观质量达到无气孔、无焊瘤、无夹渣、无裂缝标准,焊好后敲净药皮,焊缝自检,经有关人员确认且冷却时间大于3min后,再继续锤击沉桩。超过六级大风或雨天不宜焊接施工。 3.3.2接桩时,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小于2mm,上节桩应对准下节桩的轴线。焊接时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咬边深度小于0.5mm,焊缝加强层高度1~3mm,焊缝加强层宽度2mm。焊缝处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3.4送桩 1)送桩前,应预先计算好送桩深度,选择合适的送桩器,并在送桩器上作明显的刻度标志。 2)最后一节桩桩顶离地面0.5~1.0m时,接上送桩器送桩,PHC桩要求在送桩器与桩顶处加150mm厚的特制硬质纸垫作桩垫,用经纬仪调整送桩器的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重合,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当桩顶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或贯入度约小于3cm时,测量人员开始做贯入度测量记录。桩顶标高允许偏差控制在+50mm~50mm;打桩打不下时,严格按照停锤标准控制。  | ||||
基础开挖后,由测量人员依据测量控制网测量每套桩的桩顶平面位移和桩顶实际标高,并做好记录。积极配合有关监测单位进行桩身应变检测等检验项目。
4.质量保证措施
4.1施工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业主、监理等质量管理部门搞好工程质量工作,认真接收各级检查。
4.2进入施工现场的焊工、起重工、机械操作手、测量员等特殊工种均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按标准对进场的桩材进行检验,要求桩材具有合格证,预先节节检查桩材质量,外观无缺陷,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桩材或退货或处理合格后施打,不合格的桩材不得打入。
4.4测量控制点设置在打桩区域以外,距离边缘桩不小于30m,控制点制作要坚固,并作好保护标志,防止运输车辆等机械碾压以及人为损坏,控制点要经常进行校核,并作好记录。
4.5 桩位测放要认真,并逐级复核,桩位误差不得超过10mm。未经监理复测验收不得施打。
4.6桩材的卸车、堆放、倒运必须轻吊轻放,杜绝碰撞、拖拉、滚落的现象发生造成桩材损伤。堆放时底层应在吊点位置放置垫枕,垫枕支撑点应在同一平面上;堆放场地压实、平整,并采取防滚、防滑措施,堆放层数桩不宜超过2层;桩材卸车时,采取两端钩吊,要求轻起轻放。
4.7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1%之内,冷锤2 ~3击后,确认桩身垂直度无变化时方可连续击打,否则应拔出重新调整桩身垂直度;后续桩要顺直前一节桩的垂直度,接桩部位弯曲矢高不得超过0.1%。
4.8接桩时,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小于2mm,上节桩应对准下节桩的轴线。焊接前,接头处应打磨除锈,清刷干净,焊接时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咬边深度小于0.5mm,焊缝加强层高度2mm,焊缝加强层宽度2mm。焊缝处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每个接头均应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外。
4.9焊接时,为了减小焊接变形,沿接口周围先对称点焊四到六点,再分层对称施焊,超过六级大风或雨天不宜焊接施工。焊接结束后,冷却3min后再继续锤击沉桩。
4.10焊丝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4.11 认真、准确地测量沉桩参数和填写沉桩记录。
4.12 成桩过程中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13一根桩应一次连续打入,中途不得无故人为停锤,确需停锤时,要尽量缩短停锤时间,应尽量避免在穿越砂层时停锤。
4.14桩打入施工,应对已知和新发现的地下障碍物采取冲孔或挖除处理。
4.15 桩材进入现场由专人负责指挥卸车,不准运桩车辆进入放好桩位的打桩场地。
4.16桩位允许偏差:
|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1 | 有基础梁的桩 (2)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 100+0.01H 150+0.01H  | 
| 2 |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 100 | 
| 3 |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 1/2桩径 | 
| 4 |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 中间桩  | 1/3桩径 1/2桩径  | 
| H: 为送桩深度,桩顶标高偏差:+50mm~-50mm; | ||
| 审核: 年 月 日 | 交底: 年 月 日 | |||
| 接受交底: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