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患者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1180例全身麻醉后恢复患者的情况。结果 99.9%的患者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患者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6.5%)、术后寒颤(5.2%)、低氧血症(5.1%)、術后躁动(2.2%)、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5%)等。结论 术后2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标签:恢复室;并发症;处理
全麻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作用尚未完全清除,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据调查,术后死亡病例有50%以上发生在术后第1个24h[1]。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监护和治疗在此阶段内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现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麻醉恢复室1180例患者的情况,以期了解我院近来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手术患者术后安全、平稳恢复,从而降低麻醉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80例,其中男552例(占46.8%),女628例(占53.2%),年龄(2~90岁),其中骨科1120例(95%)、普外24例(2%)、妇科36例(3%)、患者接受麻醉方法:全凭静脉麻醉335例(28.4%),静吸复合麻醉845例(71.6%)。患者入恢复室后迅速面罩吸氧(氧流量:2~4L/min),使用飞利浦监护仪MP50(PhilipsMP50)监测心电图(ECG)、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同时判定患者的意识状态。所有患者在恢复室平均停留时间43min(20~270min)。
1.2 观察指标 循环系统并发症:血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0%为低血压;高于术前基础血压20%或血压≥140/90mmHg则为高血压(高血压分度:轻度140~159/90~99mmHg,中度160~179/100~109mmHg,重度≥180/110mmHg)。呼吸系统并发症:观察呼吸类型、呼吸频率、有无上呼吸道梗阻、支气管痉挛等,连续监测SPO2,SPO2<90%表示有低氧血症。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主要为意识状态评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1=不安静、烦躁;2=安静合作;3=嗜睡服从指令;4=睡眠可唤醒;5=呼唤反应迟钝;6=深睡唤之不醒。如患者全麻术后超过2h、Ramsay镇静评分≥5分为苏醒延迟。术后寒颤评分:0=无;1=面颈部肌肉颤动;2=2组以上的肌群颤动;3=全身肌肉颤动,床体抖动。观察有无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
2 结果
手术麻醉后1180例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术后寒颤、低氧血症、术后躁动、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等。术后常见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21.2%(见表1)。根据Ramsay评分法,入室时15%以上的患者为5~6分,出室时99%以上的患者是2~4分。仅有1例患者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二次气管插管后送ICU行呼吸支持治疗。
3 讨论
麻醉恢复期是停用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也是一个具有危险因素的特殊时期,随时可能突发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3.1 循环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本研究发现术前高血压病史、疼痛、留置导尿管、容量过多、低氧血症、不恰当使用血管收缩药等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原因有交感神经兴奋、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心肌缺血、颅内压增高、药物中毒和恶性高热等。房性早搏和偶发室性早搏常不需要治疗,对影响循环功能的心律失常应及时治疗,首先应尽可能去除病因,低氧应积极氧疗,窦性心动过速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或维拉帕米,心动过缓可使用阿托品,室性心律失常者常使用利多卡因治疗。
3.2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低氧血症最为常见。在PACU发生低氧血症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麻醉:全麻后和肌松药对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的残留抑制作用;②舌后坠:为残余和肌松药所致,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困难,通常与患者肥胖、颈粗短、婴幼儿等解剖因素和口咽部手术有关;③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可能与拔管时机选择不当、反复插管操作、浅麻醉等因素有关;④其他因素:术前有吸烟史、近期有呼吸道感染、肥胖、手术后反复吸痰、咽喉部分泌物过多等因素。
4 结语
由于PACU的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首先要做到祛除病因,短期内无法找到或去除病因的,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患者必须安静,易唤醒和定向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体温正常,能维持充分的通气量和气道通畅,疼痛和恶心呕吐应得到控制,静脉通路通畅,方可离开PACU。
参考文献:
[1]钱玉芳.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探讨[J].临床医学,2005.
[2]金建青,何琛俊,赵娴,等.PACU拔管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