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扬州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6:53
文档

2012扬州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扬州中学高三文言文专项练习(2011.12.24)(注意: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积累(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数罟不入洿池罟:网度长絜大絜:衡量C.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普通奋六世之余烈奋:发扬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B.师道
推荐度:
导读扬州中学高三文言文专项练习(2011.12.24)(注意: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积累(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数罟不入洿池罟:网度长絜大絜:衡量C.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普通奋六世之余烈奋:发扬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B.师道
扬州中学高三文言文专项练习(2011.12.24)

(注意: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积累(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数罟不入洿池      罟:网              度长絜大  絜:衡量

C.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平常,普通    奋六世之余烈  奋:发扬

D.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            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B.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潦水尽而寒潭清/宾主尽东南之美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主人忘归客忘发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相如前进缶               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不如因善遇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③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④使不辱于诸侯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7.下列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句中的“且”字相同,③④句中的“以”字不同

B.①②句中的“且”字相同,③④句中的“以”字相同

C.①②句中的“且”字不同,③④句中的“以”字不同

D.①②句中的“且”字不同,③④句中的“以”字相同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樯橹灰飞烟灭

A.赢粮而景从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臣具以表闻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7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题。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是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相高以词华。先生独有志于传道,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多从之游,虽有诞突恣傲不可率者,不敢失礼于其门。

以进士为浦城簿,县缺令,先生行令事,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迁著作佐郎、河阳知县,仙居之民攀车遮道,徒以行,几不得出境。

时富弼帅河阳,一见厚礼之。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曰:“是赚子弟辈束①耳!”富公以告,先生曰:“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讲益力。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荐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寻判祠部。

已而以祠部员外郎知常州,复兴学宫、课诸生如河阳。常州运渠横遏震泽②,积水不得北入于江,为吴下民田之害。先生以渠之丈尺,对民田之步亩,分授以浚,深广有制,不月而成,遂削望亭古堰,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田患以除。迁司封员外郎,为开封府推官。将行,得公帑③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王荆公执政,行新法,先生力言青苗不便。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荆公恶之不已。

(选自《宋元学案·卷五古灵四先生学案》)

【注】 ①束:送给教师的报酬。②震泽,即江苏太湖。③公帑(tǎnɡ):国库。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古行高          气古:气质古雅B.人莫能干以私   干:求取、追求

C.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   克:克服、制伏D.荆公恶之不已   恶:痛恨、忌恨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陈襄积极兴学的一组是(  )

①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 ②安是之,皆为施行 ③先生力言青苗不便 ④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 ⑤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 ⑥自反而缩,何嫌人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襄因为考中进士而被授予浦城县令之职,他断案英明果决,不徇私情,并在当地首倡学宫,亲自为弟子们讲学,当时追随他学习的弟子达五百余人。

B.陈襄任仙居县令时,大力推行教育,追随他学习的人渐渐增多。离任时仙居百姓挤在路上拦着车舍不得他离开。

C.陈襄在河阳兴办学宫时,有人诽谤他是在赚取年轻人的学费,他毫不畏惧;有人劝他罢讲,他反而越发尽力讲学。

D.常州河运水渠淤塞,使太湖水不能流入到长江,常酿成水灾。陈襄安排百姓疏通淤渠,挖开望亭古堤,使太湖积水北流长江,农田水患得以解除。

1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

译文:听到的人开始都嘲笑他,但先生不为所动,越发坚定地亲身践行,求学的人也渐渐被教化。

B.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

译文:有责问为难他的人,乘先生处理公务的间隙,到庭堂责问他。

C.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

译文:因为这些小人的谗言,使得学生们最终不能听闻大道,我以之为耻。

D.将行,得公帑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

译文:将要离任时,在国库中得到杂收的无名钱几百万,于是用来偿还多年来拖欠的官府租税。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9题。

曹锡宝,字鸿书,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二十二年,改庶吉士。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三十一年,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珅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乃有此奏。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而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

仁宗亲政,诛和珅,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珅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余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军机处章京           充:充当,担任

B.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            辞:辞别

C.锡宝将论劾                      论:论告

D.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  第:只是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曹锡宝是一个谏诤之臣的一组是(    )

①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 ②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 ③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 ④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⑤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 ⑥家有瓮,焚谏草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③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锡宝因别人的奏举推荐,进入四库全书馆工作。《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朝廷以国子监司业一职来提拔任用他。

B.上海南汇人吴省钦和曹锡宝是同乡,他得知曹锡宝将要和珅之后,立即将消息告诉了和珅。

C.和珅装模作样地“乞严察重惩”后,立即指示刘全迅速销毁罪证,因此曹锡宝派人到刘全家查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承认自己鲁莽轻率。

D.敢于直言的曹锡宝在和珅气焰嚣张、声势凌人的当权时期,挺身而出,举报和珅,虽然失败,但仍不愧为一个谏诤之臣。

1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

译文: 皇上到山东巡视,召见曹锡宝,让他到京城当做部属任用。

B. 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

译文:和珅回奏说自己平时对属下警戒约束很严格,但是自己的随从逐渐惹是生非,请求严格查办加重惩罚。

C.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

译文:曹锡宝没有查清实际情况,仅拿书生拘泥迂腐的见解,假托是合于正道的话来向君王进言。

D.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译文:曹江曾经请擅长写文章的人(关于这件事)写了诗歌,传诵一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①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马伶传》)

【注】 ①分宜:严嵩是分宜人,当时的人称呼严嵩为严分宜。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探访

B.今日幸为开宴                    幸:幸运

C.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拜访

D.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  易:轻视,引申为胜过

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华林部独著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①乃走事昆山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社稷百官皆在                   B.梨园以技鸣者

C.无论数十辈                     D.察其举止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伶本来就是金陵兴化部的台柱,当时剧团里数一数二的明星,可与华林部的李伶登台争胜。只是在演到严嵩和夏言争论收复河套时,他才以失败告终。

B.马伶和李伶第二次竞技时,马伶居然超过李伶,这本领是哪里来的?马伶最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秘密:在当朝相国顾秉谦家里当了三年跟班。

C.文章在写马伶和李伶两场竞技时,主要从观众的角度来写,写了金陵观众的热闹场景,写了观众中的平分秋色,最后写了观众的反映。

D.“侯方域曰”以下深入一层,从马伶的失败再起这一事实里挖掘出根本原因是“有志者事竟成”。还宕开一笔,把谄附魏忠贤的顾秉谦之流涂上大白脸示众。

2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译文: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

B.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译文: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

C.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译文: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D.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译文:在这一天,兴化部就狠狠地欺凌了华林部。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

  相州昼锦①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予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②,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③,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夕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

  ②大纛:古代或仪仗队的大旗。③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2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与骈肩累迹                     累:重叠

  B.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               荣:荣耀

  C.以遗相人                         遗:留给

  D.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富贵而归故乡                     图穷而匕首见

  B.买臣见弃于其妻                   侥幸得志于一时     

  C.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D.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2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有美德的一组是(    )

  ①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②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⑤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 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⑥

2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主要叙述韩琦年轻时即高中科举,当时很有声望,虽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D.作者虽未登“昼锦堂”,却为能诵读魏国公之诗而高兴,因钦敬其为人而写此文。

2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译文:大凡读书人处在穷困的时候,在乡里受苦,一般的人和小孩都轻易就能欺侮他。                                                                    

   B.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译文:世代有美德,是当时有名的公卿。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译文: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事迹铭刻在钟鼎石碑上,颂扬在乐章里,从而光照后世,并且留传到永远。                                                                    

   D.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译文:他的言语中把快意于恩怨、炫耀名誉看作可鄙,大概是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算作荣誉,却把它当作警戒。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3题目。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3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  )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3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译文:只有魏德深的这一个县,百姓能互通有无,没有耗尽财力,所需求的东西都能供给,百姓的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干扰。

B.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译文:然而因为他的部下各自尽心尽力,所修造的器械又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

C.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

D.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馆陶居住的有几百户。

三、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的社会,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从报刊上的八卦绯闻到电视里的真人秀、充满争议的“非诚勿扰”节目,乃至网络上的“凤姐”、“犀利哥”等等,都让“娱乐”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也有人感叹道:“其实我们在享受娱乐的时候,也在‘被娱乐’!”

请以“娱乐的时代”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档

2012扬州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扬州中学高三文言文专项练习(2011.12.24)(注意: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积累(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数罟不入洿池罟:网度长絜大絜:衡量C.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普通奋六世之余烈奋:发扬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B.师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