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7:49
文档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9个圆纸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小猴子最喜欢吃桃了。一天,猴妈妈摘了一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3个孩子,第一只小猴1个,第二只小猴5个
推荐度:
导读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9个圆纸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小猴子最喜欢吃桃了。一天,猴妈妈摘了一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3个孩子,第一只小猴1个,第二只小猴5个
平均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9个圆纸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小猴子最喜欢吃桃了。一天,猴妈妈摘了一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3个孩子,第一只小猴1个,第二只小猴5个,第三只小猴3个。(横排摆放)你有什么想说的?(不一样多,第一只分得少,第二只分得多;不公平)你有办法让它们分得同样多吗?(把第二只小猴的桃拿2个给第一只)

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请一生上台演示)

问: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觉得还可以怎样将这些桃公平地分一分呢?下面请小组内四人合作,用老师课前给你准备的材料分一分。

汇报:来!把你分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好吗?(请一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先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真棒!大家用两种方法帮了猴妈妈的忙,看,猴妈妈也学会了,课件演示两种分法。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看,三(1)班的几个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呢,他们每人套了15个圈,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引导说出有哪些人,套中了几个,课件显示个数)

问:你们的眼睛真亮!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最后显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猜猜看。(请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猜)(男女生会各自坚持自己套得准)

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

预设:

意见l:算出女生共套中多少个和男生一共套中多少个,进行比较。

意见2:算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然后再比较。

意见3:比男生和女生套中最多的。

意见4:比男生和女生套中最少的。

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算总数不好比,也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出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出示:男生统计图)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预设:(2种情况)

预设1:把张明的9个移1个给陈晓杰,1+6=7,张明还有8 个,再移1个给李小钢,1+6=7,最后大家都是7个。 (生答,师演示)

  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能使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预设2:先全部合起来,再平均分给4个人。(生答,师演示)

会列式吗?板书:6+9+7+6=28 (个),28÷4=7(个) 

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圈,反映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水平。

3.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出示:女生统计图)那么你会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师板书)10+4+7+5+4=30(个) ,30÷5=6(个)。 

问:刚才男生中用总数除以4,到了女生中,怎么就除以5了呢?(因为女生是5个人)

通过算平均成绩,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吧?(出示:答:男生套得准一些。)

4.揭示课题。

(出示男、女生统计图)同学们,刚才我们算出男生每人套中7个,这个7就是6、9、7、6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出示课题:平均数)这个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5.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1)比较。

男生实际上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7个?把这7个跟男生实际套中的个数比一比,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7个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7个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2)提问: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3)小结: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4)应用。

A.三(2)班4名同学平均身高120厘米。你能估计他们的身高是在(  )厘米到(  )厘米之间吗?

B.在学校“数学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中,小华、小军和冬冬三人分别得了72、100、98分,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得分大约是多少?算一算,看看你估计得怎么样。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

师小结:当数据较少而且数据之间相差不大时,适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算平均数。

3.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快来解决小丽的问题吧。

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 )cm——( )cm之间?当数据之间相差较大时,适合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实物投影)

2.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

看,篮球队员们的比赛多么激烈呀,你能解决这里的数学问题吗?(口答)

  师: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帮帮小明吧!

4.95页练习九第1题。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10厘米”?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出示池塘水底) 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

5.游戏:拍球比赛。

下面让我们来活动活动!(出示:拍球游戏规则)

男、女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请学生当小裁判,师生共同记录拍球的个数。

(1)计算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

问:想知道哪一队获胜了吗?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

(2)明白人数相同时可以直接比总数。

还有更快的方法知道哪队获胜了吗?(人数相同,直接比总数)

(3)深化:如果老师想加入男生队,要保证男生队获胜,老师拍1个行吗?那至少要拍多少个球才行?(至少拍到女生的平均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平均数,静静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文档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9个圆纸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小猴子最喜欢吃桃了。一天,猴妈妈摘了一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3个孩子,第一只小猴1个,第二只小猴5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