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自评报告
(2016年度)
企业名称:XXXXXX有限公司
自评人员
| 自评组 | 姓 名 | 自评员证书编号 | 签 字 |
| 组长 | |||
| 成员 | |||
| 外聘专家 | 姓 名 | 评审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编号 | 签 字 |
企业地址:XXXXXXXX
| 电话: XXXXXXXX 传真:XXXXXXXX 邮编:XXXXX |
| 自评日期: 2016年 11月 21 日 至 2016 年 11 月 21日 |
| 自评目的: 了解公司现有的安全管理状况,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查找符合项与不符合项。 |
| 自评范围: 本公司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公司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供应方和承包方提供的材料、技术、成品、进入生产现场的所有人员、所有机械设备和机具、在公司管理范围内的办公及生活的设施及活动等进行自评。 |
| 自评准则:《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
| 企业主要参加人员: 王忠祥 |
| 企业的基本情况: XXXXXXXXX |
1.法律、法规和标准
公司已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及管理制度》,并指定安环设备部为责任部门,负责定期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并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
2.机构和职责
公司总经理已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及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已形成文件;公司总经理组织开展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已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以及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费用,公司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便于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公司已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全体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3.风险管理
本公司已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其中明确安保科为风险评价的具体工作负责,并已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推动全公司所有部门及人员共同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工作。
公司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并要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按期完成隐患治理工作。
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公司建立并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还专门组织人员定期对其资质、业绩以及与采购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写入供应商档案。
4.管理制度
公司通过识别和评估,已将适用于本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定转化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并严格落实;目前,公司已编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及管理制度》等标准化所要求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由总经理组织审定并签发。
5.培训教育
安全培训教育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针对标准化的工作要求,更一步明确、细化了公司的安全培训工作。
公司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出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并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生产设施的安全措施落实及现场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基础,公司已完善和细化了生产现场管理制度。为了达到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公司已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及《安全设施台账》,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在现场配备安全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公司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并已编制特种设备台账和档案。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要求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保存记录。
7.作业安全
各项作业环节的安全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和监管的重点,公司按要求和标准化的规定严格执行。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公司实行《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公司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将各项等危险性作业中的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等内容编入作业许可证中。
8.职业健康
公司已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对于检测出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实的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申报并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接受健康检查。
9.危险化学品管理
公司已对所有危险化学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产品进行普查,建立了危险化学品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公司对所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编制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一书一签”并在采购危险化学品时,主动向销售单位索取“一书一签”。根据有关规定本公司已设立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相关应急咨询,为用户提供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
10.事故与应急
针对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是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措施,本公司已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并且重点落实应急预案演练及应急设施完善,在演练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加以修订,加强对员工启动应急程序的培训,与周边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协调也做了一定工作。
11.检查与自评
日常安全检查与监督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根据标准化的要求,公司更一步细化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安全第一落实到实处,为此公司制定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其执行。
公司按照标准化要求制定了安全检查计划,其中明确了各种检查的目的、要求、内容和负责人,并根据安全检查计划,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并且各种安全检查均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检查结果与责任制挂钩。
公司已建立《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其中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标准化运行进行自评,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
12.本地区的要求
| 公司已按照根据辽宁省安全生产管理局出台的相关文件《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第十二项A级要素辽宁省评审标准的通知》的要求进行创建。 |
| 法律法规符合性综述: 本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依据是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管理就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在这次标准化工作中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 |
| 现场自评综述(与《评审标准》的符合情况、有效性、安全责任制体系、安全文化、风险管理、安全生产条件、直接作业环节管理等): 1.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并制定《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其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2.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在现场配备安全设施,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3. 通过公司组织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现场操作人员对工艺安全信息的掌握情况较好;公司定期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4.针对不同的生产装置公司已编制相应的开、停车方案,并定期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按开、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公司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明确了厂内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并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并保证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6.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检维修管理制度》执行:检维修前,对检修内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编制检维修方案、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对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确认。为确保检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公司按相关要求为其配备了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并要求检维修作业人员在检维修前作业许可证、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 7.公司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4-2008,已在装置、仓库、罐区、装卸区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的安全标志。 8.对于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岗位,已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并在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醒目位置设置告知牌。 9.公司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在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并制定控制措施。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 10.对于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公司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11.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公司已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储存方法、储存数量和安全距离,实行隔离、隔开、分离储存,从而杜绝危险化学品与禁忌物品混合储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设置明显安全标志,并已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12.公司已按照根据辽宁省安全生产管理局出台的相关文件《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第十二项A级要素辽宁省评审标准的通知》的要求进行创建。 |
| 自评发现的主要问题概述及纠正情况验证结论: 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应定期进行,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2)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明确、结合公司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方针、目标,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还需提高,安全生产投入的文件化的保障制度已制定,但安全生产费用台帐需完善。 3)由于风险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是安全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按标准化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在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变更管理等规范要求上仍需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频次和时机上,仍需根据相关规定做进一步改进。 4)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应加强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5)本公司负责安全培训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及时进行评价;班组安全活动还需增加频次。 6)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公司能够按标准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但各项管理制度应及时更新完善,现场管理还须进一步加强;公司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以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事件及事故。 7)作业活动监护人员的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仍需提高,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在日常作业中的监督还需进一步落实。 8)在监测点设立的告知牌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落实职业危害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9)预案演练后应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在预案评审方面还需加大频次和力度;事故管理台帐还须完善。 |
| 自评结论: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基本满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要求,自评考核得分:87.49,符合三级标准化企业达标条件。 |
| 其他: |
自评组长: 审批人/日期: 2016年11月21日 自评单位盖章 |
| 序号 | A级要素 | 权重系数 | 要素得分 | 权重得分 |
| 1 | 法律法规和标准 | 0.05 | 95 | 4.75 |
| 2 | 机构和职责 | 0.06 | 93 | 5.58 |
| 3 | 风险管理 | 0.12 | 83 | 9.96 |
| 4 | 管理制度 | 0.05 | 95 | 4.75 |
| 5 | 培训教育 | 0.10 | 87 | 8.7 |
| 6 |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 0.20 | 83 | 14.6 |
| 7 | 作业安全 | 0.15 | 95 | 14.25 |
| 8 | 职业健康 | 0.05 | 75 | 3.75 |
| 9 | 危险化学品管理 | 0.05 | 95 | 4.75 |
| 10 | 事故与应急 | 0.06 | 95 | 5.7 |
| 11 | 检查与自评 | 0.06 | 95 | 5.7 |
| 12 | 本地区的要求 | 0.05 | 100 | 5 |
| 加权 总分 | 87.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