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学校 灌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授课教师 专业名称 护理
课程名称 药物应用护理学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5课时
教材名称 药物应用护理 出版单位 第四军医大 版次 2 主编
| 授课章节(单元) | 药理学绪论及药效学 | ||
| 教学目标 | 1了解药物的概念 研究内容 发展 2了解药物一般知识 3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主要作用类型、临床效果 4 熟悉药物作用机制 | ||
| 教学重点 | 1药物、药理学、药动学、药代学的概念 2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3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 ||
| 教学难点 | 1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2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 ||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讲授+讨论 | ||
| 更新、补充、删节的教学内容 | 1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2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 ||
| 教学结构安排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学意图 | |
| 导入 | 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掌握药理知识可以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
| 新授 | (1)概念: 药物: 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效学 (2)药物一般知识:剂型、保管、管理,外观检查 (3)药物的基本作用:调节作用 杀灭作用 补充作用 (4 )药物主要作用类型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选择作用 (5 )药物临床效果: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特异质反应 药物依赖性 (6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 ||
| 总结 | 回忆相关概念,药物基本作用,作用类型及7大不良反应 | ||
| 作业 | 1 什么是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及药动学? 2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有哪些? 3 变态反应的防治措施? | ||
| 板书设计 | 概念: 1 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物应用护理学:将药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相结合,阐述药物应用所涉及的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从而保证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的一门应用学科。 (2)药物一般知识 (3)药物的基本作用:调节作用 杀灭作用 补充作用 (4)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选择作用 (5)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6)药物作用机制: 1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中,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通过信息传递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 2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 受体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4受体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5受体的调节 | ||
| 教后记 | 学生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对今天的内容学的也很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