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6:25
文档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肖琦指导老师:贺友桂(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黑色旅游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朝圣者前往宗教殉难地的旅行。近些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世贸大楼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黑色旅游是近年来,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导致它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在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近二十年来国内黑色旅游发展迅速,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黑色旅游资源很多,国内的许
推荐度:
导读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肖琦指导老师:贺友桂(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黑色旅游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朝圣者前往宗教殉难地的旅行。近些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世贸大楼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黑色旅游是近年来,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导致它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在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近二十年来国内黑色旅游发展迅速,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黑色旅游资源很多,国内的许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肖琦指导老师:贺友桂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黑色旅游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朝圣者前往宗教殉难地的旅行。近些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世贸大楼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黑色旅游是近年来,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导致它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在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近二十年来国内黑色旅游发展迅速,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黑色旅游资源很多,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已经把目光放在黑色旅游上,可见黑色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黑色事件的发生为黑色旅游留下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丰富了黑色旅游产品,使黑色旅游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这些独特的灾害景观及刺激的灾变过程满足了游客多方面的需求,使黑色旅游有了更广的市场。黑色旅游本身存在的灾害性质,国家进行的宏观改善了黑色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黑色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丰富的黑色旅游资源、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为黑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黑色旅游具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2.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多元化日趋明显,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等全面推进,广大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同时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地震遗址及相关资料,也可以作为特定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于地震震迹资源在地质、地貌等方面的地域垄断性,地震震记资源在人文、科考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定具有广阔的前景。

地震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震区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并带动相关的行业,给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震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地震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不仅对地震旅游的正确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其他形式的旅游开发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同时对完善震区旅游产品结构,满足国际国内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1.黑色旅游的定义

Lennon J and Foley M认为黑色旅游是由死亡,灾难和暴行等组成的相关旅游产品为主引起的旅游者的基本空间移动。

Stone指出黑色旅游时人们到以对死亡或相关感受进行阐述或解释为主题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旅游地,遗址,展览馆进行旅游的活动。

Stone P.R认为黑色旅游是指旅游者到以真实的呈现或再现与死亡,痛苦或看起来恐怖的场景为主题的遗址,吸引物和展览场所进行的旅游或访问活动。

马尔科姆•费勒和约翰•列侬认为,黑色旅游就是造访悲剧遗址,或是参观与历史有关的战场和刑场遗址的行为。黑色旅游与公众悲剧和暴行有关,旅游动机是多重的和隐晦的,可能是敬意、好奇及接近死亡的恐惧的综合,其目的往往在于纪念、教育和娱乐。显然,这个定义突出了人为黑色事件的地位。

国内有学者认为,黑色旅游是指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的旅游现象。这个提法的优点在于表明了黑色旅游的主要内容,缺点是未表达黑色旅游的目的和动机。

由此看出国内外对于黑色旅游的载体,即黑色事件及其遗址的看法是比较遗址的,所以黑色旅游可定义为:一种旅游者通过对黑色事件发生地的旅游景点或者模拟构造的黑色旅游情景的游览,从而获得满足受教育、好奇心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体验活动。但作为新生事物,对黑色旅游的属性内容和功能进行界定和把握、是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黑色旅游的类型

根据Dark Tourism和Grief Tourism两大网站总结出黑色旅游类型有两类,包括对自然原因造成的灾难进行的旅游和对人为活动引起的灾难进行的旅游。其中前者是指对飓风,海啸,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事件本身或遗址的旅游;后者是指对战争或其他人为灾难性事件所形成遗址的旅游(如战争遗址、监狱、犯罪、恐怖事件旅游等);而对于坟墓(包括公共坟墓,作为知名景点的坟墓以及战争留下的烈士陵园等)旅游则体现了自然灾难(自然死亡)和认为灾难的交叉与融合。

从黑色旅游地的区位属性来看,黑色旅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地,譬如大营地;一类是纪念悲剧与死亡的辅助地(Wight and Lennon,2006)。

从旅游者的行为方式来看,黑色旅游又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Seaton,1996;Lennon and Foley,2000):

第一种类型是去见证公共的死亡。虽然这种行为目前在西方国家已经遭到道义上的禁止,但是在过去这是非常普遍的事(譬如,古罗马的角斗士格斗;1968年以前英国合法的政治执刑与公共绞刑)。

第二种类型是去参加大规模的或者个人的死亡地,而这种死亡时以前发生的。

第三种类型是到死者的拘留处或纪念处。这种旅游包括去参观监狱、坟场、陵寝、地下墓穴、战争纪念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和衣冠冢(或为葬于别处的死者所立的纪念碑)。

第四种类型是去参观死者的遗物或象征性的纪念物,这些地点大都位于与死亡地毫无关系的地方。像是博物馆等。

第五种类型是去观赏对死亡的模拟与演绎。

由上可见,一旦列出了一份黑色旅游清单,事情就变得很明显了,黑色旅游远不是一个边缘形式的旅游,虽然以前对此研究的并不多,但它是一个影响广泛的、早已存在的旅游形式。

3.黑色旅游总体研究

李经龙,郑淑婧(2006)首次从黑色旅游的概念、类型、动机、存在的争论等方面初步、系统、综述性地介绍了黑色旅游,认为黑色旅游是一个挑战性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如黑色旅游的门票、政治利用及商业开发等问题,认为,中国的红色旅游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黑色旅游地的政治利用,但二者的范畴是不同的。

胡传东,罗仕伟,齐晓波(2007)认为黑色旅游在中国虽然存在争议,理论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再是一个边缘化的旅游形式,探讨了黑色旅游与探险旅游、灾难旅游、事件旅游及红色旅游的异同,认为中国的黑色旅游发展具备良好的发生机制,并对黑色旅游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晏兰萍,洪文文,方百寿(2008)从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二者的异同。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首先对黑色旅游做出一个系统性的介绍,再结合灾区旅游业的概况,详细分析地震灾区发展黑色旅游的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灾区发展黑色旅游所要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本文对已经掌握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国内外地震旅游开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在对文献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黑色旅游开发研究的整体动态与不足之处。

归纳法与演绎法。在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属于归纳法,再把一般性的结论应用到地震遗迹黑色旅游开发的实践中,这属于演绎法。本文综合这两种方法对黑色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地震黑色旅游开发的合适道路。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宏观背景下,结合地震灾区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地震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开发的实践中。

(四)写作提纲

一、黑色旅游概述

(一)黑色旅游的定义及特征

(二)黑色旅游的类型

(三)黑色旅游的兴起

(四)我国黑色旅游的发展

二、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的现状

(一)地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

(二)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资源状况

(三)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状况

三、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黑色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单一

(二)黑色旅游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三)保护地震灾区黑色旅游资源的意识薄弱

(四)黑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狭窄

(五)过度商业化,目的地居民认可度低

四、地震灾区开发黑色旅游的对策

(一)创新开发形式

(二)为主导,各级旅游部门、企业积极配合

(三)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四)利用媒体重塑形象,拓宽市场范围

(五)借助公益旅游、考虑居民的情感,避免商业化结束语

参考文献

(五)写作日程

1.2013年11月5日——2013年11月10日选题与资料收集

2.2014年4月12日——2014年4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14年4月19日——2014年5月6日完成第一稿

4.2014年5月7日——2014年5月13日完成第二稿

5.2014年5月14日——2014年5月15日定稿

6.2014年5月17日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

[1]Lennon J,Foley M.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M].London:Continuum,2000.

[2]Seaton A V.Guided by the Dark:From Thanatopsis to Thanatouris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6(2).

[3]胡传东,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6):119—125.

[4]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

109—125.

[5]胡传东等.论黑色旅游开发[J].旅游经济,2007(8).

[6]洪文文.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7]刘世明,李蔚,刘晓彬.灾难遗址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汶川大地

震旅游环线设计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01).

[8]徐蕾.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及情感保护[J].黑龙江工程学院,2011

(12).

[9]洪巍铭.唐山市黑色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05).

[10]席宇斌,王力峰,刘倩倩.黑色旅游和黑色旅游资源分类[J].浙江旅

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6).

[11]马勇,倪波.试析汶川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J].四川工程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9(4).

[12]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

2008(9).

[13]方叶林.基于黑色旅游视角的玉树灾后重建新思路[J].河北旅游职

业学院学报,2010(9).

[14]杨方琳.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J].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2009(6).

[15]杜文霞.黑色旅游及其开发的SWOT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9(6).

[16]叶娅丽,陈学春,余宜娴.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恢复与重建对策探

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17]谭越.四川地震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12).

[18]张清正.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路径选择[J].商业研究,2012(3).

[19]刘建平,李月芬.唐山地震旅游开发新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10.

(七)指导教师意见

文档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肖琦指导老师:贺友桂(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黑色旅游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朝圣者前往宗教殉难地的旅行。近些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世贸大楼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黑色旅游是近年来,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导致它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在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近二十年来国内黑色旅游发展迅速,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黑色旅游资源很多,国内的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