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仁八中 王文明
| 课题名称 | 《设计的一般原则》 | ||
| 科目 | 通用技术 | 年级 | 高一年级 | 
| 教学课时 | 1课时(45分钟) |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的《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模块。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设计的一般工程,目前学生对设计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本节主要阐述了在设计当中要遵守的七大设计原则与这几个原则之间的关系,这原则和关系将渗透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规矩不成方圆”,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设计者在设计当中应遵守的“规矩”,同时又是技术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和创造,才能真正的掌握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 ||
| 学情分析 | 作为高一的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技术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评价意识,只是对设计的原则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片面的和感性的。本节课以生活当中杯子的设计为出发点,旨在让学生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原则,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评价所接触到的技术产品。 | ||
| 教学策略 | 本节课前半部分主要以杯子的设计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各原则之间的联系。后半部分,让学生自主设计所喜欢的杯子,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相应的评价,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感受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培养学生评价技术产品的能力。考虑到设计原则间的内在联系,不宜拆开教学。因此,本节安排1课时。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这些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能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技术产品。  | ||
|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水杯的展示,感悟设计原则的应用。 2、通过自主设计水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和对产品评价能力。  | |||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正确方法和思路,要时刻遵守设计的道德原则。 2、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平衡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理解设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学会用设计原则评价常见的技术产品。 【难点】 在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设计原则之间关系。  | ||
| 教学策略 | 【教法】 本节课前半部分主要以杯子的设计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各原则之间的联系。 【学法】 后半部分,让学生自主设计所喜欢的杯子,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相应的评价,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感受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培养学生评价技术产品的能力。 考虑到设计原则间的内在联系,不宜拆开教学。因此,本节安排1课时。  | ||
| 教学准备 |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各种杯子、A4纸、铅笔、其他技术产品  | ||
| 课堂导入 | 1、教师展示玻璃杯,学生总结优缺点。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的这只玻璃杯,结合生活经验,它有什么缺点? 学生:易碎、不隔热、不美观、不保温等。 2、展示其它杯子,同样学生总结优缺点。 师:假如你是一个杯子设计者,怎么样才能使你的设计受大家欢迎?【引出今天的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 ||
| 讲授新课 | 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再看一款杯子。【向学生展示最近流行的55°杯子】 【思考】55°杯子跟普通杯子有什么差别,设计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革新? 总结:从材料、功能、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师:当然,这种改进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原则是设计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  | ||
| 一、创新原则 1、【定义】创新:创新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2、【思考】同学们怎么进行创新? 3、【总结】从材料、功能、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 4、【教师】提问:创新离我们很遥远吗? 5、【展示】杯子、耳勺的创新。 (材料: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试验) 6、【教师评语】创新就是突破常规。 注意:创新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要具有相当社会价值才行,不是所有的新事物都叫创新。 (材料:大学生自制毒品,成为现实版“绝命毒师”) 二、道德原则 1、【定义】道德原则:产品设计不能只将产品考虑为一个孤立的物的实体,还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也就是说设计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 2、【思考】同学们生活当中遇到哪些是违背道德原则的? (学生举例:略) 3、【材料分析】55°杯子的创新之困、高科技。 (教师补充:从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等行为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三、美观原则 【材料】千里挑一,55°Biger杯斩获2016年度金点设计奖。 【总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的产品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且也能让人从产品外观上得到美的体验,并且还能带来相当经济效益。 四、经济原则 【定义】经济原则: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五、实用原则 【思考】之前我们分析玻璃杯有那么多缺点,为什么还在大量的使用? 【总结】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必须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材料】一次性筷子与杯子大量使用破坏森林 【总结】在技术世界中,技术产品是与生态、环境、资源等紧密相连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是产品设计者应当遵循的原则,而且是产品设计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材料】塑料制品分类 (环保、易余分类处理、遵循技术规范) 七、技术规范原则  | |||
| 实践操作 | 【学生设计、教师指导】结合生活实际,从设计的一般原则出发,设计一款你自己喜欢的杯子。(画出设计草图) 【设计评价】学生自评和他评,教师总结。  | ||
| 课堂总结 | 1、要设计好一个产品,除了要经历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循创新、美观、使用、经济、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2、设计是一项综合活动,设计的各种原则不是各自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 ||
| 教学反思 | 本课的教学设计原本的设想是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创新原则与道德原则,第二课时学习剩下的五个原则,再总结提升。在认真研究教材及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整合,两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课时来完成,并打破先讲概念再讲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形成能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一是考虑到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在联系及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不宜拆开教学。二是考虑到这节课主要以杯子为主线来学习。因此,设计的七个原则整合成一节课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完成本课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通过最后实际操作环节发现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利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常用技术产品进行评价的能力,并能正确地分析和权衡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但通过教学也发现该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在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对杯子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时,尚欠缺方法和能力。因此,对本节内容的教学,除了立足教材外,还要适当延伸、拓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