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课教师 | 职 称 | 所在系部 | 教研室 | ||||||||||||
| 课程名称 | 说课内容 | 是 否 多媒体 | |||||||||||||
| 一级评价指标 | 二级评价指标 | 分值 | 评 分 等 级 | 得 分 | |||||||||||
| A等 | B等 | C等 | D等 | ||||||||||||
| 说 大 纲 | 根据课程大纲,结合办学定位,说清本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 | 9 | 3 | 2 | 1 | 0.5 | |||||||||
| 说清本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和要求及确定的依据(实践教学的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说清实践的目的及要求) | 3 | 2 | 1 | 0.5 | |||||||||||
| 说清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3 | 2 | 1 | 0.5 | |||||||||||
| 说 教 材 | 说明教材选用情况,是否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说明教材的适用性,其内容是否体现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 6 | 3 | 2 | 1 | 0.5 | |||||||||
| 说清教师和学生利用好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及提供依据 | 3 | 2 | 1 | 0.5 | |||||||||||
| 说 教 法 | 说清为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及依据,是否融“教、学、做”为一体 | 9 | 3 | 2 | 1 | 0.5 | |||||||||
| 说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举措及所取得的成效 | 3 | 2 | 1 | 0.5 | |||||||||||
| 说清本次课所选用的教学手段,选用原因及达到的教学效果 | 3 | 2 | 1 | 0.5 | |||||||||||
| 说 学 法 | 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 9 | 3 | 2 | 1 | 0.5 | |||||||||
| 说清根据本次课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引导 | 3 | 2 | 1 | 0.5 | |||||||||||
| 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产生原因,如何指导学生突破困难 | 3 | 2 | 1 | 0.5 | |||||||||||
| 说 教 学 程 序 | 说清构思整个教学过程的总体指导思想,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时间分配及依据 | 55 | 22 | 18 | 14 | 10 | |||||||||
|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清师生双边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注重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设计),说清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 | 22 | 18 | 14 | 10 | |||||||||||
| 说清教具、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达到的教学效果 | 4 | 3 | 2 | 1 | |||||||||||
| 说清板书、版图设计的思路 | 3 | 2 | 1 | 0.5 | |||||||||||
| 说清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目的,课后作业布置和训练的意图 | 4 | 3 | 2 | 1 | |||||||||||
| 说总结 | 重点、难点明确,知识点清楚 | 6 | 3 | 2 | 1 | 0.5 | |||||||||
| 说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 | 3 | 2 | 1 | 0.5 | |||||||||||
| 说课 效果 | 说课节奏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 6 | 3 | 2 | 1 | 0.5 | |||||||||
| 仪表端庄、教态自然、声音清晰、语速适中 | 3 | 2 | 1 | 0.5 | |||||||||||
| 综合得分 | |||||||||||||||
| 评 语 | |||||||||||||||
评委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