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2>班
学号:20110806224
姓名:裴书玉
2013年1月10日
实验一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
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某源单独作用时,其它源均需置零。(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内容
(1)线性电阻电路
图3.42.
①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12V,U2=6V。
②令电源U1单独作用, BC短接,用毫安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各支路电流
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2-2。
表2-2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线性电阻电路)
测量项目
| 实验内容 | U1 (V) | U2 (V) | I1 (mA) | I2 (mA) | I3 (mA) | UAB (V) | UCD (V) | UAD (V) | UDE (V) | UF A (V) |
| U1单独作用 | 12. 04 | 0 | 8. 69 | -2. 42 | 6. 30 | 2. 42 | 0. 80 | 3. 23 | 4. 44 | 4. 44 |
| U2单独作用 | 0 | 6.05 | - 1. 19 | 3. 58 | 2. 37 | - 3. 59 | -1. 18 | 1. 21 | - 0. 60 | - 0. 60 |
| U1 、U2共同作用 | 12. 04 | 6.05 | 7. 55 | 1. 16 | 8.62 | - 1. 16 | - 0. 38 | 4. 44 | 3. 84 | 3. 84 |
| 2U2单独作用 | 0 | 12.03 | - 2. 39 | 7. 18 | 4. 75 | - 7. 17 | - 2 . 37 | 2. 44 | - 1. 21 | - 1. 21 |
④令U1和U2共同作用,重复上述测量,数据记入表2-2。
⑤取U2=12V,重复步骤③的测量,数据记入表2-2。
(2)非线性电阻电路
按图接线,此时开关K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上述步骤①~⑤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2-3。
表 2-3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非线性电阻电路)
测量项目
| 实验内容 | U1 (V) | U2 (V) | I1 (mA) | I2 (mA) | I3 (mA) | UAB (V) | UCD (V) | UAD (V) | UDE (V) | UF A (V) |
| U1单独作用 | 12.03 | 0 | 8.73 | - 2.56 | 6.19 | 2. 57 | 0. 60 | 3.17 | 4. 47 | 4. 47 |
| U2单独作用 | 0 | 6.06 | 0 | 0 | 0 | 0 | - 6 | 0 | 0 | 0 |
| U1、U2共同作用 | 12.03 | 6.06 | 7. 95 | 0 | 7. 95 | 0 | - 1. 94 | 4.04 | 4. 03 | 4. 04 |
| 2U2单独作用 | 0 | 12.05 | 0 | 0 | 0 | 0 | - 12 | 0 | 0 | 0 |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并且在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成立,非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不成立。功率不满足叠加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