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识 | 中文名:环丙烷;三亚甲基 | 危险货物编号:21014 | |||||||
| 英文名cyclopropane;trimethylene | UN编号:1027 | ||||||||
| 分子式:C3H6 | 分子量:42.08 | CAS号:75-19-4 |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气体,有石油醚样气味。 | |||||||
| 熔点(℃) | -126.6 | 相对密度(水=1) | 0.72 | 相对密度(空气=1) | 1.88 | ||||
| 沸点(℃) | -33 | 饱和蒸气压(kPa) | / |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 吸入。 | |||||||
| 毒性 | LD50: LC50: | ||||||||
| 健康危害 | 具有麻醉作用。动物吸入超过一定浓度时引起血压下降,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在工业生产和使用中,本品一般对人体无明显危害。近来国外首例报道一青年因吸入环丙烷而死于一间仓库内。尸解见肺充血和出血性水肿,气管充血,并较早发生细胞自溶现象。 | ||||||||
| 急救方法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易燃 | 燃烧分解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
| 闪点(℃) | / | 爆炸上限(v%) | 10.4 | ||||||
| 引燃温度(℃) | 500 | 爆炸下限(v%) | 2.4 | ||||||
| 危险特性 |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 ||||||||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或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
| 灭火方法 |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