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历史人物的定义: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
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⒈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首先,领袖来源于群众。
领袖是从群众中产生的,是从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真正的领袖从来都不是自封的,而是由群众推举出来的。
其次,从政治上看,领袖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代表。
群众的经济利益集中表现在政治上,领袖只有在政治上真正代表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和爱戴。
其次,从思想上看,领袖要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要保持自己思想的正确。
正确的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来。领袖要从群众的利益和群众的愿望、要求出发,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集中群众斗争中的正确意见。领袖提出的理论、路线、方针、的正确性都来源于此。
另外, 从作风上看,领袖必须时刻密切联系群众。
领袖的历史作用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他们的思想、理论和组织领导便失去了对象。失去了对象、失去了依靠,他们的作用就无法发挥,最终将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出现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恩格斯曾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来扮演的。”即所谓“时势造英雄”。
当然,不可否认,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 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历史人物,不管他如何伟大或反动,归根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应坚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把他们放到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不是苛求古人,就会把古人现代化。
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更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面是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在弄清当时的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有利于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历史任务,即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杜会历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公正的判断。
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因为,历史的进程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志的。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人物的评价,直接的物质生产者以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是比较容易作出评价的。而政治家、思想家等等的评价就比较困难,但这部分人的活动,对生产力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往往是带有全局性的,有时足可以影响整整一个历史时期。所以,他们的历史作用是不可能低估的。下面试举二三例加以说明:其一,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起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历朝历代看,改革者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很突出的。还有一种历史人物,他们和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很大,但对他们的评价争论却也很大。这就是农民战争领袖。正是这些农民的和农民战争,打破了历史进程的症结,使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使社会出现新的繁荣。
以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作用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这在史学界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关于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有人认为:“虽然历史人物所起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但归根结底是对于社会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这就是说,历史人物对于生产力所起的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最终尺度、终极标准。但是,不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以及从事种种历史活动的历史人物的实际状况来看,问题似乎并非如此简单。首先,由于历史活动领域的宽广和多样,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作用,不可能以一个具有终极意义的标准来涵盖。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研究者在论及评价历史人物标准问题时,往往在提出考察历史人物在社会生产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同时,还提出要看其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道德方面所起的作用。另外,不少历史人物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并未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关系,或者说没有发生直接关系,我们决不会因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达到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影响、起到作用,而否认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再者,有些历史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对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或因其终究不是已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或因其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要求并不完全吻合,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更不能因而完全否认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在这里,最重要的做法是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作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也必须依照以下三条标准:首先,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是否代表了当时社会先进的文化,是否有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他们的活动对历史产生物质性的结果,还表现在他们在历史中形成的思想影响;不仅仅由于他们的思想给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精神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后,评价历史人物,还要看他们的历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笔者认为,历史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他是所处时代的突出代表。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评价历史人物与普通的人所持的标准就有所不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从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其天赋、性格、心理、意志、品质等个人素质对当时人民和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去考察,以寻求两方面的完美结合。应将之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伟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同时各方面修养都很高;第二种是历史的功臣,他们虽然个人素质欠佳,对当时人民造成了一定的苦难,但他们的活动客观上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第三种是历史的小丑,他们虽然个人具有很高的天赋、品质、修养、志向,但他们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和历史的小丑;第四种是历史的罪人,他们个人素质很差,他们的所作所为既违背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又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在处理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对当时社会和人民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时,应以前者为主导,因为历史人物除是当时社会的人以外,更主要的是历史的人,我们评价他是从历史角度上去考察的。当然,一个人的一生的活动不一定全是有利于历史发展的或全是阻碍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产生两种效应的活动的混合体,这就需要我们去区分比较,是积极的成分多,还是消极的成分多。
将历史人物的实践归结为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其实质是没有从实践的观点,即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恢复人的具体性。历史作为人类发展的运动过程,它具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合目的性的一面。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也必然包括这两个方面。虽然探索人的活动必然受到规律的制约,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活动去探求规律是完全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毕竟不同于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则因有人的参与,其内涵不仅有合规律性的一面,也有合目的性的一面。不注意对合目的性的研究,历史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主体性。倘以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概括为历史人物的全部实践,就使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考察仅仅只局限于其实践活动合于规律的一面,只看到历史人物如何被动地顺应潮流,而看不到历史人物积极主动参与历史规律创造的一面。
①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和
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③在历史上,某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
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作用。
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
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⒊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历史遗弃。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主要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
⒋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时代的资产阶级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⒌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
千秋功过,后人评说。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是指群众所经过的历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这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社会中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出发,群众作用和个人作用是一致的。一方面,群众是由众多个人结合而成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发挥群众中每个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是群众的一员,脱离群众的个体是渺小的。在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个人,在影响社会向前发展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正文:近期的5.30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面对很多人都不知晓的韩国SJ组合,就有那么一些所谓的人民群众不惜破坏国家利益,损伤民族荣誉,甚至不顾及法律破坏公共秩序,疯狂追星,世博现场,当各国镜头都聚焦于韩国馆时,刺眼的闪光丝毫未引起这些中国粉丝的注意,仍旧浩浩荡荡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向前奔跑,事件发生后更有甚者在SJ官网上发表“我代表中国人向你们道歉”的帖子,日本媒体都概叹:中国人啊!哪有人重视韩国超过过自己的国家啊!不是太奇怪吗?
在这事件中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曾经在维稳时面对极端分子毫不畏惧;在海拔4000米青海高原玉树救灾中流血流汗不流泪,而当他们回世博安保时却遭到这些本国粉丝的辱骂甚至抽打,在这种情况仍严格遵守纪律,围成人墙竭力维护现场秩序,很多年以后他们并不能被称之为“历史人物”,但是这将是一段载入史册的日子,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群坚持正义,捍卫国家荣誉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8页),作为单个的普通个人,其行为对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需要经许多中间环节的转换,间接地实现着他们对历史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一时期的普通个人占了大多数,正如崇拜某一偶像的群体,这众多的普通个人的整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却是直接的,深远的。疯狂的粉丝们,坚持正义的军人们,他们在5.30事件中的行为将会社会起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可以说是这两群人分别同时在同一个地点创造了屈辱和光荣的历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得到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得到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但仍然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马克思理论与实践》第三章,第四节,第110页)。个人所产生的意志的根源是特殊的生活条件,即由个人内在需要和外部的经济所决定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意志和思想运动,但历史过程是受其背后的历史规律支配的,个人意志实现的程度,最终是同它反映历史规律的程度成正比的,只有那些反映了历史规律的意志和力量,才能较多地得到实现,像5.30事件中哈韩粉丝们的意志违背了客观的历史规律,最终的结果是被另一种源于中人的力量的覆盖。
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在创造历史的过程当中,又不是规律的消极的奴隶。规律并不是捆绑人们手脚的绳索,而是给人们的活动规定了大致的方向和范围。在规律许可的范围内,人的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人在实践中,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在反映规律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呢的,威武雄壮的活剧(《恩科斯和马克思主义》第10章,第5节,第299页)。军人的打不还手的铁纪律,并不代表他们是纪律的消极的奴隶,相反他们是历史的主宰,在这维护国家尊严的行为中,他们每个人的个人意志并不等于零,而是每个意志都对总的意志有所贡献。因而才有铁一般的人墙挡着不正之风,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这一幕将会再次诠释军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对社会历史的积极作用就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其历史的进步主要是指: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即人们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以及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第三,社会制度的变革与改善(《恩科斯和马克思主义》第10章,第4节,第294页)。其实历史的进步也就是创造历史的人本身的进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新的历史,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本身得到了进步。个人进步了,群体就进步了,就能更有效的改造世界,创造历史。
人的创造历史的能力,就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知识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以及组织程度等。没有这些方面的进步,历史就不能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进步就是个人本身的进步。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面对这么一群疯狂的粉丝们我们应该反省:真的只有他们的过错吗?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性质,诸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等。当然我们应该对于我国存在这一支坚持正义的人民感到庆幸,它不只代表过去那一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群体,其社会制度的改善与之孕育而生的就是有一支道德高尚、坚持纪律的人民子弟兵。历史的最终结果是在无数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实现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是相互冲突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反复较量的结果。其中既有成功和进步,也有失败和后退。总的来说在5.30事件中,正义还是覆盖了现实存在的歪风,毕竟那些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不仅与各种主观条件的具备程度有关,而且还同它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关联。社会制度对于个人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由于社会性质不同,个人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以及主观条件不同,个人作用的大小和性质也就各不相同,对于个人作用的评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首先强调人民的价值,只有在人民的价值之中才谈得到每个人的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 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个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和群众、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存在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什么责任,作了什么贡献。在我国的今天,首先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贡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对于5.30事件我们应该作为前车之鉴,反省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意志的冲突中寻求进步,从自身出发,学习在5.30事件中的精神,提高个人道德思想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
事件的外貌特征。
(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作为历史任务发起者的伟大人物,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他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
人强烈;他首先把历史发展进程所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指明出来,并提出解决任务的可行方
案,成为实现历史任务的先导。
(二)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活动不是许多个人活动的简单汇集,而是以一定方式有组织地进行的。如果没有适合一
定历史任务需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任何历史运动都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深入,也就不可
能使一定的历史任务得以顺利地实现。
(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或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但是,这种作用无论有多大,也决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也成不了社会发展的决定
力量。
(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等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文化科学的发展和
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