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条件想起(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4:24
文档

从条件想起(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材P71~72。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体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的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小孩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是怎样救小孩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
推荐度:
导读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材P71~72。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体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的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小孩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是怎样救小孩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1)

教学内容:教材P71~7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体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的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小孩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是怎样救小孩的?

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说明:司马光和曹冲都非常聪明,一个砸破缸让水离开了小孩,就避免了危险,一个把大象换成同样重的石头再称,解决了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些就是“策略”(板书:策略)所以策略常常是很聪明的想法。在数学里也有许多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方便的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板书课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分析题目。

    小组讨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结果预设: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2)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

    提问: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们打算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3035404550
    学生通过喜欢的方法(列表、列式或其他方法)计算求出答案。

  第二天:30+5=35(个)

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

  第五天:45+5=50(个)

    现在你知道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2.小结概况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板书:弄清题意)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从条件想起)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一句话?

 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

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解答。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个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动手试着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从条件出发思考)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303540455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文档

从条件想起(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材P71~72。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体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的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小孩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是怎样救小孩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