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1、浮选工艺:各种影响浮选过程的工艺因素的控制,浮选药剂制度和浮选流程的总称。
具体有:
浮选工艺因素的控制:粒度,浓度,水质等。
浮选药剂制度:药剂种类,用量,配制,加药等。
浮选流程:矿浆走向。
2、浮选工艺的确定:矿石性质、对选别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1)矿石性质
矿石结构、构造:决定浮选流程的复杂程度,矿物均匀分布一般采用一段磨选流程,呈集合体分布的采用阶段磨选。
矿物结晶粒度越大,越容易分选,浮选指标相对较好,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反之,结晶粒度小,难处理,浮选指标较差,工艺流程相对复杂。
矿物组成:指种类含量。若矿物组成物化性质差别大,则与药剂作用差别大,矿物疏水性差别大,分选工艺简单。
2)对选别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由产品应用单位决定质量指标,再根据市场综合确定经济技术指标。
二、浮选工艺因素
主要包括:浮选粒度,矿浆浓度,浮选时间,矿浆温度,矿浆PH值,水质。
1、浮选粒度
浮选矿浆中矿粒的粒度组成(各种大小粒子的百分含量,平均粒度)。
矿浆中矿物的粒度取决于磨矿作业,研究粒度对浮选的影响反过来指导磨矿作业,及研究如何强化浮选过程的措施。
1)粒度对浮选的影响
浮选时,不但要求矿物单体解离,而且要求适宜的入选粒度,不同矿物存在着浮选粒度上限(太大浮游力不足,易脱离气泡,受矿物本身种类、比重),使浮选指标恶化。如硫化矿为0.2~0.25mm,非硫化矿为0.25~0.3mm。当浮选粒度小于0.01mm时,浮选指标也会恶化,主要是浮选选择性下降引起。浮选粒度与可浮性关系见下图。
浮选粒度与可浮性关系图
因此对磨矿要求:
(1)有用矿物单体解离;(2)粗粒单体矿物粒度小于浮选粒度上限;
(3)尽可能避免泥化(d>0.01mm)。
2)强化粗粒浮选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浮选机(使矿粒悬浮分散充分);
(2)适当增加矿浆浓度(浮力增大,有利于上浮);
(3)调整药剂制度,增强气泡与矿粒吸附强度。
3)强化细粒浮选的措施
细粒矿粒的特点:比表面积相对大,表面活性相对强,溶解度相对大。
细粒浮选难选原因:
(1)矿粒间相互吸附影响浮选选择性;
(2)细粒矿粒溶解度大,矿浆中难免离子增多,使矿物与浮选药剂作用的选择性比较差;
(3)细粒矿泥与气泡有效碰撞的概率小,与疏水性矿粒的粘附大。
强化措施:
(1)脱泥或泥砂分选;
(2)添加矿泥分散剂,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NaOH,NaCO3等;
(3)分批分段加药,保持药剂有效浓度,提高选择性;
(4)采用较稀的浓度,减少矿物相互粘附及机械夹杂;
(5)采用专属强的药剂;
(6)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增大微粒矿物的外观粒度,如选择性絮凝,载体浮选,团聚浮选;
(7)利用微泡浮选,真空浮选产生微泡d=0.1~0.5mm,电解浮选产生微泡d=0.02~0.06mm。
2、矿浆浓度
1)定义:
矿浆中固体矿粒的百分含量叫矿浆浓度,C=100×Qs/(Qs+Qw)%。
另一种表示方法:液固比R,R=Qw/Qs,即矿浆中液体重量与固体重量比。
C与R的关系:C=1/(1+R),R=(1/C)-1。
2)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1)影响浮选回收率;
(2)影响精矿质量,浓度低质量高,反之质量差;
(3)影响药剂用量;
(4)影响浮选机的生产能力Q(T一定);
(5)影响浮选时间T(Q一定);
(6)影响水、电消耗,浓度大节水、节能;
3)浮选浓度的确定
除上述因素外,浮选实践中还要考虑矿石性质和具体的浮选条件。
原则上比重大,粒度粗的矿物要用大浓度,反之用小浓度。
各段作业要求也不同:粗选作业25~45%;精选作业10~20%;扫选作业20~40%。
4)浓度与粒度测定法
(1)精确测定法:
浓度:用样筒测定,C=(Q干矿/Q矿浆)100%,Q干矿=Q干总-Q筒,Q矿浆=Q总-Q筒。
粒度:称100克或50干矿进行筛析,筛子采用0.074mm(200目)。分别计算筛上、筛下产率。
(2)快速测定法
浓度:用浓度壶测定,C=Q总重×K,K事先计算列表(与粒度,品位有关,不同产品K值不同)。
粒度:用浓度壶配合筛子,筛子用0.074mm或0.15mm。
r筛上=(q2-a-b)/(q1-a-b)×100%,q2为湿筛后筛上置于浓度壶加满水的重量。
q1为原矿浆总重。a为浓度壶本身重量,b为浓度壶容积。一般采用g和ml制度。
筛下产率r筛下=100-r筛上%。
3、浮选时间
定义:在浮选作业中,矿浆在浮选机中停留的时间称这个作业的浮选时间。
浮选时间对浮选指标是影响:T长,回收率高,品位差,T短回收率差,品位好。
影响因素有:
矿物可浮性,上浮组分含量,粒度适宜程度。对应浮选时间T。
好低适宜短
差高不适宜长
对正浮选而言,粗选和扫选时间长,精选时间短(机械掺杂少)。
4、矿浆温度
通常的浮选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只有在加温时能明显改变经济指标的情况下才采用加温浮选。
目的:
1)增加浮选药剂的溶解与分散;
2)增强浮选药剂的选择性;如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时加温效果明显改善;
3)促进药剂从矿物表面的解析。
5、PH值
影响:药剂状态,药剂作用效果,矿物表面电性、疏水性等。
6、水质
1)水的硬度:硬度=[Ca2+]/40.08+[Mg2+]/24.305mmol/m3,1mmol为1度。
小于4度的水叫软水,大于4度的水叫硬水。
2)硬水对浮选的影响
硬度大于4度的水为硬水,又4~8度叫中等硬度水,8~12度叫最硬水。
硬水中含有多种多价金属离子,如Ca2+、Mg2+、Fe2+、Fe3+、Ba2+、Sr2+。对应阴离子也多HCO3-、SO42-、Cl-、CO32-、HSiO4-等
1)和药剂作用生产沉淀,造成药剂浪费;
2)活化脉石矿物,降低药剂选择性,使分选困难;
所以,选矿厂建厂时要考察附近水源的水质,对硬水要建水质软化厂。
3)咸水对浮选的影响
咸水特点是含盐量高0.1~5%,在海滨、盐湖地区一般使用咸水选矿。咸水对天然可浮性好的矿物有利,对其它矿物没有影响,但必须考虑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问题。
4)回水:选厂废水重新利用。一般占总用水量90%以上。
回水来源:浓密机(沉淀大井),过滤水回水;尾矿坝回水。前者回水量少且质量不好,但运输费用低;后者回水量大,质量好(SS:200~300mg/l),但运费高。
回水特点:成分较复杂,含SS,浮选厂回水含残留药剂。
回水利用意义:保护环境;节约用水;降低药剂消耗。
回水利用注意事项:回水特点是成分复杂,必须通过实验确定是否适用,及合理的使用地点(分级、磨矿多用回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