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系 | 类别 | 主要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 |
| 区别 | 外延不同 |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 |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
| 内涵不同 | 主、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为“一个” 或“一种”,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 主、次方面指“矛盾侧面”, 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 |
| 作用不同 | 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上,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 | 决定事物性质。 常用在“看问题” 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 |
| 材料信息 | 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主要反映的是 人们应该如何“办事情”, 即“怎么办”等具体要求和做法的, 这些都与主要矛盾有关, 动作词汇多为“抓”、“坚持”、 “做到”等 | 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仅仅反映的是 人们对某事物或某人物的评价或看法,只是“看问题”而没有论及“怎么办”,则意味着材料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动作词汇多为“分清”、“认识”、“评价”等 | |
| 关键词 | 多用“重点”、“中心”、“关键”、 “突出任务”、“核心问题”、 “放在首要地位”、“重中之重”、 “第一要务”、“首要任务”等词汇 | 多用“主流、主体、性质、实质、方向、本质、多数、总的看、利弊、优劣、大局”等词汇 | |
| 侧重点 | 主要矛盾侧重强调重要, 不求比重上的多,而求分量上的精 | 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性质的关系 | |
| 方要求 | 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 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 | 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 |
| 联系 | 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但不能因此否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的影响作用。 | ||
| 比较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实事求是 | |
| 区别 | 含义 | 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 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
| 哲学依据 |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 矛盾特殊性原理 | 规律客观性原理 | |
| 哲学范畴 | 唯物论 | 辩证法 | 唯物论 | |
| 侧重点 | 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反对主观主义 | 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 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 | 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 | |
| 联系 | 1.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入体现和必然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是融为一体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