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5:05
文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

0.摘要.......................................................11.设计要求..................................................22.负载与运动分析...........................................22.1负载分析..................................................2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推荐度:
导读0.摘要.......................................................11.设计要求..................................................22.负载与运动分析...........................................22.1负载分析..................................................2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0.摘要.......................................................1

1.设计要求..................................................2

2.负载与运动分析...........................................2

 2.1负载分析..................................................2

 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3

 2.3液压缸F-t图与v-t图......................................3

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4

 3.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4

 3.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4

 3.3绘制液压缸工况图..........................................5

4.拟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7

 4.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7

 4.2原理图分析................................................8

5.计算和选择液压件........................................8

 5.1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8

5.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10

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10

 6.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10

 6.2系统发热与温升验算........................................11

7.课设总结..................................................12

0.摘要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技术结合,使液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电、液、气一体是当今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在数控加工的机械设备中已经广泛引用液压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初步学会液压系统的设计,熟悉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方法,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与选型是十分必要的。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各部门采用液压传动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机械、压力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结构简单、输出力大;航空工业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取其重量轻、体积小;机床上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则是取其在工作过程中能无级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实现换向频繁的往复运动等优点。

关键词:钻孔 组合机床 卧式 动力滑台 液压系统

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如下工作循环式: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的切削力为25000N,工作部件的重量为9800N,快进与快退速度均为7m/min,工进速度为0.05m/min,快进行程为150mm,工进行程40mm,加速、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动力平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 。要求活塞杆固定,油缸与工作台连接。设计该组合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2.负载与运动分析

2.1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25000N

   (2)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 G=1960N

                     动摩擦阻力:=G=980N

   (3)惯性负载: ==500N

   (4)液压缸在个工作阶段的负载。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0.9,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示。

表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工况计算公式外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F0= F / /N

      启动

F=

    1960    2178
      加速

F=+

    1480    14
      快进

F=

    980    10
      工进

F=+

    25980   28867
    反向启动

F=

    1960    2178
      加速

F=+

    1480    14
快退F=

    980     10
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由下式近似求出

      快进: = =1.3s

工进: ==48s

快退:==1.6stu

2.3液压缸F-t图与v-t图

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所设计的动力滑台在工进时负载最大,在其他情况负载都不太高,参考表2和表3,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4MPa。

    

 3.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鉴于动力滑台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这里的液压缸可选用单活塞式差动液压缸(A1=2A2),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工进时为防止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的回油腔应有背压,参考表4选此背压为=0.6MPa。

由式  =  

由工进的推力计算液压缸无杆腔

   ==   7.8

则液压缸内径    D==m=0.0997m=99.7mm

按GB/T2348-1993圆整后取标准数值D=100mm

参考表5及表6得活塞杆直径d0.71D=71mm ,按GB/T2348-1993圆整后取标准数值d=70mm

由此球的液压缸两端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

===

    3.3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根据计算出的液压缸尺寸,可算出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压力、流量和功率值,如表7所列,并据此绘出液压缸工况图,如图3所示。

表7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压、流量和功率值

推力

Fo/力

回油腔压力

/

进油腔压力

P/MPa

输入流量

输入功率P/W

计算公式

启动1733-0.97--P1=

q=()

P=p

加速13091.360.86

--
恒速8671.240.740.385285

2300.63.250.006521.1P1=

q=  P=

退

启动1733-1.61--P1=

q=

P=

加速13090.7

1.70

--
恒速8670.71.590.4

616

注:为液压缸差动连接时,回油口之间的损失取

4.拟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4.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2原理图分析:

   为了保证快进快退速度相等,并减小液压泵的流量规格,拟选用差动连接回路。

1快进:按下启动按钮,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2 1YA通电,左位进入工作状态,这时的主油路是:

       进油路:滤油器11→液压泵1→电液换向阀2的P口到A口→行程阀3→液压缸右腔

       回油路:液压缸左腔→电液换向阀2的B口到T1口→单向阀6→行程阀3→液压缸右腔

    这时形成差动连接回路。因为快进时,滑台载荷较小,同时进油可以经过阀3直通油缸右腔,系统中压力较低,所以液压泵1输出流量大,动力滑台快速前进实现快进。

②工进:在快速行程结束时,滑台上的挡铁压下行程阀3,行程阀上位工作,使通过行程阀3的油路断开,电磁铁1YA继续通电,电液换向阀2左位仍在工作,油路必须经调速阀4进入液压缸右腔,与此同时,系统压力升高,将液控顺序阀8打开,并关闭单向阀6,使液压缸实现差动连接的油路切断,回油经背压阀7和顺序阀8回到油箱,这时的主油路: 

进油路:滤油器11→液压泵1→电液动换向阀2的P口到A口→调速阀4→液压缸右腔

回油路:液压缸左腔→电液换向阀2的B口到T1口→背压阀7→顺序阀8→油箱

③死挡铁停留:当动力滑台工作进给终了碰上死挡铁台,液压缸停止不动,系统的压力进一步升高,达到压力继电器14的调定压力值时,经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再发出电信号,使滑台退回。

④快退: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后,2YA通电,1YA关电。电液换向阀2右位工作,这时的主油路是:

   进油路:滤油器11→液压泵1→电液换向阀2的P口到B口→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单向阀5→电液换向阀2的A口到T2口→单向阀13→油箱

⑤原位停止:当动力滑台退回到原始位置时,挡块压下行开关,这时1YA,2YA都断电,电液换向阀2处于中位,动力滑台停止运动。

   

5.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1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

(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小流量泵在快进和工进时都向液压缸供油,由表可知,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最大工作压力为=3.25MPa,如在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

,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则小流量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

       +=(3.25+0.6+0.5)MPa=4.35MPa

    大流量泵只在快进和快退时向液压缸供油,由表7可见,快退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考虑到快退时进油不通过调速阀,故其进油路压力损失比前者小,现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0.3MPa,则大流量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

              +=1.91MPa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

    由表7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若取回路泄漏系数K=1.2,则 泵的总流量为

        ===

由于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溢流量为2,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0.39,所以小流量液压泵的最小流量为2.4,大流量液压泵的最小流量为28.8。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的功率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液压泵产品手册,现选用YB1-40/6.3型双联液片泵,泵的额定压力为=6.3 Mpa,小泵排量为V1=6.3mL/r,大泵排量为V2=40 mL/r;泵的额定转速为n=960r/min,容积效率为v=0.9,总效率p=0.8。推算的小泵和大泵的额定流量分别为:

qp1=V1nv=6.39600.9=5.44L/min

qp2=V2nv=409600.9=34.56L/min

双泵流量为qp=qp1+qo2=5.44+34.56=40L/min

由工况图可知,最大功率出现在快退阶段,取泵的总效率为=0.80,则所需驱动电动机功率为:

          ===1.591KW 

查电动机手册选Y112M-6-B3型卧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2.2Kw,转速为940r/min。用此转速驱动液压泵时,小泵和大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分别为5.33L/min和33.84L/min;双泵总流量为39.17L/min;工进时的溢流量为5.33-0.5=4.83L/min,仍能满足系统各工况对流量的要求。

5.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流量,可选出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下表为选择元件的一种方案。

表8 液压元件的选择

序号元件名称通过阀的最大流量

规格
额定流量

额定压力MPa

型号
1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2

73.91006.335DY-100BY

2行程阀3

73.91006.322C-100BH

3调速阀4

<166.3Q-6B
4单向阀5

83.21006.3I-100B
5单向阀6

34.8636.3I-63B

6背压阀7

<1106.3B-10B
7顺序阀8

33.8636.3XY-63B

8溢流阀9

4.8106.3Y-10B

9单向阀10

33.8636.3I-63B
10过滤器11

39.2506.3XU-50200
11单向阀13

83.21006.3I-100B

12双联叶片泵1

40/6.36.3YB1-40/6.3
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管道直径按选定的液压元件接口尺寸确定为d=18mm,进、回长均取l=2m油液的运动粘度取v=1 ,油液密度取ρ =900kg/m3。

工作循环中进、回中通过的最大流量q=83.2L/min,由此计算雷诺数,得

    Re=vd/V=4q/πdv =981<2300

由此可推出各工况下的进、回油路中的液流均为层流。

管中流速为

V=q/πd2/4=5.45m/s

因此沿程压力损失为

 pf=75/Rel/dρv2/2=0.1Mp

在管路具体结构没有确定时,管路局部损失 pr= ps(q/qs)2

式中:q为阀的实际流量;qs为阀的额定流量(从产品手册中查得); ps为阀在额定流量下的压力损失(从产品手册中查得)。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各个工况下的进、回路的压力损失,计算结果均小于估取值,不会使系统工作压力高于系统的最高压力。

6.2系统发热与温升验算

液压系统工进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打94%,所以系统发热和温升可用工进时的数值来计算。

工进时的回路效率

η 1=p1q1/ (Pp1*qp1+Pp2*qp2)=0.067

其中,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Pp2就是此泵通过顺序阀8卸荷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因此其数值为:

Pp2=0.3(33.84/63)2=0.087Mp

前面已经取双联液压泵的总效率=0.8,现取液压缸的总效率为m=0.95,则可算得本液压系统的效率为:

=0.75*0.067*0.95=0.048

可见工进时液压系统效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造成的。工进工况液压泵的输入功率为:

Pi=(Pp1*qp1+Pp2*qp2)/=611.24W

根据系统的发热量计算式(9-24)可得工进阶段的发热功率为:

Q=Pi*(1-η )=611.24*(1-0.048)=581.90    W

当油箱的高、宽、长比例在1:1:1到1:2:3范围内,且油面高度为油箱高度的80%时,油箱散热面积近似为

式中 V—油箱有效容积();

     A—散热面积()。

取油箱有效容积为0.4,散热系数K为15W/㎡·℃

算得系统温升为:T=    Q/KA=10.7℃

设机床工作环境温度t=25℃,加上此温升后有t=25+10.7=35.7℃,在正常工作温度内,符合要求。

7.课设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虽然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自己还是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还是顺利完成了本次课设。通过本次课设,使自己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设计能力,以及查阅有用资料整合知识的能力,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还远远不足,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继续好好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谢群,崔广臣,王健等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陆望龙主编.典型液压元件结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张利平编著.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使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                                        .                 

文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

0.摘要.......................................................11.设计要求..................................................22.负载与运动分析...........................................22.1负载分析..................................................2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