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5月29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5:12
文档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5月29

一、工程概述及编制说明……………………………………………………………………21、工程概况……………………………………………………………………………………22、编制说明……………………………………………………………………………………23、编制依据……………………………………………………………………………………2二、施工组织及技术准备……………………………………………………………………21、施工组织……………………………………………………………………………………22、技术准备……………………………
推荐度:
导读一、工程概述及编制说明……………………………………………………………………21、工程概况……………………………………………………………………………………22、编制说明……………………………………………………………………………………23、编制依据……………………………………………………………………………………2二、施工组织及技术准备……………………………………………………………………21、施工组织……………………………………………………………………………………22、技术准备……………………………
一、工程概述及编制说明……………………………………………………………………2

1、工程概况……………………………………………………………………………………2

2、编制说明……………………………………………………………………………………2

3、编制依据……………………………………………………………………………………2

二、施工组织及技术准备……………………………………………………………………2

1、施工组织……………………………………………………………………………………2

2、技术准备……………………………………………………………………………………3

3、人员准备……………………………………………………………………………………4

4、施工准备……………………………………………………………………………………4

三、 满水试验步骤及检查测定方法………………………………  ……………………4

1、 注水……… …………………………………………………………… …………………4

2、水位观测……………………………………………………………… ……………………4

3、蒸发量的测定… …………………………………………………… ……………………5

4、水池渗水量的计算……………………………………………………… ………………5

5、满水试验的标准及记录表格……………………………………………………………5

四、满水试验方案……………………………………………………………………………7

(一)、试验程序…………………………………………… ………………………………7

(二)、准备工作……………………………………………… ……………………………7

(三)、试验方法………………………………………………… …………………………8

五、水池渗漏处理………………………………………………… ………………………9

六 、安全措施………………………………………………………………………………11

七 、其他…………………………………………………………………………………………12

利川市一水厂改扩建工程

清水池满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及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利川市一水厂改扩建工程,位于利川市都亭事处前进社区(一水厂内),由利川市博海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宜昌宏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投资规模为2634万元,建设工期为720天,2016年4月27日开工,建设内容包括:絮凝沉淀池、清水池、加氯加矾间、送水泵房及配电间、气水反冲洗滤池及反冲洗泵房、厂区工程、管道工程、综合楼等项目。

2、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作为清水池工程满水试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清水池内径尺寸:长31000*宽23000*深3900mm,设计水位3.6m,底板厚450mm,壁厚250mm,顶板厚250mm。

3、编制依据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清水池工程设计图纸

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施工组织及技术准备

1、施工组织

   首次在本工程中组织进行满水试验,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由项目经理组织、协调,各工序相关管理人员积极配合,认真对待积累经验,指导盛水构筑物的满水试验。

2、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各盛水构筑物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经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人员准备

工种人数备注
组长(项目经理)1人

技术员(副组长)1人

试验员1人

记录员1人

测量员1人

杂工2人

水电工2人

看守保安2人

4、施工准备

池体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1) 池壁止水螺栓处,用高一标号的微细防水砂浆抹平修补好砼表面;

2) 预留洞采用10mm钢板压橡胶带,橡胶带铺贴5mm厚宽100mm的密封胶,钢板背水面采用焊接螺杆加固;具体做法详见12页

3) 池内杂物清扫干净;

4) 注水的水要用清水。注水由水源处用胶皮管从人孔处向池内注水;试水完毕后,池内的水由排水阀排出。

5) 在人孔处安置照明灯,便于夜间观察、注水;

6) 设置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池最高水位,安装水位测针;标尺安装在建筑物水池内上下爬梯旁的池壁或利用钢管立杆安装水位观测标尺,便于观测。

三、 满水试验步骤及检查测定方法

1、 注水

1)  由清江河上游水源处,用DN100胶皮管接至检查孔处注水。

2)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3.6m的1/3(每次注水1.2m)。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4h,以便混凝土吸收水分后,有利于混凝土微裂缝的愈合。

3)  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并做好记录。同时应仔细检查池体外部结构混凝土和穿墙管道的填塞质量情况。

4)  如果池体外壁混凝土表面和管道填塞有渗漏的情况,同时水位降低测读渗水量较大时,应停止注水。待经过检查、分析处理后,再继续注水。

2、水位观测

(1)注水时的水位用水位标尺观测;

(2)注水至设计深度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为1/10mm。

(3)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深度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读数。

(4)测读水位的默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

(5)水池水位降地测读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水池 外观无渗漏,且渗水量符合标准,可继续测读一天;如前次渗水量超过允许渗水量标准,可继续测读水位降,并记录其延长地测读时间。同时查处水位降超过标准的原因,直至做出合理的解释。

3、蒸发量的测定

(1)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

4、水池渗水量的计算

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渗水量[L/(㎡•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既初读数(㎜);

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的末读数,即末读数(㎜);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

注:a、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b、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c、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

5、满水试验的标准及记录表格

  (1)、试验标准要求

   水池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满水试验。试验要求浸泡72h,确保自身湿润,在满水试验中,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水池渗水量按池壁(不包括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d)。

(2)、试验记录

满水试验施工记录表

1. 试验过程中,由专人记录观测和测定数据。

2.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表式如下: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水池结构允许渗水量(L/m2.d)

水池平面尺寸(m)

水面面积A1(m2)

水深(m)

湿润面积A2(m2)

测度记录初读末读两次读数差
测度时间(年、月、日、时、分)
水池水位E(mm)

蒸发水箱水位e(mm)

大气温度(OC)

水温(OC)

实际渗水量(L/m2.d)

(L/m2.d)

占允许量的百分率
参加单位和人员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用测针测定,考虑蒸发量及降水的影响,蒸发量及降水量在现场测定。

四、满水试验方案

根据工程情况,试验用水从清江河上游引入,首次注入至清水池1/3高度,24小时后再注入至清水池2/3高度,24小时后再注入至清水池设计水平面高度。24h后观察水面下降情况(注: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按照规范要求,冲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得超过2米,同一池相邻两次注水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水位超过施工缝和每次注水停止作为观察重点。注水到设计水面按照规范进行水池渗水量测量和计算,同时进行沉降观察。由专人认真做好记录存档。试验结束将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一)、试验程序

试验准备       第一次注水      观察记录      第二次注水        

观察记录        注水到设计水位       沉降、渗透观察        放、排水        防腐装修。

(二)、准备工作

1、 组织准备:

组建成立满水试验领导小组,试验小组全过程受甲方监理监督和核验。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总工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测量师、实验员、记录员和电工组成,配合工人3名,看守保安2名。

2、 材料、工具准备

主要材料、机具使用计划

编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备注
1离心水泵流量100 m3/h

往池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2离心水泵流量50 m3/h

2往池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3潜水泵辅助注水或排水
4PVC管道

D100100引水总管含连接配件
5橡胶钢丝管道D10015过路埋管
6水位测针0.11测量水位
7水准仪NAL3241观察沉降情况
3、 现场准备:

(1)安装从清江河上游注水至清水池给水用的电力、设备和管道,将引水设施布置到现场清水池。

(2)池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防腐、装修和回填土之前,将池内清理干净,修补池内外的缺陷。临时封堵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并检查注水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3)设置水位观测标尺和标定水位测针。

(4)水池的预埋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时,跨越基坑的管下填土应压实。

(三)、试验方法

1. 引水采用DN100水管与清江河上游水源连接。

2. 引水管道铺设时,要保证管道牢固,过路处采用橡胶钢丝管道埋于道路下。

3. 按照顺序将引入场内的水注入池内,严格控制注水速度,水面上升速度≤2m/d。注入水面超过施工缝时要认真观察施工缝处有无渗漏,发现缺陷时应停止供水,排水后修补。

4. 水池分三次注水,第一次注水1/3设计水深,第二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注水至设计水位。

5.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24h,每次注水后要测读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和注水后,应对水池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渗水应停止,维修后继续注水。

6. 注水前后至少进行两次沉降观察。

7. 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测针的读书精度达1/10mm。

8. 注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测读水位的初读数和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小时。

9. 雨天时,不得做满水试验渗水量测定。

10. 当试验合格后,用水泵将池中的水抽出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明沟)。

11. 安全要求:靠近河边和水池边的人员必须注意安全,小心跌落;临时用电线路必须符合安全施工用电规范,进水电缆一定用防水电缆,包括过路电缆都要有防护套管;水池临边和楼梯一定设安全防护栏杆。

五、水池渗漏处理

1、可能导致渗漏水的原因:

施工缝渗漏(水平)

构筑物局部混凝土抗渗强度等级低;

局部穿墙孔、管渗漏;

2、施工缝渗漏(水平)处理办法

(1)渗漏的原因

1)施工缝未作糙化处理,直接浇混凝土;

2)施工缝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应达到2.5N/mm2),即开始对混凝土凿毛、用工具刮、锤子砸,破坏了水泥砂浆和松动了石子;

3)施工缝未清理干净或积水;

4)施工缝干燥或砂浆不足、振捣不实、浇注混凝土过厚而漏振。

(2)修补处理办法

1)将渗漏的施工缝部位(视具体情况),剔成3—5㎝深,2—3㎝宽的沟槽,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将槽内浮渣清扫干净,不积水。

2)用水泥砂浆修补。

a、所用水泥为出厂不超过三个月的普通硅酸盐等级不低于42.5级水泥。

b、洁净过筛的中粗砂,最大粒径不超3㎜。

c、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2(0.55-0.60)水泥:砂(水灰比)。所拌制砂浆应注意掌握稠度,随用随拌,不应放置时间过长。

d、修补时,基层应湿润不流淌。沟槽全深应分层填实(2—3次),特别有漏筋的部位要仔细填塞。分层修补时间间隔不少于8h,分层填塞前,底层刷水泥素。每层的水泥砂浆要压实,但不要过多往返压光,以免砂浆水分集中后砂浆与混凝土基层脱落。

3)施工缝处于墙与底板的角部时,角部抹三角水泥砂浆加固层。

平接的施工缝渗水部位修补后,可加水泥砂浆加强带,以增强其防水抗渗的能力。

3、构筑物局部混凝土抗渗强度等级低处理办法

(1)渗漏的情况及原因

局部混凝土由于浇筑时,浇筑层厚、漏振或混凝土的易性差等原因造成渗漏。渗漏的形式表现为表面呈现潮湿而未渗流,有的成细微可见的渗流,严重的形成较大的渗漏(成流)。

(2)修补的方法

a、较轻的渗流部位可将表面凿毛、刷静,按防水水泥砂浆五层做法,做表面处理。

b、较为严重的渗流部位,应视情况剔掉松散的混凝土,然后分层按水泥砂浆防水层做法,补平后再加抹10~15㎜厚的加强防水层。

4、局部穿墙孔、管部位渗漏处理办法

将渗漏部位适当扩大地剔除,清扫吹洗干净,然后按施工缝修补的作法补平。

六 、安全措施

1.参加满水试验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临时用电线路、设备,必须认真检查,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方可使用;用电设备必须进行接地;

3.高空作业时,使用的脚手架和安全带,必须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水池试验灌水后要做好防护措施,入水口安排专人看守,严禁其它无关人员靠近。以防坠落发生溺水事故。

七、其他(沉降观测)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的有关要求,构筑物主体完成后,为防止池体在注水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因底板渗漏量过大而产生快速下沉,在满水试验过程中应对清水池进行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埋设 

满水试验前在调蓄池上部四个角处增设沉降观测点。

2、基准点和工作点的设置 

以“导线测量成果”中水准基点为本次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或一台仪器往返观测,确定工作点,形成环线。工作点的设置以稳固、牢靠、方便为原则,每一测区不得少于三个。 

3、观测时间 

(1)注水前测量原始标高; 

(2)注水过程中,每次加载后12h观测一次; (3)注水到设计水深后每6h观测一次; 

(4)池水放空后每24h观测一次,连续观测48h。 

4、观测 

(1)使用仪器:本工程沉降观测属二级观测≦0.5mm≦3.0mm   ,拟采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能满足使用需要。 

(2)观测,即观测时采用相同的路线、相同的人员和相同的仪器,以减少系统误差。 

(3)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4)观测的视线长度≦75M,前后视距差≦5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3.0 N 。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应立即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应从水准基点开始重测。

文档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5月29

一、工程概述及编制说明……………………………………………………………………21、工程概况……………………………………………………………………………………22、编制说明……………………………………………………………………………………23、编制依据……………………………………………………………………………………2二、施工组织及技术准备……………………………………………………………………21、施工组织……………………………………………………………………………………22、技术准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