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从一般意义上讲,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都可能导致家庭环境的变化。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核心家庭、离散家庭和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主干家庭日渐减少。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家庭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从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抗压受挫能力下降问题、社会责任感弱化问题和道德行为功利化倾向问题等,通过对这四类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较为深入地挖掘了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表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讲求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重视家长的示范作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抗压受挫能力的增强,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
【英文摘要】Generally speak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led to the chang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family structure, an increase of nuclear families, separated families and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e traditional backbone of the families are declining.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ffect family members’communication, philosophy of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style, family atmosphere, life style and values. These change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ffect on the process of ...
【关键词】家庭环境 大学生 社会化 社会责任感 人际交往
【英文关键词】family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 socializ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
【目录】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摘要3-4Abstract4第一章 导论8-151.1 选题背景81.2 主要概念界定8-91.2.1 家庭环境81.2.2 社会化8-91.2.3 大学生社会化91.3 文献综述9-131.3.1 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现状9-101.3.2 关于社会化的研究10-13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3-141.4.1 研究目的131.4.2 研究意义13-141.4.3 研究方法141.5 研究的内容和有可能的创新点14-15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2 有可能的创新点14-15第二章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15-212.1 何谓”道德社会化”152.2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表现15-192.2.1 社会道德认知能力较强,但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倾向16-172.2.2 道德行为选择功利化倾向17-182.2.3 道德评价标准模糊化18-192.3 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19-212.3.1 错误教育观念的误导192.3.2 落后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19-202.3.3 家庭道德示范和纠正功能的缺失20-21第三章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问题21-273.1 挫折的内涵213.2 挫折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主要表现21-233.2.1 学习中遇到的挫折21-223.2.2 恋爱受到的挫折223.2.3 生活贫困产生的挫折22-233.2.4 就业遭遇的挫折233.3 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23-273.3.1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23-243.3.2 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24-263.3.3 不同家庭完整状况的影响26-27第四章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27-324.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涵274.2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294.2.1 主动沟通意识和交往技巧欠缺284.2.2 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行为功利化28-294.2.3 交往中过度追求完美,情绪化倾向严重294.3 人际交往问题的家庭因素分析29-324.3.1 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29-304.3.2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30-32第五章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32-38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32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32-355.2.1 个人责任感意识差335.2.2 缺乏同情心,漠视生命33-345.2.3 以自我为中心,轻视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34-35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家庭原因分析35-385.3.1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365.3.2 家长教育素养的影响36-38余论38-41附录:关于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访谈笔录41-48参考文献48-5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0-51致谢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