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15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txt>第一种 备选题型实用答题技巧
第一节 大纲分析及真题解读
阅读理解新题型——选择搭配题大纲
阅读理解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一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满分10分。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
第二节 选择搭配题网络思维解题策略
一、选择搭配题的目的
选择搭配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对文章的段落结构的把握、对文章的整体性、连贯性、衔接与逻辑的理解。这种考题考核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文章的组织结
构能力、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能力。
二、选择搭配题的最佳练习方法
1.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的主题以及文章的行文思路。
2.注意寻找重复出现的词语。
3.体会句首关键词的作用。
4.观察文章主题的提出方式、展开思路、扣题技巧。
5.例子和主题的关系。
三、网络思维解题策略
文章导论:通常情况下,导论段落的末句是全文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什么,并简要指出文章的行文思路,有时甚至会以提纲的形式给出。
解题策略一:找出主题句,抓住其结构
首段末句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迅速明确文章下面将如何进行下去。
如果末句不是主题句,则去在下一段中寻找。这时,首段的作用是为主题做铺垫。文章正文:文章正文部分的长度通常是三至六段。正文会给出一些细节及事实,还会对文章主体的不同方面进行描述。
解题策略二:把握主题句,明确行文思路
文章的句子行文,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衔接。实现文章连贯可以利用的手段有:重复使用某一词语或子范畴的词语,使用同义语表达,用总称指代具体事物或者用具体事物指代整体,使用代词避免重复等等。上述方法都有助于段落的思路平稳地在句子之间过渡。
解题策略三:句子衔接六法则
连贯使文章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甚至每个短语融为一体。段落一致与句子衔接是文章连贯的两个必要因素。
1)重复
在诸多句子中,后一句重复使用前一句子中的某个词语。
as the saying goes,“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but i‘ve also heard people say “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ke a dumb boy.”中重复了使用了work, play, makes boy等。
2)同义语:重复的词语的同义语。
大纲样题第一段第一句与第二句,‘fishes, reptiles, birds, insects and some mammals’和‘the sea animals’属于重复词语的同义语。
3)反义语:使用反义语也可以实现句子衔接。
4)指代:使用代词等手段来指代前面提到过的内容。例如:“these,this”的使用。
5)列举:使用明显的顺序标记来彰显各个意思之间的联系。例如“first,second,third.
6)平行:重复某一句子的句子结构。
解题策略四:寻找句子连接标志词六法则
1)同位:表明一致性、同一性。例如:that is, 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
2)因果:表示逻辑性。例如:therefore, so, consequently, as a consequence, thus, as a result hence, because, since, for
3)递进:表示连续性。例如:and, too, als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besides, in the same way, again, another, similarly, a similar, the same
4)转折:表示对比关系。例如:bu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still, though, although, where-as, in contrast, rather
5)让步:表明作者意愿。例如:admittedly, i admit, true, i grant, of course, naturally, some believe,some people believe,once it was believed,there are those who would say??
6)举例:表示从一般到特殊。例如: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fter all, an illustration of, even, indeed,in fact, it is true, of course, specifically, to be specific, that is, to illustrate, truly
解题策略五:段落衔接
词可以帮助组织起段落的主要组成部分:
1)顺序:表示先后,例如:first,second,and third
2)例证:解释说明主题。例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one example of this is ,as another example,another example of is that
3)并列:表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however ;not only,but also
文章结论
结论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多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结论段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总结,有时甚至是重复各个主题句,有时提出建议,发出呼吁,从而结束文章。
解题策略六:结论标志词
表示总结或结束,对应全文:finally,in conclusion,to summarize等。第二种 备选题型实用答题技巧
第一节 大纲分析及样题解读
阅读理解新题型——排序题大纲
大纲所列的第二种备选题型实际上是一种纯纯粹粹的排序题。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这样的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各个段落的同时一定要把握住各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并将各段大意进行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排序题实用答题技巧
一、文章结构的总体特点
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提出主题,即一个包含所写的主旨要义,也叫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至少分三个层次:主题、中心思想和次中心思想。考生应从宏观把握不同文体(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a、记叙文行文思路:事件的叙述连贯并符合逻辑,通常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事件之间通常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来连接。文中细节逐渐引向事件发生、发展的高潮部分。
b、描写文
描写调的是人的感受,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几大感官感受。人物描写通过他或她所说的或所做的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和感情;地点描写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这些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线索,快速捕获答案;景物描写通常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背景、人物和行为。
c、说明文
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说明文的行文中常出现下列规律:举例说明,分析过程,比较和对比,分类以及因果分析等。说明文的基本模块是:引言部分,文章主体,结束段。
结束段的行文多以下列方式展现:用立意新颖的句式重述主题,或总结文章的要点,或
【篇二:考研英语新题型解答技巧】
>新题型是05年考研英语改革时,创新的一种题型。然而这种题型其实咱们并不陌生,因为形式类似完形,内容量类似part a,但比part a略多一些。主要考察考生把握篇章总体结构,上下文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做新题型有些同学会走入一种误区,就是寻找传说中的“同义复现”词。找了很久,浪费了大量之间不仅没有找到,而且打乱了做题的节奏。不是说这个样做不好,只是现在的考研英语,能用技巧做的题越来越少。阅读的各种技巧,如“有may选may这样的说法”在11的考卷中被攻的体无完肤。完形填空的“红花绿叶”更是屡战屡败。我们一生中只有一次的考研,为什么不切实的复习,而寄希望于这些虚无缥缈的技巧上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用“同义复现”来破解我们的新题型呢?
说到技巧我多唠叨几句,很多同学站内信跟我说,让我写一篇阅读的帖子。我觉得阅读是一个英语底蕴和英语思维的积累,不是一个帖子能说清楚的。而且我看到论坛有很多同学很迷恋所谓的“解的特征”这类的技巧。引用一段相关技巧的文字作为反例:【“考过的是解”、“隐蔽外有解”、“合理项不是解;不合理项是解”、“中心思想是解”、“照抄原文不是解;同义替换是解”、“含义肯定的不是解,含义不肯定的是解”、“具体的不是解,概括性的是解”、“系表结构是解”、“some是解”、】通过去年的一年对考研英语的复习和11年考研英语的实战,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考研英语是考查你的真实水平,所谓有实力自有成功演绎。考技巧的题越来越少,反技巧的题越来越多。任何技巧都是对样本的不完全归纳,如果一味的追求做题技巧,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是作茧自缚”
题以类聚
唠叨了这么多,希望大家没有看烦。下面咱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新题型。再说新题型之前大家要知道新题型到底新在哪,底要怎么考?新题型一共有四种题型,分别是: 题型一:选择搭配题:5空,在6,7个选项里以补充完整5空。所谓的七选五
题型二:排序题:7,8个选项排序,已给2,3段的段落位置。
题型三:举例或阐述题:6,7段文字对文中某一部分的阐述和举例。
题型四:小标题或概括句:从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个标题填入文中空白处。 所有的新题型都会从这四类里边出,或者是变形(如10年的新题型,6选5)
无招胜有招
在这里边,后两种题型是相对简单的,用我们阅读理解的一些方法就能搞定。举例题匹配题就是已知中心思想,来找符合中心思想的例子。而小标题题是已知对中心思想的例子的阐述,来反推中心思想。这两类题是互逆的过程,小标题考过一次,例证题没有考过。07年的新题型,第一段是没有设置空的。首先通过第一段我们要知道这篇文章要说的是什么。当然文章的标题也有提示。然后是分了5个方面对主题进行阐述,并举例论证了这五个方面。我们只需要把他的阐述文字,归纳总结,提炼出中心思想就能把正确选项选出来。相反,例证题是个反过程。如果在12年的试卷中出这两类题之一的话,大家应该感到幸运了,努力拿8~10分吧。用你们现有的阅读part a的一些能力,足够应付这两类题型,在这里不展开的说太多了。
重点说一些前两类题型——七选五、排序。这两类题型比后两者稍难,也是最有概率考的。在这不是压题,是用之前的数据说话。再说这两类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来了解这篇文章是怎么来的。大家知道,一篇考研阅读的文章不能是跟散文一样,想到哪说到哪,一定是
很有逻辑性,一环扣一环的。就算是散文也是“形散神不散”。
不能是这样
a:你吃饭了么?
b:我考试得了100分,你考得怎么样?
a:我周末去公园玩了。
这样的句子就是毫无逻辑可言的,当然也不会出现在文章中。那么一篇文章怎么能做到逻辑缜密、严丝合缝呢!最重要的是通过两个“连接装置”:一是逻辑连词,and but so or for 这类的,这个是大的逻辑关系词。这个在“戏说英语完形”中有相关的逻辑连词的资料,同学们去那个帖子看一下。第二类就是代词。但是有的同学说了,代词怎么能有逻辑关系呢?怎么能连接句子呢?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阿娇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她。这两个之间没有逻辑连词,但是句子仍然显得很有逻辑性,很严密。这是因为有了代词,“她”这个代词就把两个没关系的句子连接起来了。这样一解释我们就顿悟了,原来我们寻找的“同义复现”背后的原理就是寻找文章的代词,原来原理竟是如此的简单。
按图索骥
既然知道了“连接装置”的存在,我们就要进一步的想一下文章的脉络了。一篇文章挖了5个空,让我们从7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那一定是用逻辑连词(逻辑关系)或者代词来把两个段落连接起来。这样我们做题的时候就抓住了重点,就是“连接装置”。用链接装置来做题。举个例子:
10年的6选5排序,这个题在10年的抽样调查中,得分率仅为2分。因为abcde和eabcd是完全不同的,如果abcde是正确答案,那么eabcd就是0分,一招出错满盘皆输。具体来说,第一题是让我们填首段,这个是当年感觉最简单的一道题。
[a]the first and more important is the consumers growing?
[b] retail sales of food and drink in europes largest markets?
[c] will such variations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d] all in all, this clearly seems to be a market in?
[f] for example, wholesale food and drink sales?
[g] however, none of these requirements should deter?
在这六个选项中,adfg是有逻辑连词,c是代词。其逻辑关系一定是前边阐述了一个观点或者事情,然后后边才能接这些连接装置。所以b很容易就选出来了。在童鞋们复习考研新题型的时候,要多关注怎么用“连接装置”来解题,看辅导书的解析的时候也应该看看他的解析是否用到了逻辑关系,是否用到了关键词。
一些所谓的技巧
在新题型中有几个除了连接装置的词,也要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1、数字。我们对一些数字要敏感的,作者行文可能是通过时间顺序,或者是按某种特定的顺序。最典型的就是2006年的“美国业的兴旺”全篇行文是按主人公越赌越大,所赌的钱数也是递增的关系。这样我们的第一题的c就轻松解出来了,根本不用知道他在说什么。不是说12年肯定会有数字。但是我们要对数字敏感,遇到白给分的题千万要拿住。
2、引号专有名词:如果你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或者一个新的专有名词,那么你要先介绍他,这就不免在一个段落或连续的几个段落多次出现这个专有名词。如2008年的最后一题。空前的最后一句,the student who wrote “the a p as a state of mind” wisely dropped a paragraph that questioned whether sammy displays chauvinistic attitudes toward women.
(45)这里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the a p不管他是缩写还是什么意思,这个是我们不知
道的东西,后面一定会还要提到他。那么看选项中ef有提到the a p
e:although this is an interesting issue, it has?lead up to the a p “policy” he enforces. f:in the final paragraph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tting in “a p”?
如果你还记得我上边说的两大“连接装置”那你看到e选项,会是多么激动的事情啊!!既有逻辑连词although,又有代词this,如果让我蒙我会毫不犹豫的蒙e。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语义的分析来解这道题。就f来说,很突兀的一句话,和上文不搭调,感觉很愣,原因就在于他没有连接装置。要习惯老美的这种用法。
融汇贯通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一些微观的技巧。具体遇到一篇5/7、排序题或者标题例证题怎么来操作呢?
一、标题或小标题:如果你遇到的新题型有标题(如07年的)或者小标题,要首先看这些东西。
二、读首段:如果首段没有挖空,那么读第一段会给我们很多信息。文章主要要会什么事,文章是按什么逻辑来行文的,都会在第一段或多或少有所体现。把握第一段是我们破解新题型的前提。
三、划出选项中的“连接装置”:本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连接装置”它不仅是解题的关键,更是我们在以后的英语对话、写作中的重中之重。多运用这样的词会让别人感觉你的行文很有逻辑性。划出abcde几个选项中,开头一句和最后一句中的“逻辑连词”和“代词”
四、划出空后第一句中的“连接装置”词
五、读全文做题,特别注意空前空后的细节分析。所谓细节分析,就是分析前后文的逻辑关系,是否合适得体,是否承上启下。
盗亦有道
有的同学可能对新题型一头雾水。这里就要不得不说一下,如果蒙的话,我们怎么来蒙。首先明确一点,连续选五一样的选项是给分的。如aaaaa也是给分的,对几个给几个分。有的同学说了那就全蒙最长的吧。那我就多问一句,为什么蒙最长的呢?这种口口相传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呢?我当年也问过我的师兄师姐,他们也是说,如果你新题型不会,那就全选最长的,拿两分。如果头脑稍微灵活的同学会说,最长的所含的信息量大。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你的新题型一道都选不出来,那么蒙含有“连接装置”词的选项中最长的。因为一篇文章必须要有“连接装置”,挖去的空所缺的就是“连接装置”词,我们不选他们选什么呢?所以逻辑连词和代词是必须有的,如果选最长的,必定是最长的里边有逻辑连词和代词,而不是因为它是最长的所以选它。
说了这么多,拿一篇例子来说吧。2008年的新题型
【第一段】the time for sharpening pencils, arranging your desk, and doing almost anything else instead of writing has ended. the first draft will appear on the page only if you stop avoiding the inevitable and sit, stand up, or lie down to write. (41)
【第二段】be flexible. your outline should smoothly conduct you from one point to the next, but do not permit it to railroad you. if a relevant and important idea occurs to you now, work it into the draft. (42) grammar, punctuation, and spelling can wait until you revise. concentrate on what you are saying. good writing most often occurs when you are in hot pursuit of an idea rather than in a nervous search for errors.
【第三段】 (43) .your pages will be easier to keep track of that way, and, if you have to clip a paragraph to place it elsewhere, you will not lose any writing on the other side.
【第四段】if you are working on a word processor,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its capacity to mak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as well as move entire paragraphs by making just a few simple keyboard commands. some software programs can also check spelling and certain grammatical elements in your writing. (44) .these printouts are also easier to read than the screen when you work on revisions.
【第五段】once you have a first draft on paper, you can delete material that is uelated to your thesis and add material necessary to illustrate your points and make your paper convincing. the student who wrote “the a p as a state of mind” wisely dropped a paragraph that questioned whether sammy displays chauvinistic attitudes toward women. (45)
【第六段】remember that your initial draft is only that. you should go through the paper many times – and then again – working to substantiate and clarify your ideas. you may even end up with several entire versions of the paper. rewrite. the sentences within each paragraph should be related to a single topic. transitions should connect one paragraph to the next so that there are no abrupt or confusing shifts. awkward or wordy phrasing or unclear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should be mercilessly poked and prodded into shape.
[a] to make revising easier, leave wide margins and extra space between lines so that you can easily add words, sentences, and corrections. write on only one side of the paper.
[b] after you have clearly and adequately developed the body of your paper,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ory and concluding paragraphs. it’s probably best to write the introduction last, after you know precisely what you are introducing. concluding paragraphs demand equal attention because they leave the reader with a final impression.
[c] it’s worth remembering, however, that though a clean copy fresh off a printer may look terrific, it will read only as well as the thinking and writing that have gone into it. many writers prudently store their data on disks and print their pages each time they finish a draft to avoid losing any material because of power failures or other problems.
[d] it makes no difference how you write, just so you do. now that you have developed a topic into a tentative thesis, you can assemble your notes and begin to flesh out whatever outline you have made.
[e] although this is an interesting issu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thesis, which explains how the setting influences sammy’s decision to quit his job. instead of including that paragraph, she added one that described lengel’s crabbed response to the girls so that she could lead up to the
a p “policy” he enforces.
[f]in the final paragraph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tting in “a p,” the student brings together the reasons sammy quit his job by referring to his refusal to accept lengel’s store policies.
[g] by using the first draft as a means of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want to say, you will very likely discover more than your notes originally suggested. plenty of good writers don’t use outlines at all but discover ordering principles as they write. do not attempt to compose a perfectly correct draft the first time around.
这个是一道七选五的考题,没有给出标题。那么我们就要从第一段来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上来先看第一段。停止做削铅笔、整理桌子这些代替写作的事情吧。只有怎么怎么样,初稿才能出现在纸上。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得到一个信息或者一个新的词,那就是first draft
(第一遍的草稿,也可以叫初稿)。我们大概扫一下下边的文字,多次出现paper和first draft。我们猜测这篇文章与写初稿有关。那么我们就要进行第二步工作,划“连接装置”词。我这就用红字表示了。
41:其实新题型的第一个空是最好做的,如果某一个选项中出现了前文没有出现过的文字,那一定不是正确答案。比如:
a中to make revising easier,前文根本没提到revising谈何to make revising easier.
b中:after you have clearly and adequately developed the body of your paper,前文也没有交待developed the body of your paper
c:though a clean copy,前文也未有提及。
e、f中的ap
dg没有明显的错误,而且看似链接的都很通顺,先作为备选答案。
44:空后有一个我们很喜欢的词“these printouts”these一出,表明前文已经出现过和printouts相关的文字。纵观第四段没有出现过printouts相关的内容,那必定是在44空中有相关的文字。浏览几个选项,只有c中多次出现print,那么这个c就毫无疑问的是正确答案了,然后你对照一下内容,上下文严丝合缝。因为篇幅关系就不一句句的翻译了。
45:空之前出现两个专有名词a p和sammy,从7个选项中只有e、f中有出现。这就锁定了两个备选。第五段说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并举了一个例子,这个同学删除了了sammy有关的某一段。看e中说although this is an interesting issue,正好与前文他删的那一段内容相对应,而且用两个连接装置显得文章逻辑性很严密。反过来看f,本段的主题就是说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而f中丝毫没有体现这一点,只是说最后一段他是怎样写的。相比起来e要比f好得多。
保守是最好的得分方式
看完第一遍之后,我们做出来44、45题,然后把41题锁定了两个答案。如果在考场上换做是我,我就不做后边的了。然后从已经锁定的d、g里边挑一个然后全蒙它。如果是我我会挑g。原因有二,①g中有连接装置,而d中缺少这一点。②这耍了一个小聪明,纵观从05年教育部考试司给出的样卷还是考过的这几年考题来看。没有一年的考试题的排除选项是连续两个挨着的。也就是说没有ab都是排除选项或者ef都是排除选项。这样做完之后我们的答案是gggce。标准答案是dgace,得六分。
如果你英语的目标是60分,在新题型这个题目上你已经不拖后腿了。我想60分或55分对于一般的理工科院校或者非34所的一些分数线已经是足够了。当然如果你考的是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这类的要求单科线很高的学科,你应该再歇斯底里一下。
有的同学会说了,你为什么不从dg里边随便选一个当41题的答案,然后从剩下的选项中蒙一个水的当42、43的答案呢?这样有可能会得8分,多好啊。我这里要澄清一点,对于单科线要求较高的同学,拼一拼是有必要的。你对新题型的做题方法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的定位。如果你对自己的英语成绩要求不是太高,冒冒险拿8分和稳稳的拿6分来讲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如果你冒险不成功,那新题型就4分了。对于阅读和作文的压力就很大了。所以说保守是最好的得分方式,冲动是魔鬼~~
最后分享两份份资料:
第一份是教育部考试司发布的考研新题型的大纲样题。官方发布的,可以作为练习。
第二份是一些关于新题型的做题方法的介绍,听听不同人的做题方法,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三:考研英语新题型技巧】
18分
考研英语新题型技巧
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二部分:新题型广大考生在以前的各种英语考试中很少遇到,从应试技巧和学习方法上来说都是考生的薄弱之处。在基础复习阶段如何从弱处突破,攻克新题型,拿下阅读,为打下英语考试的天下做准备呢今天万学海文和大家来探讨一下考研英语新题型复习的对策。
新题型有三种备选题型,即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考过的7选5题型和5选5排序题以及2007年的6选5段落标题选择题。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7选5部分两年的难度分别为0.416和0.452。7选5题型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完型填空题,把一篇500词左右文章的五个地方挖空,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给出出的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这类题文章阅读难度大,一个空填错势必会影响到对另外一个空的选择。5选5排序题是将一片500词左右的文章原有顺序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经给出。排序题的阅读量比阅读理解a节中的文章长一些,并且各段落没有按顺序排列,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6选5段落标题选择题是在一篇长度为500词的文章中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这一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区分论点、论据,把握论点论据一致性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多个选项中找出最能支持相应论点的论据,或者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找出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论点。
理顺文章逻辑关系的能力。常见文章逻辑关系主要有:并列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释关系、例证关系、定义关系等:
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文章线索可以通过注意文章的以下词汇来把握。
1.重复的词汇:包括简单的重复即原词重复和高雅的重复(elegantrepetition)即使用同义词或者上下义词(范畴的扩大或者缩小)等2.共现词汇:(co-ourrence):属于同一词汇搭配范畴或者某一领域的词汇。一般来说,词汇所述的范畴越小,衔接关系越紧密。3.代词:主要考察指代关系,线索词包括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it,its,he,his,him,she,her,they,their,需要注意的是,it本身可以指代天气、时间并且可以做形式主语,此时,不作为词汇线索)、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those,注意this和that都可以指代一个句子)以及both、all、each、either、neither等词汇。4.专用名词或者难词:包括人名、机构名称等的专用名词以及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性或者很罕见的重要名词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时,往往会有一些解释性信息,人名一般会用全名,名词第一次出现,前面一般用不定冠词a或者an,这就为做题提供了重要的位置信息和线索。5.比较类词汇:如same,identical,as,equal,such,similar,different,other,otherwise,else等等。2006年考研英语第42题,选项中的suchevidence.6.数字词汇:包括具体数字以及和数字相关的词汇诸如ratio,rate等等。列出数字,除了和其它数字进行对比和比较之外,还可以用数据来说明一个观点。英语学习就像长跑,重在坚持,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持之以恒。最后送给大家句话:whetheryouarealionoragazelle,youmustsprintforsurvival.
考研英语中,第一部分就是完形填空题,这部分题型历来被考生认为是难以掌控,难以得分的难点。只要考生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坚持这一块的复习和训练,难点就不再成为难点。就完形填空题的复习,万学海文的英语考研辅导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完形填空其实就是一个两百多个单词量的阅读,既然是阅读就离不开词汇的积累、辨析及使用等。词汇的辨析和使用占到完型出题量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是最重的部分。所以,考前词汇的准备对于完型显得尤为重要。完型考查的不是那些所谓很难、很偏的词〖研大纲所要求的词汇量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词汇,在这些词汇中重点用来考完型的不过在一千五、六百个单词左右,这些词汇绝大部分都是考生们已经认识的普通词汇。但是,在记忆和复习这些词汇时,应该注意归纳总结,对于形似的词汇进行对比式记忆。例如:considerv.
认为,把……看作②考虑,细想③体谅,照顾considerablea.
相当大(或多)的②值得考虑的consideratea.体谅人的,考虑周到的considerationn.[u]
考虑,思考②体谅,照顾③需要考虑的事,理由把形似的单词归类成一组一组的。这种学习方
读,在粗读和精读后,自己设计几个问题来思考;如果是完形填空,在做题前再次浏览阅读一遍。这样更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进行细节分析。
有关于阅读a的一点个人体会
写在前面:本文只谈一点小经验,算是自己对自己的总结
我今年复习考研之前一直是一个比较懒惰的英语学习者,我很少主动地去记忆什么东西,比如
单词,再比
如句式,至于整段的文章就更别提了——看着都费劲,还背
曾经我以为这样没什么,但如今看来这正是我英语水平一直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能支持我懒惰的观点:阅读重在理解作者意图,需要文学或者说文字的素养多些;而且
单词不一定非要捧着一本单词书去机械记忆,边看文章就能记住很多。
如今再看这个观点,唉!——根本就是懒惰的借口!!!
如今总结起来要做好阅读a,需要把握两点:
第一,单词和语法一定要过关。
什么叫过关呢,就是看到文章一句话你不至于理解出很多种意思(我指的是本意)来,而且你不用反复的
去猜一句话的意思。
我举一个反例。我原来读阅读的文章基本就是在猜意思,而且是反复的猜,比如某一句我看不懂,我
就猜测大概是意思“甲”(代号而已,没时间找具体的例子了)。结果又读了几句发现之前的意思似乎猜
的有问题,于是返回头再猜,猜成意思“乙”。周而复始,一直到全篇读完(这时候真是tmd累死了)。
这样猜的后果就是读一篇文章要花掉n多时间,而且最后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相当混乱的概念。
回想当初做阅读真是痛苦的回忆啊!——不知道要多死掉多少脑细胞
第二,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或者文学素养。
本人对文字的东西还算有一点感悟,当年高考唯一可以拿出来炫一下的也就是语文。所以跟上
作者思路不
是难事,总结个中心思想各段大意也是个手到擒来。并且凭着一点对文学小小的感悟,有时候
还可以感觉
到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隐藏含义。基于这些“天赋”,做阅读的时候我一般死的不是很难看。
以上两点之间有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可以是前者地得到升华。
不拽,讲白话就是,第一条强调的是基础,第二条强调的是技巧。而且这两条之间有一个先后
的关系:只
有有了基础才能谈到技巧。换句话说,重中之重就在单词(以及短语句式等等)!!
其实,英语复习中,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捷径就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来提高阅读质量。在做
英语阅读部
分时,不仅需要阅读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以及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
请大家注
意到考纲里关于阅读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