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女高中生因不满意自身形象而
产生不良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xx xx xx
身份证号: 123145671011121314
所在省市: xx xx xx
所在单位: xxxx
一例女高中生因不满意自身形象而产生不良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xxx
摘要:求助者杨某是一名女高中生,一个月前,因报名参加学校舞蹈队被淘汰,自认为是身材不理想而产生不良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食欲下降,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经过五次咨询,求助者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重建自信,并致力于促使求助者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杨某,女,16岁,某高一学生,身高1.60米,长相漂亮,略微发胖,个性追求完美,学习成绩优秀,独生女,家境比较富裕,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来,心情烦躁,睡不着觉,食欲下降,学习效率有所下降。
个人陈述: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学校舞蹈队却被淘汰了,我不应该被淘汰的。因为我从小学一直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后来同学告诉我是我身材不够好。回家后我在镜子前照了很久,发现自己与上高中前相比确实胖了许多。从那时起,我每天都要照很久的镜子,也不愿意出现在公众面前,不愿与那些漂亮的或身材苗条的同学在一起,不愿意听别人议论身材长相之类的话题,而当别人议论时又怀疑是在议论自己。总想着这些事,上课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感到烦闷所以前来咨询师处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独自前来,衣冠整洁,举止得体,刚进入咨询室时比较拘谨,后来好转。语言清晰有条理,回答问题能抓住要领。情绪低落,心情不好,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一90:总分147分,强迫症状:2.0,抑郁:2.3,焦虑:2.5,人际关系:2.2,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提示在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
SAS标准分60分,显示有中度焦虑。
五、评估与判断
(一)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排除精神病。
2、由于该求助者的反应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体貌问题,没有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且病程只有一个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和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正常与不正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紊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存在情绪低落的抑郁情绪,但是因内心冲突引起的,程度轻,无自杀倾向,未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
焦虑症是“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的情绪,常伴有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映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诊断结论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以及以上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无躯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但处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女性皮下脂肪变厚易导致体重上升。
2.社会因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被学校舞蹈队淘汰,听到同学对明星身材问题讨论;
(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受社会流行的美丑观念影响,追求苗条身材并以此为审美标准。
3.心理因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和不合理信念,如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周围所有人的的认同,喜欢,赞赏。
(2)求助者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虚荣心强,争强好胜,追求完美。
(3)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易受他人的影响,夸大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4)人际关系上采用回避方式,把自己隐藏在公众的视线以外,减少与人的交往。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正确认知、合理看待周围人对自己体貌的评价。
2、树立自信,消除不良情绪,促进求助者与周围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3、降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 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该疗法认为,情绪和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只有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具体方法: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找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对此进行发问,提出质疑,启发求助者积极思考,帮助求助者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行为,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
(二)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5次
咨询收费:免费(学校咨询室)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B、心理帮助阶段;
C、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时间:2009年11月8日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询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做心理测验;
4、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7、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考试不及格
不良情绪C:心烦沮丧
不合理信念B: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咨询师:您好,请坐!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
来访者:我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
咨询师:您别急,慢慢想。
来访者:我觉得别人都不喜欢我了。
咨询师:别人都不喜欢你了,怎么说呢?
来访者: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是这样。
咨询师:那你能具体谈谈什么事让你觉得这样吗?
来访者:我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舞蹈,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学校的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几乎每一次我都参加,而且都能获得好评。在学校团体中我一直很有优越感。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学校舞蹈队却被淘汰了,我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被淘汰,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后来我一问同学,她们告诉我说可能是因为我的身材不理想。
咨询师:还有什么事让你困扰吗?
来访者:前不久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好长时间没见面的老同学,他们问我:“你还跳舞吗?”很明显他们在说我长胖了。回到家里,我问妈妈自己是不是太胖了,妈妈却笑笑说“胖点健康”。
咨询师:还有吗?
来访者:再就是我偶然一次听到宿舍的同学在议论某明星,说她空有脸蛋,身材差极了,然后集体大笑,我担心她们嘲笑我,不愿跟她们建立亲密关系。
咨询师:还有吗?
来访者:没有其他的了。
第二次咨询 时间:2009年11月15日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的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同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仍比较强烈,担心自己长胖了,别人不欣赏自己了怎么办。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没有正面回答。
2、根据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中学、小学时代被周围人夸赞“漂亮”和自己参加学校文艺表演活动时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感受,引导求助者自我审查,使求助者自己领悟到自己从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周围人都应该认同、接纳、喜欢、赞赏自己,而且自己很在意这种评价。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来访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容易焦虑和不安的不合理信念。
a)胖=丑,苗条=美;
b)我变丑了,不能在公众面前出头露面,周围人会议论我,讨厌我;
c)体貌形象不好,就不受欢迎。
4、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来访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要求来访者与舍友进行交流。
第三次咨询 时间:2009年11月22日
目的:1、让来访者学会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帮助来访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来访者与舍友进行了认真交谈,交谈结果对来访者触动很大,并表示对于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过认真思考。来访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探问别人不欣赏自己怎么办,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仍然没有正面回答;
2、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ABC理论与来访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来访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3、经与来访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a)胖不等于丑,苗条不等于美;美主要是内在美;
b)即使我变胖了,别人也不会议论我讨厌我;
c)体貌形象不好不一定就不受欢迎。
4、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来访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要求来访者从自己身边的同学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做一次小调查,让他们把对杨某的印象写下来。
咨询师:你认为自己长胖了,大家就不欣赏你了吗?
来访者:是啊!我长胖了变丑了,就不受大家的欣赏了。
咨询师:为什么长胖了就不受欣赏了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我身材很好,一直都很受欢迎,可现在却被淘汰掉。
咨询师:你听说过韩红吗?
来访者:知道一些,她是著名歌手。
咨询师:对,韩红是著名歌手,是影视界的名人。她长得也很胖。按照刚才你的说法,韩红她长得胖,她就不受欢迎了是这样吗?
来访者:(沉默)不是的,她虽然长得胖,可她很受欢迎。
咨询师:对啊。你现在还认为身材不好,就不受欢迎了吗?
来访者:(沉默)可是那是她,不是我啊。
咨询师:那你在这段时间里,有过什么表演经历吗?
来访者:有过一次,在毕业生晚会上,我跳舞了,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呢。
咨询师:对啊!你在毕业生晚会上跳舞,你当时也有点胖,而且可以跳得很好,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你现在还认为体型不好,大家就不欣赏你了吗?
来访者:(沉默片刻)好像不是。
咨询师:对,胖不等于丑,苗条不等于美,人的美主要是内在美。你觉得呢?
来访者:(沉默了一会儿)嗯,你说得对,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次咨询 时间:2009年11月29日
目的:1、进一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并引导来访者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其他方面;
2、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来访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很到位,领悟的很好,通过调查了解到周围人对她印象很好,对她的品行学习方面评价高,在体型方面写了很多这样的内容:身体匀称、健美、清秀、漂亮、白净、可爱、气质好等,来访者对这个结果感到很高兴。
2、通过进一步辩论使来访者建立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缓解。
3、继续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来访者记录自己一周中每天的主要情绪和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
第五次咨询 时间:2009年12月5日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来访者经过认真思考,明白了原来的一些想法的确不合理,对自我的认识有偏差有歪曲。并且,情绪好多了。
2、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开始时的测验情况,评估咨询效果。
3、咨询师和来访者全面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来访者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心情好转,与同学打交道或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再觉得尴尬。
(二)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的评价自己。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一90:总分126分,下降了21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AS标准分47分,说明焦虑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 (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 (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