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
1 患者,男,32岁。5天前出现反复发热,热峰39℃,伴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侧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门诊查血常规示 WBC 14×10^9/L,N% 81%,胸片示右侧中上肺炎症渗出,以下哪项为患者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关键依据( E )
A 发热
B 咳嗽、咳痰
C 双肺呼吸音粗,右侧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
D 血常规示 WBC 14×10^9/L,N% 81%
E 胸片示右侧中上肺炎症渗出
2 患者,女,75岁,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3天前出现咳嗽、咳痰,胸片示两肺炎症,抗感染初始经验治疗不可选用( A )
A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 头孢噻肟钠
C 头孢他啶
D 左氧氟沙星
E 莫西沙星
3 患儿,男,4岁,主诉“反复刺激性干咳伴发热4日”,入院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抗体滴度为≥1:160,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下列哪项为首选治疗药物( C )
A 青霉素
B 头孢他定
C 阿奇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氯霉素
4 患者,男,73岁,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右下肢感染”入院治疗,血培养示MRSA,以下可选治疗药物中,不包括( B )
A 万古霉素
B 美罗培南
C 利奈唑胺
D 替加环素
E 夫西地酸
5 患者,女,58岁,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ICU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气管内痰培养为阴沟肠杆菌,AmpC酶阳性,以下可选择的方案为( E )
A 头孢他定
B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C 头孢西丁
D 头孢哌酮
E 头孢吡肟
6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关于万古霉素使用适应症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B 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C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
D 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E 不宜预防用药
7 患儿,男,1个月零4天,以“气促、吐沫4-5天”为主诉入院,诊断“重症肺炎,Ι型呼吸衰竭”,临床经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欲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下哪种生物学检测结果可信度最高( E )
A 咽试子
B 鼻咽部吸痰
C 痰培养
D 气管内痰培养
E 肺泡灌洗液培养
8 患者,女,27岁,妊娠28周,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需抗感染治疗,下列药物可以选用
的是( A )
A 青霉素类、头孢类
B 氨基糖苷类
C四环素类
D 碳青霉烯类
E氟喹诺酮类
9 患者,女,32岁,近期出现尿频、尿痛、排尿不畅等症状,查尿常规示白细胞20个HP、红细胞15个HP、亚盐阳性,临床诊断“下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不包括( D )
A 大肠埃希菌
B 肠球菌
C 白色念珠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衣原体
10 患儿,男,6个月,诊断为“急性上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Ⅱ度”,入院时伴发热、血象及CRP高,以下关于治疗方案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0~14天;
B 可以先静脉应用2~4d,继而口服抗生素序贯治疗,总疗程1 0~14 天;
C 可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7天;
D 对于反复感染者,可持续应用预防量抗生素 ( 1/3治疗量),睡前顿服;
E 预防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尿路感染的反复,需及早进行外科干预;
11 患者,男,72岁,AECOPD发作入院,入院时伴中度肾功能不全,使用以下哪种抗菌药物无需减量( C )
A 头孢噻肟
B 左氧氟沙星
C 莫西沙星
D 头孢他啶
E 氨曲南
12 患者,女,78岁,因“脑梗死”入院,长期留置导尿管,近期并发尿路感染,考虑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对于患者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E )
A 该患者不宜使用导尿管,应尽早拔除
B 患者为老年患者,抵抗力弱,可考虑选用覆盖抗菌药物涂层的导尿管
C 患者为老年患者,抵抗力弱,可予长期口服呋喃妥因预防尿路感染
D 患者为老年患者,抵抗力弱,可定期使用呋喃西林进行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
E 患者更换导尿管时,不宜常规预防应用全身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感染
13 患者,男,32岁,有冶游史,近期出现尿道口红肿,稍加挤压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及明显排尿不适,晚间可有阴茎勃起疼痛。脓性分泌物涂片找到淋病奈瑟球菌,可选用的治疗药物不包括( D )
A 头孢曲松
B 左氧氟沙星
C 大观霉素
D 克拉霉素
E 苄星青霉素
14 患者,男,76岁。因“直肠癌术后”转入ICU,术后并发腹腔感染,临床予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3周,仍有发热。当日血培养回报:光滑念珠菌生长(对氟康唑耐药),予停用氟康唑,换用卡泊芬净50mg qd(首剂70mg)抗真菌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 棘白素类药物血药浓度较低,不推荐用于血流感染
B 该患者亦可选用两性霉素B抗感染治疗
C 该患者亦可选用米卡芬净抗感染治疗
D 肾脏不是棘白素类的主要排泄途径,因此患者如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
E 按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属临床确诊病例
15 患者,女,68岁,有10年糖尿病病史,近期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入院期间并发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方案中不宜选用的药物为( C )
A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B 头孢曲松
C 加替沙星
D 左氧氟沙星
E 呋喃妥因
16 患者,女,45岁,有癫痫史。近期出现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侧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胸片示右侧中上肺炎症渗出,血常规示 WBC 13×10^9/L,N% 82%,该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B )
A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 左氧氟沙星
C 头孢曲松
D 阿奇霉素
E 头孢替安
17 患者,男,63岁,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检查提示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转入EICU进行治疗,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导致脓毒性休克,予美罗培南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E )
A 患者为肠道感染,需考虑覆盖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
B 患者入院时感染症状重,伴休克,予美罗培南经验治疗合理
C 美罗培南为广谱抗菌药物,能覆盖常见厌氧菌,但不包括艰难梭菌
D 艰难梭菌感染多见于抗生素相关腹泻,与患者情况不符,经验治疗暂不需覆盖
E 对于该患者,美罗培南联合甲硝唑可加强抗厌氧菌治疗效果
18 患者,男,78岁,因脑梗入院,治疗期间突发呼吸衰竭转入ICU,长期留置导尿管,期间后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中段尿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耐药),对于该菌可能会做的试验为( B )
A D试验
B 改良Hodge试验
C ESBL筛选确证试验
D 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筛选试验
E E text
19 患者,男,33岁,曾有青霉素、磺胺过敏史。自述感冒3天后出现寒战、发热、咳嗽、咳痰,右肺听诊存在湿啰音,CT示右下肺炎。入院后行头孢替安皮试阳性。以下药物合适的是( D )
A 红霉素
B 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C 头孢噻肟钠
D 左氧氟沙星
E 哌拉西林
20 患者女,78岁,近期因COPD急性发作住院,目前口服氨茶碱片平喘,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下列抗菌药物中最适宜选择的是的是( A )
A 莫西沙星
B 环丙沙星
C 克拉霉素
D 左氧氟沙星
E 克林霉素
21 患儿,男,出生3天,突发高热惊厥,腰穿脑脊液常规结果提示:外观浑浊,白细胞1500*106/L,糖1.0mmol/L,脑脊液培养为无乳链球菌 ,临床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疗程为( E )
A 7天
B 10-14天
C 14-21天
D ≥21天
E CSF细菌培养阴性后再用2周,或总疗程≥3周
22 患儿,男,1岁2个月,体重10kg,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予以头孢噻肟钠经验抗感染治疗,则该患儿头孢噻肟钠最大剂量可用至( D )
A 500mg q8h ivgtt
B 50mg q6h ivgtt
C 750mg q8h ivgtt
D 750mg q6h ivgtt
E 1000mg q8h ivgtt
23 患者,女,42岁,因车祸导致颅底骨折,入院后行脑外科手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根据药代动力学,可选择的治疗药物不包括( D )
A 万古霉素 B 环丙沙星 C 美罗培南 D 头孢哌酮舒巴坦 E 氯霉素
24 患儿,女,3.4kg,因出生4小时出现气促、呼吸不畅入新生儿科治疗,考虑“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肺部感染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住院第5天患儿呼吸平稳,血常规示 WBC 18×10^9/L,N% 68%,CRP 2mg/L,胸片示肺部炎症较前吸收,当天血培养回报表皮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临床考虑存在血流感染,予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作为临床药师,您觉得下述说法最合理的是( E )
A 血培养阳性,需考虑败血症可能,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
B 患儿为新生儿,自身免疫力弱,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变症快,应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C 血培养可信度高,临床应采信
D 单次培养结果为条件致病菌,多为采血时污染,结果不可靠,无需关注
E 患儿经前期治疗症状体征好转,提示治疗有效,与此次培养结果相悖,建议就患儿目前情况暂不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复查血培养,明确是否存在血流感染
25 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因血药浓度低,不被推荐用于血流感染治疗( D )
A 万古霉素
B 拉宁
C 利奈唑胺
D 替加环素
E 美罗培南
26 脓毒症又被称为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SIRS),以下哪项不是SIRS诊断标准( E )
A 体温>38℃或<36℃
B 心率>90次/分
C 呼吸>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32mmHg
D 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
E 高血糖症 (血糖>7.7mmol/L,原无糖尿病)
27 以下哪个选项不为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断标准中宿主因素( B )
A 近期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并持续10天以上
B 接受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植
C 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周
D 90天内应用T细胞免疫抑制剂或核苷类似物
E 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28 患者,男,34岁,突发高热,头疼,伴剧烈呕吐,脑脊液检查为白色念珠菌,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推荐首选治疗用药为( C )
A 氟康唑
B 伏立康唑
C 两性霉素B
D 卡泊芬净
E 更昔洛韦
29 患儿,男8岁,有癫痫病史,目前使用丙戊酸钠控制,近期突发重症肺炎入院治疗,经验抗感染治疗药物中不宜选用的药物为( B )
A 亚胺培南
B 美罗培南
C 头孢哌酮舒巴坦
D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E 阿奇霉素
30 患者,女,28岁,近期出现外阴瘙痒伴豆腐渣样白带分泌,阴道分析物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纯生长(氟康唑敏感),医生可开具外用栓剂不包括( E )
A 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B 克霉唑阴道栓
C 咪康唑栓
D 盐酸特比奈芬阴道泡腾片
E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
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每个选项可选择多次,也可一次也不选,选错不得分,每题0.5分,总分15分。)
A 多西环素
B 呋南妥因
C SMZ
D 左氧氟沙星
E 阿奇霉素注射液
31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
32 16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证实( )
33 1月以内新生儿禁用( )
34 2月以下婴幼儿禁用( )
35 8岁以下儿童禁用( )
参:DEBCA
A 替加环素
B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C 万古霉素
D 头孢噻肟
E 苯唑西林
36 患者,男,78岁,因“AECOPD”入院治疗,查气管内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可选治疗药物为( )
37 患者女,20周孕,因尿路刺激征来院就诊,尿常规示白细胞 20/HP,亚盐+。诊断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选治疗药物为( )
38 患者,女,82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住院期间再次并发肺部感染,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可选治疗药物为( )
39 患者,女,34岁,“乳腺肿块切除术后”,术后伤口化脓,脓液培养为MSSA,可选治疗药物为( )
40 患儿,女,1岁2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治疗,脑脊液培养为肺炎链球菌(PRSP),可选治疗药物为( )
参:BDAEC
A 万古霉素配液口服
B 不用抗菌药物或止泻治疗
C 环丙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药物
D 多西环素
E 阿奇霉素
41 患者,男,72岁,因肺部感染入院,在院长期抗感染治疗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粪培养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可选的治疗方案为( )
42 患者,男,24岁,外出旅游后发生腹泻,可选的治疗方案为( )
43 患者,男,38岁,因劳务输出在非洲工作,发生感染性腹泻,近期该地区大肠杆菌O157:H7疫情爆发,可选的治疗方案为( )
44 患儿,男,4岁,因误食不洁食物发生腹泻,粪培养为空肠弯曲杆菌,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
45 某高校食堂发生食物中毒,在校学生出现群体性腹泻,多份粪便培养标本示霍乱弧菌,首选治疗方案为( )
参:ACBED
A 溶血性贫血
B 软骨损害
C 牙齿黄染
D 灰婴综合征
E 耳、肾损害
46 18岁以下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会出现( )
47 新生儿使用呋喃类药物会出现( )
48 儿童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出现( )
49 新生儿使用四环素类药物会出现( )
50 新生儿使用氯霉素会出现( )
参:BAECD
请根据切口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A 头孢西丁
B 头孢唑啉
C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D 万古霉素
E 克林霉素
51 患者,女,56岁,因乳腺癌行左乳切除术,术中有假体植入,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选择 ( )
52 患者,男,48岁,因车祸行骨折固定术,该骨科病区近期MRSA院感高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选择 ( )
53 患者,女,38岁,为高龄初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并胎盘前置,临床考虑行剖宫产术,术中断脐后可选用( )
54 患儿,男,6岁,行包皮切除术,可选用( )
55患者,女,欲行择期剖宫产术,有头孢唑啉过敏史,可选择( )
参:BDACE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需遵循:
A 1次常用量
B 1日常用量
C 3日常用量
D 7日常用量
E 15日常用量
56 医疗机构开具盐酸哌替啶处方,每张处方为 ( )
57 哌甲酯用于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
58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
59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
60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
参:AECDB
三、多选题(即X型题,从每道题五个选项中选择出恰当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5分)
61. 患儿,男,6岁,主诉“反复发热3日,伴咳嗽、气促”,急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入院治疗,该年龄段常见的病原体为( ABC )
A 肺炎链球菌 B 肺炎支原体 C 流感病毒 D流感嗜血杆菌 E卡他莫拉菌
62. 患儿,女,5月,入院前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40.0摄氏度(腋温),伴咳嗽,单声咳,有痰,夜间明显,伴气促,三凹征(+),左肺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及大量细湿罗音。HR:106次/分,RR:72次/分,SaO2:0.92。胸部CT:两肺炎,左肺实变;血常规:WBC 10.99*10^9/L,N 83.3%,CRP 12 mg/L,PCT 0.42 ng/ml,入院时意识不清,入PICU治疗,患儿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项目有(BCD )
A 发热11天,热峰40.0摄氏度(腋温)
B 气促,三凹征(+)
C 胸部CT:两肺炎,左肺实变
D RR:72次/ SaO2:0.92
E WBC 10.99*10^9/L,N 83.3%,CRP 12 mg/L,PCT 0.42 ng/ml
63.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关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
B 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 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 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
C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 2 小时开始给药
D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E 手术预防用药延长时间不得超出术后48小时
. 下列关于药事管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C )
A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B 根据《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需要使用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C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特定时段可能发生的感染。
D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普通处方、急诊处方保存1年,儿科处方、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品处方保留3年。
E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三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
65. 患者,女,34岁,急性乳腺炎,因刚生育正处于哺乳期,坚持要求继续哺乳,考虑药物乳汁分泌量,该患者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为( ACD )
A 左氧氟沙星
B 头孢拉定
C 多西环素
D克拉霉素
E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66. 降钙素原(PCT)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除此之外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还包括( ABCDE )
A 严熏的肝硬化、或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B 中暑
C 真菌感染
D 横纹肌溶解症
E 持续心肺复苏后
67. 患者男,72岁,既往因急性心梗行PIC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抗凝治疗。最近因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期间该患者卧床面皮肤出现紫癜,伴有牙龈出血表现。其原因可能是( AC )
A. 头孢哌酮舒巴坦影像学肠道维生素 K的合成
B. 头孢哌酮舒巴坦抑制骨髓细胞,导致血小板下降
C. 阿司匹林拮抗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D. 头孢哌酮舒巴坦增加阿司匹林抗凝作用
E. 头孢哌酮舒巴坦导致肝损
68. 患者,男,78岁,体重68kg,拟“脑梗”收治入院,入院后予导尿管排尿,入院第8天,尿色为酱红色,尿常规示异常,查中段尿培养回报肺炎克雷伯菌,ESBLs(-),所要药敏结果均耐药,则以下可选的治疗方案有( ABC )
A 多黏菌素E
B 替加环素
C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
D亚胺培南
E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69. 患者,女,58岁,因“下尿路感染”就诊,治愈后连续多次尿培养均检出大肠埃希菌,但不伴尿急、尿频、尿痛等下尿路感染症状,临床考虑为无症状菌尿,下列关于该患者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患者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无特殊暂无需治疗
B 尿液培养出细菌,需考虑尿道定植可能,应予治疗清除,避免复发
C 若为糖尿病患者,应予治疗
D 若患者存在尿路梗阻或结石,欲外科处理,应予治疗
E 为避免产生细菌耐药,如患者无其他特殊情况无需处理
70. 患儿,女,3个月,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肺泡灌洗液培养示肺炎链球菌(青霉素 MIC 0.1~1.0ug/ml),则以下可选的治疗方案为( ABCE )
A 头孢曲松
B 头孢噻肟
C万古霉素
D青霉素
E 大剂量青霉素
71.患儿,女,14天,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可能的病原体为( ABDE )
A 无乳链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肺炎链球菌
D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菌
E 克雷伯菌属
72. 患者,男,88岁,体重60kg,因“纳差3天伴呕吐”为主诉入院, 伴腹痛、腹泻、反酸、呕血、便血、解陶土样大便、发热等,血常规:CRP 66 mg/L,白细胞 10.5 10^9/L,中性粒细胞% 71.30 %,血红蛋白 160 g/L;肝功能:胆汁酸 111.0 umol/L,谷丙转氨酶(干片法) 553.0 u/L,谷草转氨酶(干片法) 291.0 u/L,临床拟诊“感染性腹泻、肝功能损害”,可选用适宜经验治疗方案为( CD )
A 克拉霉素
B 头孢哌酮舒巴坦
C环丙沙星
D左氧氟沙星
E 多西环素
73. 患者,女,72岁,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入院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48h效不佳,胸部CT示左下肺致密、边界清楚的炎性病变,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45*10^9/L,CRP:11mg/ml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示光滑念珠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发现极少酵母菌及假菌丝,G试验阳性、G试验定量?:458.7?pg/ml,GM试验阴性,以下可选的药物是( BCDE )
A 氟康唑
B 伊曲康唑
C 伏立康唑
D 卡泊芬净
E 两性霉素B
74. 患儿,男,8个月,诊断“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入院治疗,治疗好转后医生开具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胺出院带药雾化治疗3天,作为一名临床药师,需对病人家属进行用药交待项目包括( ABDE )
A 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入雾化储液罐需先摇匀
B 雾化后要及时给患儿擦脸,并清洁口腔
C 雾化完成后15分钟内不要饮水或进食
D 雾化过程中患儿如出现面色潮红,可能为复方异丙托溴胺不良反应,如患儿无其他不适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E 雾化应在患儿平息状态下进行,如患儿出现哭闹会影响雾化吸入效果
75 患者,男,70岁,因“AECOPD”入院,合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给予万古霉素500mg q8h治疗,测得谷浓度为25.52ug/ml,用药期间查尿素氮27.3 mmol/L,肌酐 354.8umol/L导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升高的因素包括( ABCE )
A 日剂量偏大 B 给药频次不合理 C 低蛋白血症 D 水肿 E肾功能不全
四、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分析设置若干道题,每题一分,总分40分。)
(案例1)患者姓名:陈×× 性别:女 年龄:岁 身高:158cm 体重:48Kg
主述: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咽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史10余年,每于冬春等季节交替时好发,每次病程持续3月左右,严重时有入院治疗。本次入院前三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咽痛、咳嗽、咳痰加重,咳痰不畅,痰色白,不易咳出。
查体:HR 90次/分,BP 126/70mmHg。神清,推入病房,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粗,可及少许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00×109/L N70.7% Hb181g/L PLT113.00×109/L CRP 77mg/L PCT 0.06ng/ml proBNP 867.70pg/ml;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胸部CT:慢支,肺气肿,心影增大,两肺炎症,两侧胸腔少许积液
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2.脑梗后、脑动脉硬化;3.冠心病;4.骨质疏松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以对症治疗,按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后住院期间,又多次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好转后又多次发生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咽试子多次培养出MRSA。根据药敏结果,先后予拉宁、万古霉素及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治疗期间曾测得万古血药浓度为29.49ug/ml,予调整剂量,后测得谷浓度为13.76ug/ml。后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治疗好转后出院。
用药医嘱:
| 日期 | 药物 | 用法用量 |
| 5.24-5.31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4.5 q8h ivgtt |
| 5.27-5.31 | 拉宁 | 400mg(首剂)qd ivgtt 200mg(维持)qd ivgtt |
| 5.31-6.4 | 万古霉素 | 1.0 q12h ivgtt |
| 6.4-6.15 | 万古霉素 | - |
| 6.7-6.15 | 利福平 | 0.45 qd po |
A. 慢性咳嗽、咳痰史10余年
B. 每于冬春等季节交替时好发,持续发作3月余
C. 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咽痛、咳嗽、咳痰加重,咳痰不畅
D. 胸部CT:慢支,肺气肿,两肺炎症,两侧胸腔少许积液
77 针对该患者的个体情况,初始经验治疗需考虑覆盖的病原菌包括( ABCD )(多选题)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肺炎链球菌
78 患者治疗过程中发展为MRSA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根据IDSA《治疗成人及儿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为:(AB )(多选题)
A. 万古霉素 15~20mg/kg q8~q12h ivgtt
B. 利奈唑胺 600mg bid ivgtt/po
C. 克林霉素 600mg tid ivgtt/po
D. 米诺环素 首剂200mg,继予100mg bid po
79 根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该患者应维持万古霉素治疗最佳血药浓度范围应在(D )
A. 5-10ug/ml
B. 10-20ug/ml
C. 10-15 ug/ml
D. 15-20 ug/ml
80 患者予万古霉素1.0 q12h ivgtt抗感染治疗,TDM谷浓度为29.49ug/ml,目前肾功能正常,万古霉素的剂量可调整为( CD )(多选题)
A. 维持原剂量(1.0 q12h ivgtt)
B. 调整为0.5g q8h ivgtt
C. 调整为0.5g q12h ivgtt
D. 调整为1.0 q24h ivgtt
81 患者后期需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的原因有( AB )(多选题)
A. 为老年高龄患者,自身免疫力弱
B. MRSA 万古霉素MIC≤2
C. 降低万古霉素给药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D. 清除呼吸道定植菌,避免复发
82 针对该患者后期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的治疗方案,用药期间需注意的是( ABC )(多选题)
A. 监测肝肾功能,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B. 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交待病人勿惊慌
C. 利福平可诱导肝微粒体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D. 利福平应于饭后半小时内服用,避免食物对胃肠道刺激
(案例2)患者姓名:韦× 性别:女 年龄:1岁8月 体重:10Kg
主述:反复尿路感染半年。
现病史:患儿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小便次数减少,小便时哭闹,于门诊输液治疗3天(具体用药不详),好转后停药3天,患儿再次高热,表现与前同,诊断为“尿路感染”,予头孢类药物输液治疗7天,患儿好转后出院。3日前患儿又再次发热,表现同前,门诊予头孢唑肟静滴治疗,次日热退,但尿常规示白细胞高,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治疗。
辅助检查:尿常规:白细胞酯酶100/ul、白细胞65-70个HP、亚盐阴性;泌尿系B超:膀胱输尿管返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6.41×109/L、中性粒细胞% 39.0 %、血红蛋白 139 g/L、血小板计数 281.00×109/L|CRP <8 mg/L
诊断:泌尿道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
诊疗经过:入院升级抗感染方案继续予头孢唑肟治疗。入院第3天患儿尿培养示屎肠球菌10000cfu/ml,药敏示:R:氨苄西林,S: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临床换用万古霉素200mg q8h ivgtt治疗,治疗第三日,患儿出现头颈部潮红,伴躯干皮疹,考虑为“红人综合征”,停用万古霉素,换用呋喃妥因口服治疗。入院第7天,患儿尿培养示屎肠球菌700cfu/ml,药敏结果同前,继续原方案治疗近9天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各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复查尿培养仍出现屎肠球菌500cfu/ml,予出院带药口服呋喃妥因,择期致泌尿外科手术治疗。
用药医嘱:
| 起止时间 | 药物 | 用法用量 |
| D1-D3 | 头孢唑肟 | 0.5g q8h ivgtt+100ml5%葡萄糖 |
| D3-D5 | 万古霉素 | 200mg q8h ivgttt+20ml 5%葡萄糖 |
| D5-D9 | 呋喃妥因肠溶片 | 20mg q8h po |
| 出院带药 | 呋喃妥因肠溶片 | 20mg q8h po ×3d |
A 单纯性尿路感染 B 复杂性尿路感染 C 上尿路感染 D 下尿路感染
84 根据患儿既往感染史,此次入院初始经验治疗最佳方案应选择(D )
A 头孢曲松
B 头孢西丁
C 头孢哌酮舒巴坦
D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85 患儿使用万古霉素后,发生红人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为( B )
A 静滴速度过快
B 配置浓度过高
C 单次剂量过大
D 患儿为过敏体质
86 患儿使用万古霉素剂量不当,应调整为( D )
A 万古霉素200mg q6h ivgttt+50ml5%葡萄糖
B 万古霉素150mg q6h ivgttt+20ml5%葡萄糖
C 万古霉素150mg q8h ivgttt+20ml5%葡萄糖
D 万古霉素150mg q8h ivgttt+50ml5%葡萄糖
87 如考虑继续使用万古霉素,则针对该患儿制定的监护点为( D )
A 加强用药医嘱审核 B 控制滴注速度 C 进行万古霉素浓度监测 D 以上都是
88 导致该患儿反复中段尿培养阳性最主要原因( C )
A 患儿年龄小,自身免疫弱
B 呋喃妥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C 患儿存在泌尿系统异常,病原菌不易清除
D 留取中段尿标本不规范,尿常规检验指标误差
针对该患儿的反复性泌尿系感染,对于其预防措施说法合理的为 ( BCD ) (多选题)
A 不推荐常规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菌尿症或复发,因可能导致选择性耐药
B 对复发性泌尿系感染在控制急性发作后需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C 预防用药期间,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剂量的1/3睡前顿服
D 首选呋喃妥因10mg qn po
(案例3)患者姓名:梁×× 性别:女 年龄:63岁 体重:48Kg
主述:腹泻伴呕吐2天,神志不清伴发热1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日(7.30下午)进食隔夜宿食后,于当天晚上出现反复排黄色稀便4~5次,呕吐1次。7.31下午家属发现患者晕倒在家中,神志模糊不清,体温39.2℃,拟“脓毒症,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收入EICU
既往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10余年;6个月前查出肌酐150umol/l,否认尿频、急、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6.27×109/L,N93.5%, CRP >160mg/L,PCT > 100ng/ml ;肾功:尿素氮27.3 mmol/L,肌酐 574.8umol/L;尿常规:尿亚盐 阳性 ;尿蛋白 75.00mg/dl; 红细胞血红蛋白 150 /ul;白细胞酯酶 100 /ul;红细胞(镜检) 5-8 /HP;白细胞(镜检) 10-15 /HP;腹部CT示:双肾结石可能,左肾积水, 左输尿管结石可能。
入EICU诊断:1.严重脓毒症(肠道感染,尿路感染);2.尿路梗阻可能;3.急性肾损伤;4. 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可能); 5.2型糖尿病;6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主要治疗经过:患者入EICU因感染症状重,予美罗培南1g q12h ivgtt抗感染治疗存,并予中心静脉置插管及CRRT治疗。治疗6天后,患者未发热,血常规、CRP、PCT较前下降,症状体征平稳,予停用美罗培南,换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q8h ivgtt降阶梯治疗;入科第9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予拔除导管并培养;术后第11日,患者仍有发热,PCT、CRP较前升高,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换用美罗培南加强抗感染治疗;入科第12日,深静脉导管及深静脉导管导管血回报屎肠球菌(S:万古霉素、利奈唑胺;R:氨苄西林),予加用利奈唑胺600mg q12h ivgtt抗感染治疗。入科第15日,患者症状体征平稳,未再发热,调整美罗培南为左氧氟沙星0.5 qd ivgtt降阶梯治疗。入科第18日,患者症状体征平稳,感染控制,予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用药医嘱:
| 起止时间 | 药物 | 用法用量 |
| D1-D5 | 美罗培南 | 1g q12h ivgtt |
| D5-D11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4.5g q8h ivgtt |
| D11-D14 | 美罗培南 | 1g q12h ivgtt |
| D12-D18 | 利奈唑胺 | 600mg q12h ivgtt |
| D15-D18 | 左氧氟沙星 | 0.5g qd ivgtt |
A 患者入院初期治疗好转后有出现反复发热;
B 患者入院后予中心静脉置插管及CRRT治疗;
C 患者入院时感染症状重,并伴有急性肾损、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
D 患者导管端及导管血培养阳性;
91 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于屎肠球菌所致的血流感染,以下最适宜治疗方案为(A )
A 利奈唑胺
B 万古霉素
C 拉宁
D 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92 患者入院第11天测得肌酐值为367.4 umol/L,则计算其肌酐清除率为( A )
A 10.499ml/min B 12.351 ml/min C 12.271 ml/min D 14.437 ml/min
93 接上题干,如采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应调整治疗方案为( C )
A 0.5g q12h ivgtt
B 1g q24h ivgtt
C 0.5g q48h ivgtt
D 0.5g q72h ivgtt
94 入科第15日,临床停用美罗培南,换用左氧氟沙星降阶梯治疗,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左氧氟沙星最合理的剂量应为( B )
A 原治疗方案
B 首剂500mg,此后每48小时250mg
C 每48小时500mg
D 每48小时250mg
95 结合病史,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素包括( ABC )(多选题)
A 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
B 入院时合并肠道感染、尿路感染,感染症状重
C 患者入院后一直予中心静脉置插管及CRRT治疗,增加感染几率
D 抗感染治疗方案未覆盖耐药阳性球菌
96 针对该患者后期使用美罗培南联合利奈唑胺的治疗方案,用药期间需注意的是(ABCD)(多选题)
A. 监测肾功能,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利奈唑胺给药剂量
B. 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有无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情况
C. 警惕利奈唑胺可能导致的低血糖反应
D. 注意利奈唑胺与麻黄碱等肾上腺素能药物合用时导致的升压作用
(案例4)患儿严××,男,3岁,体重15kg。以“头痛5天,发热4天”为主诉入院。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不剧,以前额为主,未予重视,第二天头痛加重,出现发热,热峰39.6℃(腋),发热时头痛加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鼻塞流涕,无咳嗽,自服用“小美林,阿奇霉素,”热退后又反复。次日中午至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5.55×109/L,CRP:41mg/ml,予“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舒巴坦”静滴,再次呕吐两次,输液后患儿仍神萎,予甘露醇静滴后收入院。入院后查脑脊液:微浑,白细胞1840×106/L,分类多个核60%,葡萄糖1.2mmol/L,(简易血糖测定11.4mmol/L),蛋白4094.9mg/L,脑脊液涂片:细菌未找到。予美罗培南600mg q8h ivgtt抗感染治疗。第二日患儿病情较重,嗜睡,体温有上升趋势,加用甘油果糖、甘露醇交替降颅内压,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第三日患儿仍有发热,予以丙球支持治疗,法莫替丁护胃,地米抗炎,继美罗培南抗感染。第五日,患儿脑脊液培养回报阴性。临床换用美罗培南联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数日后患儿体温正常,无抽搐,无烦躁,精神较前好转,神志清楚,复查脑脊液指标较前好转,继续原方案治疗,完成后续疗程。
97 入院诊断患儿为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有(ABC )(多选题)
A 入院前反复头痛伴发热、呕吐
B 血常规示:WBC 17.27*10^9/L、N% 81.5%、CRP 32 mg/L
C 脑脊液微混,生化示:潘氏蛋白阳性,蛋白、氯、白细胞升高,糖降低
D 入院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98 患儿入院第二日情较重,嗜睡,体温有上升趋势,给予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对于化脑地塞米松推荐的用法为(C )
A 无需常规应用,视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治疗
B 在抗生素应用后使用,计量为0.15mg/kg iv q6h*4d,疗程2-4天
C 在抗生素应用前15-20分钟使用,计量为0.15mg/kg iv q6h*4d,疗程2-4天
D 与抗生素同时使用,计量为0.25mg/kg iv q6h*4d,疗程2-4天
99 患儿初始经验治疗方案亦可选用( B )
A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
B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地塞米松
C 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D 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地塞米松
100 临床后期抗感染治疗方案联合青霉素,作为临床药师,您认为以下说法合理的是(D)
A 联用青霉素可覆盖肺炎链球菌
B 应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40万U/Kg/d,分3-4次)
C 青霉素血脑屏障透过率高,联用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提高治愈率
D 建议联合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钠
101 患儿多次脑脊液涂片、培养均为阴性,可能的原因不包括(ABD)(多选题)
A 受抗感染治疗影响导致培养阳性率低
B 脑脊液中细菌含量低,涂片无法读取
C 患儿此次脑膜炎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非细菌感染
D 本例患儿感染细菌载量低,较难获得阳性细菌学结果
102 如上述病例培养结果为肺炎链球菌(青霉素 MIC≤2),则治疗方案为(D)
A 继续原方案治疗
B 换用万古霉素
C 换用万古霉素联合大剂量青霉素
D 换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
(案例5)患者,男,83岁,体重56kg,以“血糖控制不佳”收治入院,有长期足癣史,即往有头孢过敏史,入院第17天患者左足背外侧出现结节伴红肿,存在压痛,触之有血管波动感,皮温较其他正常部位略高,血常规示:WBC 5.3×109/L、N 69.5%、HGB 119 g/L、PLT 229×109/L,CRP:27 mg/L、PCT 0.05ng/L,未发热,考虑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103 该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为( C )
A 疖
B 痈
C 丹毒
D 坏死性筋膜炎
104 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 A )
A 青霉素
B 头孢唑啉
C 克拉霉素
D 万古霉素
105 该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为( D )
A 2周
B 3-4周
C 全身或局部症状消失后3-5天
D 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3-5天
106 针对该患者抗感染治疗,需进行用药监护内容不包括(B )
A 过敏反应
B 肝功能
C 肾功能
D 血糖控制
(案例6)患者,女,58岁,身高169cm,体重66kg。因上腹部不适3天,疼痛半天就诊。入院前3天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无腹痛、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今上午10时进食面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束带样疼痛,放射至腰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遂至我院急诊就治,入院查体:T38.9℃,心率93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18/82mmHg。腹部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查血淀粉酶示:348u/L。血常规示:白细胞:16.34×109/L,N:85.2%,CRP 65.25mg/L。腹部CT提示胰腺周围渗出明显,胰腺明显肿胀。给予抗感染,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等对症治疗。
107 患者入院时需抗感染治疗的指征有(ABCD )(多选题)
A 入院时有发热症状
B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升高
C 存在腹膜刺激征
D 血淀粉酶示:348u/L
108 根据患者情况,初始抗感染治疗可选择的方案不包括( C )
A 头孢西丁
B 莫西沙星
C 头孢噻肟
D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09 根据患者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监护(D )
A 腹部体征
B 白细胞指标
C 淀粉酶指标
D 以上都是
110 根据患者病情,下列关于治疗方案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 患者应选择脂溶性高,能透过血胰屏障的药物
B 治疗疗程一般约为7-14天
C 如有局部脓肿坏死,应予外科处理
D 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抗炎、抑酶治疗,并以流质饮食补充营养
(案例7)患儿,女?,9岁,体重30kg
主诉:“咳嗽10余天,加重伴发热、喘息6天”
现病史: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6天前咳嗽加剧,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伴阵发性喘息,活动后明显,热型不规则于外院完善血常规:WBC?17.9×109/L,N?85.1%,PLT?217×109/L,CRP:4.0mg/L,胸片:左下肺可见大片模糊影,予应用“阿奇霉素”抗感染4天、“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普米克+博利康尼”雾化治疗1天,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查体见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阳性,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闻及较多喘鸣音及细湿罗音。平素“易感冒”,感冒后“易喘息”。
初步诊断:1.重症肺炎?2.Ⅰ型呼吸衰竭?3.营养不良?。
入院后辅助检查:?
(12-12)血常规示:WBC 8.85×109/L,N%?70.2%,EO% 8.5%↑,PLT158×109/L,?CRP?15?mg/L; PCT: 0.517?ng/mL↑;
(12-13)淋巴细胞表型:IgE:?1699?IU/ml↑;过敏原:尘螨组合:1.5 kU/L↑。
(12-14)痰培养及鉴定:培养48h正常上呼吸道混合菌丛+白色念珠菌菌;72小时PPD试验阴性。
(12-16)真菌1,3-B-D-葡聚糖检测:?G试验定量?290.3?pg/ml--978.8?pg/ml↑;血GM试验回报:阳性。
(12-17)纤支镜内镜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分泌物雍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极少G+球菌?,?(1+)极少酵母菌及假菌丝。
(12-18)血培养(需氧):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培养48h上呼吸道菌丛,少量曲霉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念珠菌)培养及鉴定:曲霉菌;
(12-19)真菌1,3-B-D-葡聚糖检测:?G试验定量?503.8?pg/ml,G试验定性?阳性。
(12-20)血常规:?WBC?23.2×109/L,NE%?90.6?%,HGB?128.0?g/L,PLT?341×109/L,CRP?23?mg/L。
(12-21)胸部HRCT:双肺斑片状渗出影,支气管扩张(以近中心为着)。
(12-25)血常规:?WBC?16.79×109/L,NE%?66.80?%,PLT?344.00×109/L,CRP?5?mg/L;IgE?477?IU/ml。真菌1,3-B-D-葡聚糖检测(G-试验):G试验定量?978.8?pg/ml,G试验定性?阳性。GM试验:阴性。
诊治经过:入院第1天(12-12)续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2-12至12-27),“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沐舒坦化痰,仍有发热、咳喘。入院第2天(12-13)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万古霉素(12-13至12-20)抗感染,发热逐渐控制(入院第3天体温正常),仍有明显咳喘,完善胸部CT见支气管扩张改变。入院第5天予(12-17)加用氟康唑(12-17至12-19),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咳喘仍未见明显缓解,入院第7天(12-19)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改伊曲康唑5mg/kg*d口服(12-19至出院)抗感染并联合泼尼松20mg/d口服抗炎治疗,予加用丙种球蛋白1g/kg免疫支持,并于入院第11天(12-23)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其后患儿咳喘缓解,住院第19天患儿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伊曲康唑(总疗程4个月)、泼尼松(逐渐减量,总疗程4个月)及信必可都保。
111 患儿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依据包括(ABCD )(多选题)
A 平素“易感冒”,感冒后“易喘息”
B 血常规示:EO% 8.5%↑
C 多次查真菌G试验、GM试验阳性
D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念珠菌)培养及鉴定:曲霉菌
112 针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感染急性期的治疗,可选的药物有(D)
A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B 氟康唑
C 伏立康唑
D 泊沙康唑
113 患儿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抗感染并联合泼尼松20mg/d口服抗炎治疗,后患儿咳喘缓解好转出院,但导致出院前复查血清G试验定量?978.8?pg/ml,G试验定性阳性的原因可能为(C)
A 肺曲霉菌感染未完全控制
B 肺曲霉菌呼吸道定植所致
C 患儿住院期间使用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清G试验假阳性
D 以上情况都是
114 针对该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伊曲康唑联合泼尼松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首选伏立康唑抗感染或两性霉素B抗感染治疗
B 泼尼松主要用于急性期抗炎治疗,后期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疗程为16周或更长
C 伊曲康唑可根除气道内曲霉菌,从而减少引起支气管炎症的抗原刺激
D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造成严重的免疫损伤和多种代谢异常,而伊曲康唑具有类皮
质激素的效应,可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
115 针对患儿的出院带药,以下对出院用药教育内容正确的是(ABCD )(多选题)
A伊曲康唑胶囊需在酸性条件下能有效吸收,故要求与食物同服
B 泼尼松可在清晨早餐后顿服
C 使用信必可都保时应先呼气,再对准吸口吸入药粉,吸完后屏住呼吸至少5秒后再恢复
正常呼吸
D 使用完信必可都保后需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