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SPD保护模式和安装要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28:08
文档

SPD保护模式和安装要求

1对SPD的主要要求(1)安装SPD(电涌保护器)之后,在无电涌发生时,SPD不应对电气(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2)在有电涌发生的情况下,SPD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并能箝制电涌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3)在电涌电流通过后,SPD应迅速恢复高阻状态,切断工频续流。2SPD结构类型选择(1)建筑物内入口级宜选开关型SPD;(2)入口级以后级宜选电压限压型SPD;(3)也可选择内装单级或已配合好的多级SPD模块及辅助机构的SPD箱。3SPD基本保护模式(1)三相SPD基本保护模式共
推荐度:
导读1对SPD的主要要求(1)安装SPD(电涌保护器)之后,在无电涌发生时,SPD不应对电气(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2)在有电涌发生的情况下,SPD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并能箝制电涌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3)在电涌电流通过后,SPD应迅速恢复高阻状态,切断工频续流。2SPD结构类型选择(1)建筑物内入口级宜选开关型SPD;(2)入口级以后级宜选电压限压型SPD;(3)也可选择内装单级或已配合好的多级SPD模块及辅助机构的SPD箱。3SPD基本保护模式(1)三相SPD基本保护模式共
1 对SPD的主要要求

(1)安装SPD(电涌保护器)之后,在无电涌发生时,SPD不应对电气(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2)在有电涌发生的情况下,SPD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并能箝制电涌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

  (3)在电涌电流通过后,SPD应迅速恢复高阻状态,切断工频续流。

2 SPD结构类型选择

(1)建筑物内入口级宜选开关型SPD;

  (2)入口级以后级宜选电压限压型SPD;

  (3)也可选择内装单级或已配合好的多级SPD模块及辅助机构的SPD箱。

3 SPD基本保护模式

(1)三相SPD基本保护模式

  共模保护(见图1):SPD接在(L-PE)间、(N-PE)间,线路与设备内电路和器件对地绝缘。

  差模保护(见图2):SPD接在(L-N)间、(L-L)间,保护设备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与器件。差模保护很少单独用,一般用在“3+1”或“2+1”保护。

  全模保护(见图3):既有共模保护又有差模保护:(L-PE)间、(N-PE)间、(L-L)间、(L-N)间,既可以防止相对地、中对地的过电压,又可避免相对中的过电压。

  共差模保护:对TT、TN配电系统所要求的相线、零线、零线对地及相线对零线的共模、差模进行全方位保护,用于B、C、D级电涌保护。

(2)单相SPD基本保护模式

  多用在插座对路(如图4~图6所示)。

4 “3+1”SPD保护

在3根L(相线)和N(中性线)之间(L-N)安装3个相同的限压型SPD,同时N(中性线)与PE(保护线)之间(N-PE)安装1个开关型SPD。多用在TT系统,或在3根L(相线)和PE(中性线)之间安装3个相同的开关型SPD,作电源线与中性线之间的差模保护。同时N(中性线)与PE(保护线)之间安装1个限压型SPD,多用在TN系统。

  缺陷:电压抑制水平失真;响应时间不匹配;续流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应用范围:目前我国多用这种保护模式,特别适于TT系统。

  有专家认为:TN和IT系统中也可安装选用“3+1”SPD保护模式(接线图见图7)。

5 共差模SPD保护(见图8、图9)

可以对TT和IN-S系统的L—PE、N—PE间,及L—N间的共模、差模进行全方位保护。用于SPD的B、C、D级防护的电网干扰较严重场所,能有效抑制电网中的尖峰干扰及感应雷电流。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SPD保护模式。

6 TT系统SPD的安装

(1)SPD在RCD下游

  图10中所示TT系统中SPD在RCD下游的“4+0”共模保护适用于两种情况:

  ①10kV电网接地型式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为中小城市、小容量配电系统,多为架空线路。接地故障电流<500A;

  ②10kV电网接地型式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为大城市、大容量配电系统,多为埋地电缆线路,接地故障电流>500A.变电所保护接地与低压工作接地分开设置。

  SPD在RCD的下游安装时,Uc≥1.55Uo,安装形式为L-PE和N-PE,4只SPD均为限压型。

  SPD在RCD的下游安装,线路感应产生的电磁雷电脉冲过电压将通过L线和N线传到到建筑物电气装置中,通过4只限压型SPD泄压入地(PE线)。

  但该接线形式有以下缺点:在对SPD施加正常电压时,会有微量泄漏电流产生,长时间后,泄露电流会逐渐增大,造成SPD短路失效,若建筑物内无良好的等电位联结,会使PE线带电,引起间接接触电击事故。

(2)SPD在RCD上游

  图11所示TT系统中DPD在RCD上游的“3+1”保护适用以下情况:

  10kV电网接地型式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为大城市、大容量配电系统,多为埋地电缆线路,接地故障电流>500A.变电所处保护接地与低压工作接地共设。

  SPD在RCD的上游安装,避免了电涌电流导致RCD误动作造成系统断电,实现间接接触保护。限压型SPD接在L线与N线间,短路电流由L线、N线的导线电阻确定,足以使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的过电流保护器(FU或QF)动作。在N线、PE线之间应接入开关型SPD,可避免N线电位升高。

  SPD在RCD的上游安装时,采用“3+1”形式,即L-N和N-PE,Uc≥1.15Uo(注:220/380V三相系统中Uo=220V)。装于L-N间的3只SPD为限压型,装于N-PE间的SPD为间隙型(开关型)。

  这种接线形式克服了图8中线路缺点:SPD的失效,不会导致相线L接PE地线,只会导致相线L与中性线N短接,发生单相短路,上游保护装置(FU或QF)迅速切断短路线路。RCD装在SPD下游,雷电脉冲电流不经过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不会引起RCD误动作。

(3)道路照明线路宜采用TT系统DPS“3+1”保护模式

  TT系统中应安装漏电保护器。道路照明、公路照明等较长供电线路的室外照明,宜采用TT系统DPS“3+1”保护模式。

7 TN系统SPD安装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应为TN-C-S或TN-S,并应做等电位联结。

(1)TN-S系统SPD安装

  在TN-S系统内,PE线和N线被分为两根线,PE线平时不通过电流,也不带电位。它只在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故障电流,因此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平时几乎不带电位,比较安全,但它需在回路的全长多敷用一根导线。

  对TN-S系统,由于PE和N是在变电所连接的,变电所至低压电气装置的线路有可能受到感应雷的侵袭,因此相线和PE线、N线和PE线间都要安装SPD。

  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内适合TN-S系统。特别是在爆炸危险场所,为避免电火花的发生,更宜采用TN-S系统。

  景观照明、喷泉照明、广场照明、广告照明等,宜用TT系统,DPS安装位置如图12、图13所示。

(2)TN-S-C系统SPD安装(见图14)

  当10/0.4kV变电所与低压电气装置不在同一建筑物内时,若电气装置采用TN系统,通常采用TN-C-S系统,而不采用TN-S系统。

  采用TN-C-S系统的“地”即设备金属外壳,都直接连到PE线,PE线压降很小,所以TN-C-S系统和TN-S系统一样都能使各信息设备取得比较均等的参考电位而减少干扰。TN-C-S系统内的N和PE线是在低压电源进线处才分开,不像TN-S系统在变电所出线处就分开,所以在建筑物内TN-C-S系统N对PE线的电位差或共模电压小于TN-S系统。因此,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共模电压干扰而言,TN-C-S优于TN-S系统。

8 IT系统SPD安装(见图15、图16)

  IT系统内电源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则接地。

  IT系统在发生一个接地故障时,不具备故障电流返回电源的通路,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其值甚小,因此对地故障电压很低,不致引发事故。

  IT系统可分为引出中性线和不引出中性线两种:不引出中性线时只能提供380V电源,线路中无工作零线,适于三相对称负载,加上其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较复杂,因此使用受到一定。

  IT系统引出中性线后,可提供380/220V电源。其防雷保护需在负载输入侧做一接地体,作为系统防雷保护地。

  IT系统防雷保护需在电源侧做一接地体,常用于医疗设备(配置专用IT变压器)供电,作为系统防雷保护地。也用于电力炼钢、煤矿等对安全保护要求较高的行业。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城市仍采用IT系统进行城市道路照明供电。

9 SPD后备保护

为防止并联安装在电源线路的SPD失效后造成故障短路,需在SDP前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常用后备保护器件有熔断器、空气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过电流保护器不应在SPD允许通过的最大雷电流下开断,但应能开断该点工频短路电流,并满足主电路的过电流保护器级间配合要求。

(1)熔断器RCD后备保护

  RCD选用:RCD额定电流>被保护系统正常运行电流,RCD额定电流<主控开关额定电流; 

  特点:尺寸较小,残压低,价格较便宜;熔断后必须更换熔断体;保护功能单一,只有一段过电流反时限特性,过载、短路和接地故障都用此防护;不能实现遥控。

  RCD后备保护宜采用熔断器(见表1、表2)。

  国内某公司使用手册中推荐的熔断器规格:

  第一级SPD为开关型15kA,10/350,熔断器为63A;

  第二级SPD为限压型40kA,8/20,熔断器为32A;

  第三级SPD为限压型10kA,8/20,熔断器为16A;

  断路器选择C脱扣曲线。

(2)空气断路器后备保护

  残压高;故障断开后可以手操复位,不必更换器件;有长延时和瞬时电流脱扣器两段保护功能,分别作为过载和短路防护用;上下级非选择型断路器间难以实现选择性切断;在相同冲击放电电流情况下,断路器比熔断器作后备保护器总电压保护水平略微偏高;具有智能带电操机构的断路器,可实现遥控、遥信;价格略高;部分断路器分断能力较小。

  空气断路器应选延迟型,C脱扣曲线;与主电路断路器配合。SPD厂家应提出此后备保护的要求。

(3)在“3+1”模式下作“N—PE”保护时,无须后备保护。

(4)低压配电系统SPD的后备保护,前级保护宜采用断路器,后级保护宜采用熔断器。

10 SPD的安装使用

(1)SPD多级安装

  根据设备安装条件和设备本身性能,如果安装一级SPD就能满足保护设备效果,可以只安装一级SPD.否则应安装多级(三级或四级)SPD,逐步降低雷电压、雷电流,达到保护设备目的。SPD宜装设在有隔仓或隔板的配电柜内。配电箱内安装有困难时,可在配电箱近旁设置电涌保护箱。

(2)SPD安装位置

  SPD一般安装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如:

  第一级:SPD安装在PZ0A区或LPZ0B区与LPZ1区界面,一般在总配电柜(箱)。安装开关型SPD,标称放电电流In≥65kA(10/350μs波形)。也可安装标称放电电流In≥80kA(8/20μs波形)的限压型SPD;

  第二级:SPD在LPZ1区与LPZ2区交界处,一般在分配电柜。安装限压型SPD,标称放电电流In≥40kA(8/20μs波形),主要防护8/20μs模拟雷电流;

  第三级:SPD安装在机房前配电箱或住宅配电箱输出端。安装限压型SPD,标称放电电流In≥20kA(8/20μs波形),削弱8/20μs模拟雷电流。

  第四级SPD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前。再弱8/20μs模拟雷电流,使之在被保护设备安全承受范围内。

  一般三级SPD三级防护即可满足倍保护设备防雷保护要求,必要时采用四级SPD放防雷保护。总之,以达到被保护设备防雷保护要求为准。

(3)SPD间的配合

  通过各级SPD电压值的逐级控制,最终将过电压值在设备允许范围内。

(4)SPD电气连接

  SPD连接导线应短而直,长度宜≤0.5m,否则必须使用凯文方式(V型)连接。

  开关型SPD与限电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宜≥10m.安装退耦器件后,无距离要求。

  限压型SPD间的线路长度宜≥5m.安装退耦器件后,无距离要求。

  SPD与被保护设备距离≤30m,否则应加装一级SPD;

  SPD接地线的长度<1m,并就近接地;

  输入线和输出线距离尽可能远,已保护线路和未保护电路(包括接地线),严禁近距离平行布放,须有一定空间距离或通过屏蔽装置进行隔离,防止线路感应雷电电涌电压效应;

  信号线宜用屏蔽线并良好接地,避免信号线或感应形成环路;

  信号线尽量不与电源线平行布线。若信号线与电源线平行布设,间距宜≥0.5m;

  安装气体间隙SPD时,应注意厂家对SPD的机械固定、与器壁间的距离、绝缘和阻燃的要求;

  信号线路优先采用光纤线路。

(5)接地和等电位联结

  SPD的接地线必须和设备的接地或系统保护接地可靠连接,便于泄放雷电流。

(6)SPD对RCD的要求

  电涌保护器安装在RCD后面,在脉冲电流泄放时,所选用的RCD应保证不会动作脱扣

文档

SPD保护模式和安装要求

1对SPD的主要要求(1)安装SPD(电涌保护器)之后,在无电涌发生时,SPD不应对电气(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2)在有电涌发生的情况下,SPD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并能箝制电涌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3)在电涌电流通过后,SPD应迅速恢复高阻状态,切断工频续流。2SPD结构类型选择(1)建筑物内入口级宜选开关型SPD;(2)入口级以后级宜选电压限压型SPD;(3)也可选择内装单级或已配合好的多级SPD模块及辅助机构的SPD箱。3SPD基本保护模式(1)三相SPD基本保护模式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