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负责人:朱宏民(男,1998年11月生,2008级艺术设计本科专业)
项目参与人:张立明、李新娜、李金龙、周运飞、张 波、何 婧、邓 昕、吕锦民、时艳超
指导教师:张会安教授
研究时间:2008年12月31日~2010年5月10日
| 成 果 介 绍 | |
| 研 究 内 容 | 庐陵民间美术主要展开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1、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研究 (1)古村落民居建筑状况 (2)古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3)古民居蕴含的文化内涵 2、吉州窑彩绘瓷研究 (1)吉州窑及吉州窑彩绘瓷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2)彩绘瓷的装饰特征及文化意蕴 |
| 研 究 取 得 成 果 | 通过研究我们取得以下成果: 1、论文《庐陵古民居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发表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第五期上; 2、论文《吉州窑彩绘瓷的裝饰及文化意蕴》于2006年12月发表在学术期刊收藏界2009年12期上; 3、《庐陵民间美术》研究报告。 庐陵民间美术有着璀璨夺目的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庐陵民间美术》项目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了挖掘与研究,一是从吉州窑及吉州窑彩绘瓷的装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方面,二是从庐陵古民居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方面,以上的研究虽未囊括庐陵民间美术的全部内容,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庐陵民间美术的一个状况与面貌。 |
| 特 色 与 创 新 点 | (一)项目特色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精神气质与素养,作为高校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与重托。井冈山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 庐陵民间美术研究项目特色鲜明,是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参与实践的锻炼机会,从中学会田野数据资料的采集,素材的整理、归纳、分析和综合研究的能力。 (二) 创新点 庐陵民间美术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本项目的研究紧紧抓住,并围绕着第一手资料,对庐陵古民居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作了较为全面的深入研究与探索,这有助于我们对民间美术认识的提高,其理论研究具有原创性,研究成果则具有应用价值。 |
朱宏民,张立明,李新娜,李金龙,周运飞,张 波,何 婧,邓 昕,吕锦民,时艳超
指导教师:张会安
庐陵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风俗各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地域特色。他既有以大洋洲商代墓葬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又有以宋代吉洲窑为标志的陶瓷文化;既有集木雕、石雕、灰塑和彩绘等装饰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体系,又有以节庆、饮食、灯彩等风情为主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剪纸、扎纸、面具、陶瓷等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1、吉州窑彩绘瓷的装饰
吉州窑釉下彩绘瓷始于宋代,发展于元代,曾受到磁州窑釉下彩绘瓷的较大影响,而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的釉下彩绘瓷。本文从吉州窑白地釉下彩绘瓷的历史发展,题材内容以及装饰艺术及文化意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吉州窑白地釉下彩绘装饰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装饰形式、手法丰富多样,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明丽、细致的艺术特征。吉州窑彩绘瓷虽说是民用产品的装饰,然而,在历史的审视中却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这些附丽于陶瓷表面的装饰纹样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重要内容。
2、庐陵的古村落及民居建筑
通过对庐陵古村落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古民居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庐陵古民居建筑是集木雕、石雕、泥塑和彩绘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体系。在这些庐陵古民居中,他们融进民族的审美意识、思想情感、社会风俗、宗法观念等,从而使庐陵古民居建筑体现着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庐陵古民居建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很高的民间文化历史、考古与审美价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朵奇葩。
3、庐陵的民俗活动
庐陵的民俗丰富多彩,有吉安、吉水的鲤鱼灯,渼陂、陂下下元霄的祭神敬祖,新圩的“二月二”,永新的盾牌舞以及流传各地的舞龙、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相沿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庐陵古村在祭祀礼仪之后,要举行庆祝及娱乐游艺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也是分不开的,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关键词:庐陵;彩绘瓷;古民居;民俗。
参考文献:
[1]余家栋.江西吉州窑【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12.
[2]张会安、吕锦民.庐陵古民居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3]张会安、朱宏民.吉州窑彩绘瓷的装饰艺术及文化意蕴【J】.收藏界,2009.12.
[4]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