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应能对应各课堂教学环节;
2.教师活动应能说明“小组展示流程”及展示时间等要求,能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3.学生活动应能充分体现班级交流,各小组在成果展示过程中能够恰当使用多种媒体资源。
评分标准:
| 评价项目 | 给分点(具体要求) | 分值 | SLB |
| 教师活动(6分) | 明确汇报要求: A类:教师活动中给出的成果展示的流程、时间及英文说明做出相关要求,并能明确展示的方式,则得3分 B类:缺少上述某一项或某项不突出则得1~2分 C类:教师活动与环节不相关,没能体现组织与指导作用则得0分 | 3 | 2 |
| 点评与总结: A类:总结点评能够指出问题以体现教师反馈,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描述清晰则得3分 B类:没能体现教师的总结与反馈,但教师活动与点评反馈相关则得1~2分 C类:没有写出上述要点,且活动与点评总结不相关得0分 | 3 | ||
| 学生活动(6分) | 小组汇报: A类:学生活动中能联系研究性学习主题,恰当使用多种媒体资源,如“汇报过程中使用图片、文本、视频等总结对称在生活应用情况”,体现汇报流程:如先汇报再回答提问则得3分 B类:能联系主题但不能说出使用的资源情况或者不能体现汇报流程,则得1-2分 C类:学生活动和小组汇报活动不相关,不能联系主题,则得0分 | 3 | 2 |
| 学习心得分享: A类:能说明心得交流的方式,并能具体说明交流的内容,如遇到的困难或者是解决办法等,则得3分 B类:能说明心得交流的内容,但不够具体则得1~2分 C类:没有写出上述要点,则得0分 | 3 |
理论基础——1
教学实践——2
操作技能——3
参:
| 教学活动名称 | 课堂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奇思妙想之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 1.明确汇报要求 | 给出成果展示的流程、时间及对英文说明做出相关要求,并明确展示的方式 | 此处不作答 |
| 2.小组汇报 | 此处不作答 | 学生活动中能联系研究性学习主题,恰当使用汇报过程中使用图片、文本、视频等总结对称在生活应用情况”,先汇报再回答提问 | |
| 3.学习心得分享 | 此处不作答 | 能说明心得交流的方式,并能具体说明交流的内容,如遇到的困难或者是解决办法等, | |
| 4.点评与总结 | 总结点评能够指出问题以体现教师反馈,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 此处不作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