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专升本政治真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8:43:04
文档

专升本政治真题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2、“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说法都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推荐度:
导读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2、“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说法都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       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

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说法都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指导实践()

A、改造客观世界               B、创造自然规律 

C、改变历史规律               D、创造宇宙万物

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是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强调()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永恒发展的观点

5、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讲,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社会实践

B、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它()

A、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具有历史继承性

C、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D、对人们的活动有重要影响 

9、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

A、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纯粹客观的

B、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10、从根本上讲,上层建筑属于()

A、社会思想关系                     B、社会物质关系

C、社会伦理关系                     D、社会法律关系  

1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是()

A、专指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领袖

C、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人物   D、专指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

A、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C、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D、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13、对待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A、学习著作                   B、纠正晚年的错误思想

C、坚持和发展思想             D、铭记的丰功伟绩

14、在《反对资本主义》中所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冒险主义                         D、宗派主义

15、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6、工人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中所处的地位是()

A、领导者                           B、先锋队 

C、主力军                           D、参与者

17、中国党领导战争和创建人民始于()

A、南昌                         B、秋收

C、广州                         D、百色

18、“兵民是胜利之本”所体现的军事思想是()

A、正规军、地方军与民兵三结合       B、人民战争

C、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D、积极防御

1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属于()

A、左翼势力                         B、右翼势力 

C、中间势力                         D、顽固势力

20、中国党的建设,一开始就是按照()

A、第一国际的建党原则进行的         B、第二国际的建党原则进行的

C、的建党原则进行的           D、列宁的建党原则进行的

21、在《论联合》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其中集中体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优良作风是()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艰苦奋斗

2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的经济形式是()

A、民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3、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A、                           B、宋庆龄

C、周恩来                           D、朱德

24、指出,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去粗取精                         B、去伪存真 

C、中体西用                         D、洋为中用

2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C、国情和党情的变化                 D、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27、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稳定的国内环境                   B、自己的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和平的国际环境

28、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的党的会议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路线的关键是坚持()

A、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对外开放                         D、改革创新

30、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是指()

A、社会的全面发展                   B、经济的全面发展

C、文化的全面发展                   D、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1、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在各地区各行业占优势

3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                     D、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33、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著名论断的是()

A、                           B、周恩来 

C、                           D、

34、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局部战争      B、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备竞赛

C、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5、我国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

A、经济和经济管理           B、司法制度

C、社会经济制度                     D、社会政治制度

36、2009年12月5日至7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是()

A、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B、防止通货膨胀

C、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D、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7、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召开,会议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A、《京都议定书》                    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哥本哈根协议》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8、2010年2月卫生部、国家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的()

A、服务性                           B、福利性 

C、公益性                           D、市场性

39、2010年4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幕。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

A、科技创造未来                    B、和谐社会、绿色家园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4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可实现()

A、跨县市接续转移                  B、跨省接续转移

C、无限期接续转移                  D、一定时间内接续转移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4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的社会形态。

42、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43-45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

4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45、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阐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政治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形态是()

A.自然辩证法                   B.朴素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3.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法官审理案件                 B.农民播种小麦

C.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D.医生为病人治病

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唯理论,另一种是()

A.经验论                       B.循环论

C.直线论                       D.不可知论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客观性

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                       B.变化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

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B.进步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0.在生产关系的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关系

11.“社会历史是天才的英雄人物活动的结果。”这是一种()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2.下列各项体现正确处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是()

A.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B.把方便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别人

C.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13.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A.选择的自主性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D.摆脱必然性而

14.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思想()

A.开始萌芽                      B.基本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16.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7.中国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是()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C.减租减息                      D.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

18.国民失败后,中国党领导的武装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

A.八一南昌                  B.广州

C.湘赣边界秋收              D.百色

19.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是的()

A.对象不同                      B.领导者不同

C.任务不同                      D.动力不同

20.在新民主主义过程中,最终促成工农民主联合战线发展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件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              B.1935年华北事变

C.1936年西安事变                D.1937年七七事变

21.标志中国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22.1951年12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三反”运动,其内容除了反官僚主义、反浪费外,还包括()

A.反贪污                        B.反偷工减料

C.反偷税漏税                    D.反盗骗国家财产

23.20世纪50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历史课题是()

A.巩固新民主主义                B.消灭资本主义

C.建设社会主义                  D.进入主义

24.陈云在的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所涉及的是()

A.经济改革问题              B.政治改革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D.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

25.十七大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A.党的领导                      B.改革开放    

C.与时俱进                      D.依法治国

26.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这体现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发展教育                        B.扩大就业    

C.改善民生                        D.养老助残

28.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和发展生产力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9.“一国两制”的基本前提是()

A.繁荣稳定                        B.两种制度    

C.高度自治                        D.一个中国

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国际主义                        D.集体主义

31.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32.理论的精髓是()

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B.思想,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对外开放,改革创新

3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

A.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与时俱进                    D.坚持发展生产力

34.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            D.能够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

C.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6.2008年7月9日,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5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目本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世界经济、千年发展目标和()

A.粮食安全议题                    B.反恐议题

C.和平利用太空议题                D.环境保护议题

37.2008年9月5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     B.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C.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D.深入学习理论活动

38.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出舱活动的航天员是()

A.刘伯明                          B.景海鹏    

C.翟志刚                          D.杨利伟

39.2009年1月19日,自治区九届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8日为()

A.和平纪念日                B.结束农奴制纪念日

C.百万农奴纪念日            D.农奴翻身纪念日

40.2009年1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即()

A.中山站                        B.长城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4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5.简述坚持中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我们也始终坚持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来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请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坚持自主、自力更生。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解析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

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D.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5.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 出污泥而不染                   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

A.唯理论                         B.庸俗进化论

C. 激变论                         D. 庸俗唯物论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 真理是发展的                   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C. 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             D. 真理具有客观性

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历史宿命论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 历史唯心论观点                 D. 历史唯物论观点

9.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

A.先进社会势力和落后社会势力的矛盾  B.人口因素和自然资源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矛盾

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D.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由于()

A. 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生产力的水平  B.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的活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1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 古代社会                        B.农业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

13.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 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

14.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5.1945年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A. 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确立了在党的领导地位

C. 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的统治

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

A. 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 民本主义                         D.民粹主义

17.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开始于()

A. 1840年鸦片战争                  B.1911年辛亥

C. 1919年五四运动                  D.1921年中国党成立

1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的()

A. 领导者                           B.主力军    

C.先锋队                           D.基本动力之一

19.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

A.久长期性                         B.过渡性    

C.性                           D.稳定性

20.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C.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和自主

21.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

A.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诱敌深入,积极防御

C. 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           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

22.中国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

A.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

B.1945年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C.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D.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2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适用的历史时期是()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开始

D.从土地改革完成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

A. 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             B. 经济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

C. 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      D. 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问题

25.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 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6.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 建设创新型国家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7.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不仅恢复了倡导的实事求是,还突出地强调了()

A.开拓创新                        B.与时俱进    

C.思想                        D.勇于变革

2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证明,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 依法治国                        B.改革开放    

C.和平共处                        D. 以德治国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

A.                             B.政党    

C.企业                            D.公民

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A. 中国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 人民民主专政                    D.维护安定团结

3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宗教纠纷

C. 领土争端、地区冲突              D. 经济动荡、悬殊

3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民族冲突问题

C. 阶级矛盾问题                    D.地区差别问题

3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 反腐倡廉建设                    B.思想建设

C. 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35.中国恢复对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A.1984年12月20日                B.1987年4月13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36.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颗卫星称为()

A. 探索者号       B.发现者号       C. 嫦娥一号       D.月亮女神号

37.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在首都堡附近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遇袭击不治身亡。这位领导人是()

A. 贝·布托       B.谢里夫         C.阿里·布托     D.穆沙拉夫

3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至()

A. 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

39.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最后一站的传递于2008年4月29日顺利结束,为奥运圣火“和谐之旅”的国外行程画上了句号。圣火境外传递的最后一站是()

A.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B.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C.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D.越南胡志明市

40.2008q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西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害。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A.青川县       B.汶川县         C.茂县         D.北川县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2.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4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论述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必要性。

  

文档

专升本政治真题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2、“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说法都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