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大模电2篇1章习题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3:51
文档

浙大模电2篇1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第1章习题题2.1.1在图题2.1.1(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和输入特性曲线如图(b)(c)所示。(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Q(、、、);(2)设,画出、和的波形,并从图中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提示:为方便分析,可将图(a)中的输入回路用戴维宁定理化简。]图题2.1.1解:(1)当输入为零时(静态),将输入回路画成单回路后求出输入回路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入特性曲线上,由交点决定了、;写出输出回路负载线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出特性上,由IBQ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
推荐度:
导读第二篇第1章习题题2.1.1在图题2.1.1(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和输入特性曲线如图(b)(c)所示。(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Q(、、、);(2)设,画出、和的波形,并从图中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提示:为方便分析,可将图(a)中的输入回路用戴维宁定理化简。]图题2.1.1解:(1)当输入为零时(静态),将输入回路画成单回路后求出输入回路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入特性曲线上,由交点决定了、;写出输出回路负载线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出特性上,由IBQ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
第二篇  第1章习题

题2.1.1 在图题2.1.1(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和输入特性曲线如图(b)(c)所示。

    (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Q(、、、);

    (2)设,画出、和的波形,并从图中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提示:为方便分析,可将图(a)中的输入回路用戴维宁定理化简。]

图题2.1.1

解:(1)当输入为零时(静态),将输入回路画成单回路后求出输入回路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入特性曲线上,由交点决定了、;写出输出回路负载线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出特性上,由IBQ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负载线交点决定、。

   其中

所以,输入回路负载方程:

 该方程作在输入特性曲线上如图:

由图得到:

    

输出回路方程为:

作在输出特性上后:

从图上求得:, 

(2)在动态情况下,加在管子上的电压用载维宁定律等效后:

       等效电阻仍为: 

 作动态负载线(它平行于静态时负载线),求得动态(如图)

将作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决定和的动态范围,如图:

  从图中得动态集电极—发射极电压,所以电压放大倍数为:

题2.1.2 在图题2.1.2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波形与幅值如图中所示。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如图题2.1.2(b)和(c)所示,试用图解法分析:

    (1)静态工作点:、、;

    (2)画出、和的波形,并在波形上标明它们的幅值(要求各波形的时间轴对齐);

    (3)为得到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重新选择静态工作点(、、),并重选的阻值。

图题2.1.2

解:该是的解答的方法和上一题一样,作图法分别求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

   (1) 图解法如图所示。写出输入回路负载线方程,VBE=VBB-IBRb,在输入特性上作出该负载线,与输入特性交于Q点,求得IBQ、VBEQ,写出输出回路负载线方程,VCE=VCC-ICRC,在输出特性上作该负载线,交于IBQ对应输出特性上的Q点,求得ICQ、VCEQ。由图可得Q点为: IBQ≈13A,VBEQ≈0.7V,ICQ≈0.7mA,VCEQ≈7.8V。

(2) 在Q点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iB、υBE、iC和υCE的变化范围,如图所示。由图得:Ibm≈9A,Vbem≈0.05V,Iem≈0.4mA,Vcem≈2.5V。

(3) 为得到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应将静态工作点置于负载线的中间位置,如图中的Q所示。此时IBQ=20A,ICQ=1mA,VCEQ=6V,所以Rb=65kΩ。

题2.1.3 在图题2.1.3(a)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设输入信号的波形和幅值如图中所示,JFET的特性如图题2.1.3(b)所示,试用图解法分析:

    (1)静态工作点、、;

    (2)在同一个坐标下,画出、和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明它们的幅值。

    (3)若改为,其它条件不变,重画、波形;

    (4)为使时,、波形不失真,重新选择的数值和静态时的。

图题2.1.3

解: (1) 图解分析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VGSQ=-1V、VDSQ=10V、IDQ=8mA。

(2) vs、iD和vDS的波形如图所示。

(3) 若VGG改为-0.5V,vs、iD和vDS的波形如图所示。显然iD和vDS的波形已经出现失真。

(4) 为使VGG= -0.5V时,iD、vDS波形不失真,可减小Rd以改变负载线的斜率,可取VDSQ=10V,如图中的Q’所示。所以

题2.1.4 按照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仔细审阅图题2.1.4,分析各种放大电路的静态偏置和动态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指出原因,并重画正确的电路(注意输入信号的内阻一般很小;分析静态偏置时,应将短接)。

图题2.1.4

解: 图(a):静态工作点IB不对,应把Rb接电源端改成接地;

图(b):无静态基极电流IB;

图(c):无基极偏置电流,Rb接电源一端同样应改为接地;

图(d):无基极电路,发射结是反偏的,而且动态时发射极和集电极都接地了。

改进以后的正确的电路如图所示。

题2.1.5 一组同学做基本CE放大电路实验,出现了五种不同的接线方式,如图题2.1.5所示。若从正确合理、方便实用的角度去考虑,哪一种最为可取?

图题2.1.5

解:应该是(d)电路最正确,(a) 基本正确,但在可调电阻Rb中应该串接一只电阻R,目的是防止电位器调到0时,将电源直接加在管子T的基极上,将损坏管子。(b) (c)不对,RC电阻一般是固定的,使VCE间的静态电压不变。 (e)电容的极性连接不对,电容的正负极应与静态电位高低相一致。

题2.1.6 放大电路如图题2.1.6(a)所示。试按照给定参数,在图题2.1.6(b)中:

    (1)画出直流负载线;

    (2)定出Q点(设);

    (3)画出交流负载线;

    (4)定出对应于由0~100变化时,的变化范围,并由此计算不失真输出电压(正弦电压有效值)。

图题2.1.6

解: (1) 直流负载线方程:VCE=VCC-IC(RC+Re),VCE=15-3IC,作在输出特性上。

(2) 先求IBQ: 

所以Q点如图所示,可得:ICQ≈2.6mA,VCEQ≈7.5V;

(3) 交流等效负载为R'L=RC//RL=1kΩ,所以过Q点作一条斜率为的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

(4) 当iB 由0~100µA变化时,vCE的变化范围如图所示。不失真输出电压Vo有效值≈5V/=3.5V。

题2.1.7 在图题2.1.7所示的FET基本放大电路中,设耗尽型FET的,;增强型FET的,。

    (1)计算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画出交流通路并说明各放大电路的组态。

图题2.1.7

解:(1) 图(a):IDQ≈0.5mA,VGSQ=-2V,VDSQ≈3.8V;

图(b):IDQ≈0.76mA,VGSQ≈-1.5V,VDSQ≈8.5V;

图(c):IDQ≈0.25mA,VGSQ=2.8V,VDSQ≈13V。

(2) 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图(a)为共源极放大电路(CS);

图(b)为共漏极放大电路(CD);

图(c)为共源极放大电路(CS)。

题2.1.8 一学生用交流电压表测得某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为4.8 V,接上的负载电阻后测出的电压值为4 V。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和实际的开路输出电压Voo 。

题2.1.9 试分析图题2.1.9所示各个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测试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如有正常的放大作用,判断是同相放大还是反相放大。

图题2.1.9

解:(a) 没有放大作用。因为输入端在交流通路中接地,信号加不进去; 

(b) 有放大作用,属于CC组态,因此为同相放大电路; 

(c) 没有放大作用,因为输出端交流接地; 

(d) 有放大作用,属于CB组态,因此为同相放大电路。

题2.1.10 在图题2.1.10所示CS放大电路中,已知静态工作点为,,。设电压放大倍数,发生截止失真时输出电压的正向幅值为5 V,发生饱和失真时输出电压的负向幅值为3 V。

    (1)当输入信号为时,画出g、d点的电压波形、,并标明峰、谷电压的大小;

    (2)当输入信号为时,画出g、d点的电压波形、,并标明峰、谷电压的大小。

图题2.1.10

解:(1) 当vi=0.1sinωt(V)时,

栅极的静态电压为: 

栅极的瞬态电压为: 

漏极的瞬态电压为:

因此,vG、vD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a)  vi=0.1sinωt(V)时

(b)  vi=0.3sinωt(V)时

(2) 当vi=0.3sinωt(V)时,

可见,此时输出电压已经产生了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其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题2.1.11 用三只电容量足够大的电容器、、将图题2.1.11所示放大电路分别组成CE、CC和CB组态,并在图中标明各偏置电源和电解电容上的极性,以及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子。(在电源前加正、负号,在电介电容正极端加正号。)

图题2.1.11

解: 连接成CE时:C1作信号输入耦合电容,C3一头接VEE,C2作信号输出耦合电容;

连接成CC时:C2一端接+VCC,C1一端作输入,C2作输出耦合电容;

连接成CB时:C1一端接VBB,C3一端作输入耦合电容,C2作输出耦合电容。

CE、CC、CB放大电路分别如图所示。

题2.1.12 图题2.1.12(a)~(c)所示均为基本放大电路,设各三极管的,。

    (1)计算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画出交流通路,说明各种放大电路的组态。

图题2.1.12

题2.1.13 在图题2.1.1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分别计算和时的值;

    (2)画出在0~6 V之间变化时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即:横坐标为输入电压,纵坐标为输出电压)。

图题 2.1.13

题2.1.14 在图题2.1.14所示的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试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Q的数值;

    (2)画出从-10 V~+10 V之间变化时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图题2.1.14

文档

浙大模电2篇1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第1章习题题2.1.1在图题2.1.1(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和输入特性曲线如图(b)(c)所示。(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Q(、、、);(2)设,画出、和的波形,并从图中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提示:为方便分析,可将图(a)中的输入回路用戴维宁定理化简。]图题2.1.1解:(1)当输入为零时(静态),将输入回路画成单回路后求出输入回路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入特性曲线上,由交点决定了、;写出输出回路负载线方程,将该方程作在管子的输出特性上,由IBQ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