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梁板结构
课 程 设 计
学 院 名 称: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建筑工程技术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学 生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结构教研室
2013年 5月27 日
混凝土梁板结构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 院 名 称: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建筑工程技术
使 用 班 级: 建工 1131
结构教研室
2013年5月6日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现浇梁板结构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浇式梁板结构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巩固楼盖部分的专业知识,训练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
某多层厂房的楼盖,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平面如图1 所示,楼面做法见图2。
1.设计资料
(1)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3)。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300。
图 1 楼盖平面图
图1-32 楼盖做法详图
2.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使用功能、活荷载分组表
| 学 号 | 建筑使用功能 | 活载的标准值(KN/m2) |
| 1~10 | 展 览 厅 | 3.5 |
| 11~20 | 活 动 室 | 4.0 |
| 21~30 | 档 案 库 | 5.0 |
| 31~40 | 书 库 | 6.0 |
| 41~50 | 厂 房 | 10.0 |
| 51~ | 会 议 室 | 2.0 |
3.尺寸(如图1)依据学生的学号不同按表2和3取值。
表2 建筑平面尺寸表
| 学号尾号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原6600柱距改为 | 原6900柱距改为 | |||||||||
| 6000 | 6300 | 6600 | 5900 | 5600 | 6900 | 6600 | 6300 | 6000 | 5900 | |
三、设计内容与时间
1.设计内容:
1)进行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
2)进行现浇板、梁的内力及截面配筋计算。
3)绘制现浇板、梁的施工图(2#加长1张)。
2.时间:2013年5月27日~6月9日,集中二周进行。
四、设计要求
1. 计算书内容完整,配有必要的计算简图及计算公式,字迹工整,计算正确,图形规则。
2. 楼板施工图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要求绘制,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梁采用传统画法绘制。布图应疏密均匀、比例适当,文字要求用仿宋字书写,内容表达清楚、
准确、图面整洁。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50105-2010)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11G101-1)
6.《混凝土结构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设计进度安排
| 时间 | 设计内容 |
| 5月27、28日 | 1.梁板的结构布置 2.构件尺寸的确定 3.板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4.板施工图草图 |
| 5月29、30日 | 5.次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6. 次梁的施工图草图 |
| 5月31日 6月1、2、3日 | 7.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8.主梁的施工图草图 |
| 6月4、5日 | 9.绘制板结构布置及配筋图 |
| 6月6、7日 | 10.绘制梁结构布置及配筋图 |
| 6月8、9日 | 11.修改图纸、装订计算书 |
成 绩 评 定 表
|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
| 题 目 |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设计 | |||||||
| 成 绩 评 定 | ||||||||
| 考 核 项 次 | 所占比例(%) | 各部分成绩 | ||||||
| 出勤情况 | 15 | |||||||
| 学习态度 | 15 | |||||||
| 图面质量 | 30 | |||||||
| 计算书质量 | 30 | |||||||
| 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 | |||||||
| 总成绩(百分制) | ||||||||
| 综合成绩等级(五级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6月20日 | ||||||||
1.页面规格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计算书统一采用A4页面,页边距:上3.0cm,下3.0cm,左3.0cm,右2.5cm。
2.用字规格
(1)目录要求
目录:“目录”居中,二字之间空四个字符,三号黑体,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目录内容: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间距。
(2)正文要求
中文基本用字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五号,1.5倍行间距。图名和表名采用相应的小五号字体。
3.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设置
(1)正文标题
1)标题序号:采用阿拉伯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如1 、1.1 、1.1.1 ,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2格,采用三级标题;
2)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3)二级标题:五号黑体,顶格,不空行;
4)三级标题:五号,顶格,不空行。其余可采用(1)、1)、、a 等标题,后面跟正文。
(2)公式、图表
1)公式:公式居中书写;
2)表格:可有表号、表名、单位,表号按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2、附表1等,表号与表名间空两格,采用小五号黑体居中书写;单位放在表的右上角,小五号宋体书写;表中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书写;如有文字说明时,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结尾不使用标点;表格两边不封;
3)插图:有图号、图名、图注等,图号和图名间空两格,采用小五号黑体书写,如:图1 xx平面图 。
4.课程设计计算书排版顺序
(1)封面(统一封面,见本文件第一页)
(2)成绩评定表
(3)设计任务书
(4)目录
(5)正文
(6)参考文献(尽量采用近年的参考文献)
5.页码
从正文开始编排页码,页码采用宋体小五号,页码底端居中。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为10黑体,顶格;文献内容为小五宋体。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者/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的顺序和格式为:[序号] 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或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的顺序和格式为:[序号] 著者.书名.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评 分 标 准
等级
| 项次 | 优 100~90 | 良 ~80 | 中 79~70 | 及格 69~60 | 不及格 <59 |
| 出 勤 | 全勤 | 缺勤 <1/10 | 缺勤 2/10~3/10 | 缺勤 4/10~5/10 | 缺勤 1/2以上 |
| 学习态度 | 刻苦、守纪律 按期完成 | 认真、守纪律 按期完成 | 较认真 按期完成 | 应付 按期完成 | 应付、抄袭 不能按期完成 |
| 方案设计 | 合理、规范 | 合理、规范、局部个别不合理 | 较合理 较规范 | 较合理、较规范,有局部不合理 | 不合理、不规范 |
| 基本概念 | 清晰 | 清楚 | 较清楚 | 尚可 | 模糊 |
| 理论计算 | 准确 | 正确 | 较正确 | 无原则错误 | 问题很多 |
| 图面质量 | 整洁、全面 | 整洁、较全面 | 较整洁 较全面 | 一般 | 错误较多 |
| 等级 项次 | 优 100~90 | 良 ~80 | 中 79~70 | 及格 69~60 | 不及格 <59 |
| 创新能力 | 有个人见解 经济合理 | 有个人见解 满足设计要求 | 有个人见解 | 能提出问题 | 提不出问题 |
| 答 辩 | 流畅、准确 | 个别问题未完全回答 | 个别问题回答不上 | 少部分问题回答不上 | 大多数问题回答不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