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时内容 | 解决问题 | 课型 | 新课 | 主备人 | |
| 教材分析 |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 ||||
| 课时目标 |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 ||||
| 课时 重难点 |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 ||||
| 教学具准备 | 挂图 | ||||
| 师生活动 | 个性修改 | ||||
|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出示袋子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苹果),你想知道一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1千克苹果有几个?袋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千克?)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板书) 二、动手实践,对比探究 1、想知道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怎么办?(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你们知道称的苹果是多少千克吗?(1千克)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图中的苹果数一数吗? 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2、分组活动称苹果。 作好记录。 3、对比探究 老师的苹果比你们的大,你能估计老师这样的苹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 生说一说,共同称一称验证。(1千克的苹果有5个的,也有6个的,老师的苹果大,估计4个就是1千克。) 同样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数量不一样呢? 三、揭示问题,深入推理 回到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么知道呢?(数一数)一共有20个苹果。 第三个问题,这一袋子苹果,你能估计它有多少千克呢?你的方法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 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推理的过程吗? 预设: 如果5个苹果是1千克,那么20个苹果就是4千克,20÷5=4千克;如果是4个苹果1千克,那么这些苹果就重5千克,20÷4=5千克。 师总结。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104页的“做一做”。 要知道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首先要知道什么? 2、完成106页第9题。 | |||||
| 板书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