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制图说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1:44
文档

机械制图说课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机械类通用教材,它是技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做为一名中级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材共分九章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体;第三章:组合体;第四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五章:机械图样的表达;第六章:机械图样的识读;第七章: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第八章:房屋建筑图的识读;第九章:管道施工图的识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本
推荐度:
导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机械类通用教材,它是技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做为一名中级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材共分九章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体;第三章:组合体;第四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五章:机械图样的表达;第六章:机械图样的识读;第七章: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第八章:房屋建筑图的识读;第九章:管道施工图的识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本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机械类通用教材,它是技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做为一名中级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材共分九章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体;第三章:组合体;第四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五章:机械图样的表达;第六章:机械图样的识读;第七章: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第八章:房屋建筑图的识读;第九章:管道施工图的识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本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第二章:基本体,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而第一节课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只有深刻掌握了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才能为以后学好零件图、装配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正投影是如何形成的(即三视图中的主视图)。2、掌握基本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一本非机械类专业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虽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做了较大调整,但对于刚入校的初中学生而言,内容不同于数、理、化那样理论性较强。本节课是一门新课,学生的基础较浅,缺乏生产实践知识,要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能从传统的点、线、面开始,而应从实物(基本体)的投影讲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促进学生对正投影知识的理解。在上课前,一方面要将本节所需挂图准备充分;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动手制作模具“V型块”,用硬纸板制作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可以拆开),在讲课过程中,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如在讲正投影的形成时,可把黑板做为投影面,把讲课桌作为物体,把课桌正前方的某个同学作为投影点,使学生建立投影面、物体和投影点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讲三视图的形成时,可使用自制的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和“V”型木块,进行演示,使学生从三个不同的方向(三个观察方向要分别垂直于三个投影面)观察,得到三个图形(即视图),在讲三个投影展开这一问题时,可将用纸板制成的模具正面不动,水平面往下转900,侧面往后转900,就可得到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三个视图,从而很直观的使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这一原理。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简要回顾在《诸论》一节在有关投影的知识,如:阳光照在树上,在墙上留下树的影子,电影胶片被强光照射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象等等。以及正投影中投影面、投影线、物体三者的位置关系。(5分钟)

2、让学生课堂预习视图和三视图的形成两个内容,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1)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关系;(2)三个投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把有关挂图和自制模具摆放到讲桌前,以便学生结合实物预习教材。(5分钟)

3、讲第一个问题即视图的形成,按图2-1所示,将自制的投影纸板、V型块,正放在讲桌产,让处在V型块正前方的学生观察,所谓V型块正放是指V型块的大部分平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纸板,观察者处于正前方是指使观察者的目光(可理解为投影线)垂直于投影纸板,所看到物体的形状,即为正投影,把投影纸板在投影面上所得到图形即为V型块的一个视图。(5分钟)

4、讲第二个问题:三视图的形成。

(1)首先讲述在工程界为何采用三个视图,而不采用一个视图的原因。可分别在正投影面前方放置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使圆柱直径等于长方体的宽、圆柱长度等于长方体的高),从而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投影即视图,说明一个视图往往不能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三个(至少两个视图才能完整确定物体的形状。

(2)三视图的形成,首先把自制的三个投影平面模具正放到学生面前,说明三个投影面的名称(正面“V”、水平面“H”、侧面“W”),位置关系(互相垂直),把“V”型块悬空正放在模具当中,使学生从正前方观察,在正投影面上得到一图形(主视图);从V型块左边向垂直于侧投影面的方向观察得到一图形(左视图);从V型块上面向垂直于水平面方向观察得到一图形(俯视图),分别画在三个投影面上,即得到三个视图。然后,使正面不动,把水平面沿转折处向下转900,侧面沿转折处向后转900,即得到图2-3b所示三视图(正面上的主视图、水平面上的俯视图和侧面上的左视图),去掉边框就得到图2-3C所示的三视图。

(3)强化练习,拿出几个较简单的基本体,放置在自制的三投影空间中,让学生徒手画三视图,并挑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画,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听课效果。(25分钟)

(4)小结:简要说明本节所讲主要内容,①理解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②会徒手画简单基本体三视图。(5分钟)

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①在画基本体三视图时,物体摆放要求是什么?②在讲三视图形成时,水平面和侧面是如何展开的?(5分钟)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①长、宽、高的规定:一般认为物体左右之间的距离称为长;前后之间的距离称为宽;上下之间的距离称为高。由上节所示三视图的展开图,可以看出,主、俯视图都能反映“V”型块的长度,两端恰好对正,各对应部分连线互相平行,即:“长对正”;主、左视图上、下两端的连线在一条水平线上,高度也相等,即得到“高平齐”;俯、左视图都能反映“V”型块宽度,即“宽相等”,从而得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的投影规律。②为使学生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再举出几个较简单的物体三视图,来验正三视图投影规律的普通性。(25分钟)

3、小结: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布置《制图习题集》有关作业练习。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0分钟)

四、板书设计:

2.1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一、视图: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的物体的图形(如图:2-1)

二、三视图的形成:(如图2-2)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左视图高平齐;主、俯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宽相等(如图2-3)

文档

机械制图说课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机械类通用教材,它是技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做为一名中级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材共分九章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体;第三章:组合体;第四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五章:机械图样的表达;第六章:机械图样的识读;第七章: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第八章:房屋建筑图的识读;第九章:管道施工图的识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