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女娲补天》部编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2:51
文档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女娲补天》部编本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隆、扎”。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由谈话,读题引发疑问1、师: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指一名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女娲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女娲补天2、请同学
推荐度:
导读《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隆、扎”。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由谈话,读题引发疑问1、师: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指一名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女娲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女娲补天2、请同学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隆、扎”。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由谈话,读题引发疑问

1、师: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指一名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女娲的另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教师正音“娲”,读wā,不读wō。

3、“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补”是把残存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的意思。

4、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生1:女娲为什么补天?

生2:女娲怎么补天?

生3:女娲补好天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5、师:你们真是善于提问的孩子,这些问题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赶快打开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都能读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新词要圈出来,查字典、词典弄明白,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朗读,并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3、小组交流字词。

4、全班汇报交流。

(1)指生读字词,教师随机纠错。

(2)男女生轮读字词。

(3)抢读生字,自由扩词。

(4)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三、走进文本,初读感知内容

1、出示学习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天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4)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自然段,为什么?

2、师: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答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3、展开自主性学习,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朗读,并了解学生解疑情况。

4、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5、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现在能解决吗?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1)第一小组汇报。

预设:

组长:我们小组能解决刚才的问题,请一号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二号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三号同学回答第三个问题,我来总结。

组员1: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天塌了一块,露出了一个大窟窿,所以女娲要补天。

组员2:课文的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女娲把五彩石炼化了补天。

组员3: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人们常常能看到五彩的云霞。这是我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知道的。

组长:我来总结我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第1自然段:天塌了,人们被困在山上。

第2自然段:女娲救出了人们。

第3、4自然段: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第5自然段:女娲补天之后就能看到五彩云霞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2)其他小组补充。

6、教师小结:同学们,你看,就像这样仔细地读读课文,同学之间研究一下,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就把问题解决了。真好!

四、布置任务,产生阅读期待

1、师:同学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大意,那么,天上露的洞到底有多么可怕,女娲补天的具体过程到底有多艰辛,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了,下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女娲补天》这一课。

2、作业:

(1)积累故事当中优美生动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检测阅读效果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这个神话故事,解决了字词,读懂了故事大意,积累了优美生动的词语,现在,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测吗?

2、出示:欢歌笑语、快乐幸福、金光四射、熊熊大火、零零星星、塌下、挣扎、露出、燃烧、围困、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轰隆隆、黑黑的大窟窿、清清的泉水、五彩的云霞。

3、同学结合对词语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一些词语可以带动作)。

4、听写重点词语。(教师巡视,发现主要问题,集体强调、订正。)

二、导学课文,领会阅读方法

1、巧妙引导,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的脉络你们已经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那么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天到底怎样了?不补不行吗?这些问题都是理解故事内容和女娲品质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教师导学,提炼方法。

(1)出示学习指南(一):

①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自主完成学习卡片(一)。

②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一)。

③全班交流。

(2)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填写学习卡片,教师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学习卡片(一)

天塌之前的人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天塌之后的人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女娲的表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课堂观察。

(4)全班交流,学生汇报。

预设:

生:天塌之前的人间我填的是“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人们的欢歌笑语和幸福生活吗?(学生朗读)

生:天塌之后的人间我填的是“地被震裂、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围困、挣扎”。

出示: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师:看着你填的这些词语我就感到很可怕。你能读出可怕的感觉和人们的悲惨处境吗?(学生尝试朗读、学生齐读,体会人们的极度恐惧。)

生:女娲的表现我填的是“急忙、难过、造了船、救出”。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女娲是一个特别好的神仙,她一心只想着救人。

师:那好,现在你就是女娲了,我想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你一心一意只想把人们解救出来。好吗?(学生纷纷练习朗读)

(5)师生共同提炼阅读方法。

①仔细阅读学习指南。

②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卡片。

③提炼重点词语并谈体会。

④通过提炼的词语感悟人物特点。

⑤借助朗读表达感受等。

(6)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分别提炼出描写人间在天塌之前和天塌之后的不同景象、女娲的表现的重点词语,通过体会这些重点词语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了女娲在人类受苦受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好品质。这样的提炼重点词语的阅读方法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能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自学课文,运用阅读方法

1、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学习故事的第三部分“女娲怎样补天”。

2、下发学生活动卡。

3、全班围绕学习卡片进行交流。

(1)交流第3自然段中“冒着生命危险、跑、寻找、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这些词语。

出示: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预设:

生:我从“冒着生命危险”知道了神仙想补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师:嗯,“冒”字找得非常好,你真棒啊!你能读出女娲那种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精神吗?(学生读)再勇敢一点!(再读)

师: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白天找,晚上找,不分昼夜,她——(生接读:忙了几天几夜。)

此时,女娲已经筋疲力尽,随时都会倒下,可是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天地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危险到处存在,可是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可是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现在,你就是女娲,你能带着辛苦和劳累的感觉来读一读这一段吗?(学生读)

(2)出示句子: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3)师: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真是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一段,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女娲不顾危险寻找五彩石的情景,好吗?(学生听读,想象)

(4)同桌练读、男女生对读。

(5)交流第4自然段。重点围绕女娲炼石的动词“挖、放、炼、装、端、泼”进行交流。进一步体会女娲为了补天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

(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感受女娲的美丽、勇敢、善良。

(7)对照插图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感受女娲为人类补天的大爱之举。

(8)师: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把女娲补天的艰难写得清清楚楚,让我们以敬佩之情诵读这段话,体会女娲的神奇之处。(全班齐读)女娲的辛苦没有白费,天终于补好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欣喜的语气。(齐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读书兴趣

1、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女娲补天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感受到了人们对于美丽、善良、勇敢的女娲的热爱之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推荐阅读,鼓励读书。

师:关于这样的美丽传说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去阅读。

(1)推荐阅读《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妙。

(2)布置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给家人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进一步搜集关于女娲的其他传说。

文档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女娲补天》部编本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隆、扎”。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由谈话,读题引发疑问1、师: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指一名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女娲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女娲补天2、请同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