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欢欢喜喜庆国庆 | 课时 | |||
| 教学分析 | 本课分为两个话题:新中国的生日,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开学不久即是全国人民迎接国庆的日子,本课通过对祖国妈妈生日的介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即1949年10月1日。以后,每年10月1日均为国庆纪念日,在这个节日里都为祖国庆祝生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进而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二年级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对于他们而言,国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国家的全称,不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因此他们对国庆节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全面的。 从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二年级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庆节活动,但他们在生活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节日气氛的,比如,在国庆节,学校放假,孩子们可以回家去过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等。有条件的农村家庭,父母还会带孩子去城里参观游玩。再有孩子们通过翻看日历,看电视节目中的庆祝画面等途径,也能够感受到一些国庆节的信息。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活动入手,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通过人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并引导学生明白大家如此热烈地庆祝国庆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 | ||||
|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2.能力目标:能够在升国旗、奏国歌时遵守正确的行为规范,如肃立、脱帽、行礼等。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与国庆日的来历。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 ||||
| 教学重点 | 知道我国的国名与国庆日,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 ||||
| 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 ||||
| 教学准备 | 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如开国大典的录像资料或有关中国人民庆祝国庆的照片。 | ||||
| 教学过程 | |||||
| 步骤 | 师生互动过程 | 设计意图 | |||
| 新课引入 | 欣赏视频:《祖国妈妈》 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过生日,是因为他们非常爱小朋友。祖国也是我们的妈妈,祖国妈妈的儿女们也非常爱自己的祖国妈妈,所以,每到国庆节这一天大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我们小朋友用什么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我为祖国妈妈庆生日。 | 通过播放视频和谈话,激发学生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进而引出活动主题。 | |||
| 我为祖国庆生日 | 我为祖国庆生日 师:我们的祖国妈妈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她是在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从此,10月1日就成为她的生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 播放音乐:我的祖国 1.全班诗朗诵《祖国妈妈》 妈妈是我的妈妈, 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奶奶是爸爸的妈妈, 亲爱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妈妈! 祖国妈妈,我们爱您, 草原是您宽阔的怀抱, 森林是您漂亮的外套, 湖泊是您明亮的眼睛, 山脊是您弯弯的眉毛。 东面有浩瀚的海洋, 南面有富饶的珠三角, 西面有辽阔的草原, 北面有肥沃的黑土地,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地大物产多,我们的生活快乐多。” 我们想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让祖国妈妈变得更年轻, 现在,虽然我的年龄还很小, 但是,我的志向却很高,很高。 我要为祖国妈妈抹上淡淡的彩妆; 我要为祖国妈妈披上漂亮的衣裳。 我要快快长大, 让她拥有宽阔的怀抱,漂亮的外套; 让她拥有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让她永远健康,永远美丽!永饶! 2.师:我们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那么我们对祖国妈妈是不是足够了解呢?今天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知识竞赛。 展示课件,知识竞赛题目。 同学们参与,对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奖励。 3.引导同学们把自己对祖国的美好愿望画下来,将画作贴到展板上。 4.全班唱国歌,模拟升旗仪式。 | 通过诗朗诵、知识竞赛、模拟升旗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 |||
| 课堂小结 | 在祖国妈妈生日这一天我们要表达对妈妈的爱,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努力学习,做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孩子,这是对祖国妈妈最好的报答。 | ||||
| 板书设计 | 欢欢喜喜庆国庆 我为祖国庆生日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