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者:王青 袁懿峰 陈满凤
一、学情分析:
本班年级共有125人,四(2)班整体成绩非常好,四(3)成绩较好,四(1)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体现在解决问题方面,中下层生比较贪玩,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计算能力差,分析问题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审题,数学学习成绩较差。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成绩。
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
|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 教学难点:观察物体(二)、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和重点。 |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爱学习数学的思想,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3、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学生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4、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
5、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6、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期末复习,具体全面。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重视概念教学,打好扎实基础; 加强计算训练,熟练技能技巧,抓好解决问题的教学,突出思维训练;开展活动课教学,发展学生智力。
7、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 8、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道应用题应该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 |
| 周次 | 章节主题 | 教学内容 | 课时 |
第一周 | 四则运算 |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括号 4、最佳方案的选取 | 4课时 |
第二周 | 观察物体 | 1、观察物体(1) 2、观察物体(2) 3、练习 | 6课时 |
运算定律 |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 ||
第三周 | 运算定律 | 1、连减的简便计算 2、练习课 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4、乘法分配律 5、练习课 6、简便计算 | 6课时 |
第四周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读法 4、练习课 5、小数的性质 6、小数的大小比较 | 6课时 |
第五周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练习课 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4、练习课 5、小数与单位换算(1) | 5课时 |
第六周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小数与单位换算(2) 2、练习课 3、小数的近似数(1) 4、小数的近似数(2) 5、练习课 6、整理和复习 | 6课时 |
第七周 | 三角形 | 1、三角形的特性(1) 2、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练习课 5、三角形的内角和(1) 6、三角形的内角和(2) | 6课时 |
第八周 | 三角形 | 1、整理和复习 | 5课时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小数的加减法(1) 2、练习课 3、小数的加减法(2) 4、练习课 | ||
第九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练习课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4、练习课 5、整理和复习 6、练习课 | 6课时 |
第十周 | 图形的运动 | 1、轴对称 2、平移 3、利用平移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6课时 |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1、平均数(1) 2、平均数(2) 3、练习课 | ||
第十一周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1、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练习课 3、营养午餐 | 6课时 |
| 数学广角 | 1、鸡兔同笼 | ||
| 总复习 | 1、复习四则运算、定律 2、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加减法 | ||
第十二周 | 总复习 | 1、复习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2、复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鸡兔同笼 3、综合复习 | 3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