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假设(前提、含义)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答:(1)会计核算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需的会计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8个)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
(2)会计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假定,即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正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认识所作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基本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23)
首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次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2.基本会计等式(P38)
答:会计等式是由会计要素组成的,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的经济内容和数量上的等量关系是资金平衡的理论依据。
静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 收入-费用=利润
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区别和联系(P53)
答: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方式
两者联系:(1)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2)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会计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两者区别:(1)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本身没有结构。
(2)会计账户则有相应的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动状况。
4、平行登记的要点
同时间登记;同方向登记;同金额登记
5、期间费用
不应计入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6、更正错账的方法及使用类型 (P221-P223)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
7、借贷记账法的结构/基本内容(符号,规则,试算平衡)(P58-P60)
基本内容:(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左借右贷)
资产类:借增、贷减
负债类:借减、贷增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3)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公式见P59,借=贷)
(4)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
注:资产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8、明细账的格式(3种)适用于什么账户(P216-P218)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采用金额核算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的明细核算。
2、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明细算,又要进行数量明细核算的财产物质项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明细核算。
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多用于费用、成本、收入、成果类科目的明细核算。
4、平行式明细分类账—一般用于“材料采购”以及“在途物质”等明细分类账。
9、会计科目分类(详见P46-P47以及P50-P52)
答:
10、会计账户分类(详见P169-P170,P171-P172)
答:
11、凭证(原始,记账)的分类,详见P188-P198
答:
12、财产清查的结果的处理(P260-P261)
一、查明差异,分析原因
二、认真总结,加强管理
三、调整账目,账实相符
四、无法归还的应付款项处理
13、财产清查的种类和分类
(一)按清查范围分类
1、全面清查:对所有的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盘点与核实
2、局部清查:称重点清查,根据需要只对财产中某些重点吧部分进行清查。
(二)按其清查时间分类
1、定期清查: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进行的财产清查(月季,年季检查 )
2、不定期清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进行财产清查
14、资产负债表地编制(P279)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些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格式:
(1)账户式,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边列示资产项目,右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会计平衡公式,左右两方的总额是相等的。
(2)报告式,其结构分为上下两方,上方列示资产项目,下方列示负债及所有着权益项目,上下两方的合计数相等。
3、内容:主要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类项目按照流动性强弱表示,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负债类按偿还期长短列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项目按永久性程度列示,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等。
4、编制
(1)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同类总账账户期末金额合并计算填列。
(3)根据结算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期末余额调整填列。
(4)根据总账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后地净额填列。
15、利润表(P286)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格式:
(1)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益的方式。
(2)多步式:是将各种利润分步计算求得净利润的方式。
3、内容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编制
利润表分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
(1)“本期金额”栏应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如分析计算结果为损失或亏损时,应以“-”号填列。
(3)如上期利润表与本期利润表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期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期利润”。
16、财产盘存制度(P255)
永续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
17、财产清查的方法(P255)
1、实物的清查.2、库存现金的清查.
3、银行存款的清查.4.往来账项的清查
18、账户处理(P234)
财务处理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呈报的步骤和方法。
一、记账凭证(最基本):一般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
优点:简单明了,可详细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状况。
缺点:工作量大,不便于分工
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二、科目汇总表处理
特点是定期编制科目会计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注意事项详见P239-P240
优点:手续简单,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缺点:反映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不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适用于:经济业务频繁的单位
19、记账凭证(支付转)的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是用于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格式详见P195。
转账凭证用于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其他转账业务所用的记账凭证,详见P196
(注:记付不记收/或同时记,但在对方账户过账栏打“√”销号,收记借,付记贷)
20、制造费用的分配
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就是按照生产各种产品,归集和分配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地各种生产费用,并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地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产品制造成本的内容
包括: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活劳动耗费的费用;其他费用支出
(二)产品制造成本计算应归入的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生产过程中世纪消耗的材料
2、直接人工—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3、制造费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地各种间接费用。
分配标准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间;按机器工时;按直接原材料成本;按直接总成本。
(三)具体分配计算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分配率X产品地生产工人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