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3:56
文档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王绍军[内容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专业建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是新兴专业,没有已经成熟的既定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各高职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实际上
推荐度:
导读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王绍军[内容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专业建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是新兴专业,没有已经成熟的既定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各高职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实际上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王绍军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专业建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是新兴专业,没有已经成熟的既定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各高职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从事电子商务的教学时间不长,但也在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一、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情况

2000年以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学者的增加,电子商务教育的试探性工作以高校为单位开始进行尝试。这一阶段未定义专业,各院校通过设立选修、第二学位、高年级专业方向等方式开设电子商务课程。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第一批六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开始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尝试。200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开始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到2001年底,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达到96所,专业教育在规范中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共有154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同时以专业方向和高职高专等形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所,电子商务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速度很快,但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许多模糊之处,争议颇多。

1、EC与EB之争

电子商务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即为EC(electronic-commerce),广义的为EB(electronic -business)。表面上,这似乎只是表达方法的不同。但如果我们想把握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有必要分清它们。事实上,这两种说法确有不小的区别,其实质是将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问题。EC 主要指把信息化技术用于交易实现领域,EB则强调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整个企业的管理过程,包括用于改造企业的内部商务流程、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商务流程。在现实中,EB的提法更符合国家以电子商务为重点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我认为高职院校应遵照广义的电子商务进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从电子商务应用规律来看,在企业的其他业务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情况下仅进行电子商务改造,势必需要进行传统的内部经营模式与信息化的交易模式的对接,其成本优势是有限的。从人才的培养规律来看,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去适应电子商务应用的规律性,根据实现企业商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改造进行人才的培养。同时作为一个专业对电子商务人才进行培养,在今后全国势必有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推向社会,仅EC 的人才需求也是有限的。

2、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两种主张

一种主张是电子商务专业应以商务活动中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站建设的软硬件开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着重培养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开发型”人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核心是商务,电子技术只是

作者简介:王绍军,男,管理学硕士,管理系讲师1工具与手段,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商务为重,主要培养电子商务业务运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当然这里也涉及教育资源的争夺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单位基本上也存在两种类型,一是经管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二是计算机信息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第一类电子商务专业更多的强调商务方面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来的人才类似于管理类人才;第二类电子商务专业更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倾向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虽然调查表明现阶段学生更倾向于第二类电子商务培养模式,这主要与当前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旺盛有关。但从长远地看,我认为电子商务人才的核心知识应为“商务”知识,在MIS开发阶段的经验证明,电子商务系统真正有效的实施需要有大量具备商务知识且能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人才。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的最主要的部门是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类是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化技术大量应用于企业后,在商务管理上呈现出与一般企业不同的规律性。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则是适应这类企业的需要,要求精通现代商务知识,掌握信息化后的企业的管理规律,对于信息化技术只要能够熟练应用就可以了。

第二类是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及企业信息化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再改造。要求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根据商务需求,以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

第三类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对人才要求最高的需求类型。主要是服务于经济体的电子商

务决策。要求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以上的两种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企业家的特质,通晓电子商务全局,熟知行业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了解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和特点,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国外电子商务教育重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我国的电子商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相对落后。与此相适应,我们的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培养方案,打造系统的学科平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学科发展和人才

培育之路。

当前,我国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大层次系列教育都已经展开。针对上述特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第一、第二类人才上,必须以培养高级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准确十分重要,这既有利于学校合理配置师资,也有利于学生分配时找工作的定位。盲目的求全求高并非科学之举,也不符合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商务知识,用以满足业务型专业人才的电子商务职业需求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二是信息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用以满足电子商务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三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的知识;四是特定行业的特定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具体可综合概括为:

1、“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构成

一般来说“应用型”电子商务管理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

2

3

能三个方面。初级层次的管理人员主要需要的是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中级管理人员几乎同等地需要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而高层管理人员则需要更多的概念技能。

2、“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养成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

初级、中级管理型人才,因此,其技能训练体系有

这一体系可帮助我们更为合理的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各门课程。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反映在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践适应能力的高低上。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时应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模式。对内,以理论教学为主,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模拟型实验教学,使学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流程,直观地理解电子商务的原理和过程;对外,可以尝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动专业发展。“请进来”即聘请行业内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性;“走出去”即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性认识,并减少企业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的成本。

师资方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既缺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也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没有在现实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项目的经验。这样就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与专业建设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教师层次,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或送修培养,考取各种证书;二是让教师到企业去兼职锻炼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取得实践经验;三是请企业中的有关人员到学院兼职担任某门课的客座教师。

当然电子商务还在探索中,从九十年代中期电子商务这个词出现至今,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却经历了一场。在这场里,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模式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其本身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这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要解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作为专业建设者和教师的责任及任务实为任重而道远。

初级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

文档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王绍军[内容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专业建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是新兴专业,没有已经成熟的既定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各高职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实际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