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A)起正式施行。 A.2017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0月1日 D.2016年10月1日
2. 下列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是(B)。 A.债券利息收入处理 B.行政单位会计 C.固定资产折旧 D.无形资产摊销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会计的是(D)。 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事业单位会计 D.房地产行业会计
4. 《会计准则——存货(征求意见稿)》共七章(D)条。 A.10 B.12 C.15 D.18
5. (A)是指会计主体在日常工作中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耗用或者储存的资产。 A.存货 B.材料 C.燃料 D.包装物
6. (C)的存货,其成本按照购入的存货成本加上委托加工的存货成本和其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确定。 A.自行加工 B.置换 C.委托加工 D.接受捐赠
7.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通常采用(A)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后进先出法
8. 对于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存货的( )和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A.账面余额 B.初始成本 C.账面价值 D.残料价值
9. 会计主体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A.按照存货类别披露其“期初账面余额” B.按照存货类别披露其“期末账面余额” C.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D.存货购入时间
10. 《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固定资产的确认 B.固定资产的取得 C.固定资产的折旧 D.无形资产的取得
11. 下列不属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使用规定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种类的是( )。 A.房屋及构筑物 B.图书、档案 C.商标权 D.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12. 因( )而持有设备,可以视为单位自己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A.融资租入 B.经营租入 C.借入 D.盗窃
15. ( )的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A.自行建造 B.购入 C.置换 D.接受捐赠
16. ( )是指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地分摊。 A.净残值 B.当期损益 C.坏账损失 D.折旧
17. 固定资产应当按( )计提折旧。 A.日 B.周 C.月 D.年
18. 固定资产( )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之后的金额。 A.公允价值 B.账面价值 C.账面原值 D.确认价值
19.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扣除( )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A.账面价值 B.账面净值 C.账面余额 D.入账价值
20. 下列关于《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形资产的确认,规定了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后续支出的核算等要求 B.无形资产的摊销,规定了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方法、使用年限等要求 C.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规定了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要求 D.无形资产的处置,规定了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方法,以及不同情形下取得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等
21. ( )是指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专门在某种指定商品上使用特点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 A.专利权 B.商标权 C.非专利技术 D.土地使用权
22. ( )是一种不具有实物形态、非货币性资产、是为会计主体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A.商标权 B.固定资产 C.商誉 D.无形资产
23.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确定方法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年限 B.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会计主体提供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年限确定的无形资产 C.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D.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24. 下列关于会计主体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A.各类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 B.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 C.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需披露 D.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年限的估计情况
25. 《会计准则——投资(征求意见稿)》共5章( )条。 A.10 B.17 C.18 D.24
26. ( )是指会计主体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A.短期投资 B.长期投资 C.债权投资 D.基金投资
27. 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 )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A.购买价款 B.实际成本 C.账面价值 D.公允价值
28. 长期投资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 )的划分。 A.期限长短 B.控制关系 C.交易性质 D.权益性质
29. 会计主体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 )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主体。 A.控制 B.共同控制 C.重大影响 D.不能实施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30. 采用( )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还应按照相应比例将原计入净资产的部分结转至投资收益。 A.权益法 B.成本法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
31. 对于会计主体应在附注中披露与投资有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期发生的投资净损益,其中重大的投资净损益项目应当单独披露 B.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减变动及期初期末余额 C.对被合并主体、合营主体、联营主体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期初、期末余额,无需单独披露 D.投资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