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直播电商服务(码:730705)
专门化方向:网络营销、网红销售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页面设计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设计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中国的网红经济、网红现象、网红产业链、网红运作、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网红销售、网红掘金、发展趋势等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具有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8.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9)了解中国的网红经济、网红现象、网红产业链、网红运作、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网红销售、网红掘金、发展趋势等
2.职业特定能力:
(1)网络营销能力:具有开展网络市场调查与分析,做好产品文案设计、及时利用网络工具发布与推广的能力,具有使用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完成电子支付交易,确保电子支付安全的能力,具有开设网上商店,并运用规则实施运营的能力。
(2)客服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利用电话、网络等工具联络客户,正确处理售前、售中、售后问题的能力。
(3)网络推广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采集商务信息,对商务信息分类处理的能力,具有开展网络市场调查与分析,做好推广策划、及时利用网络工具发布与推广的能力,初步具有对网络运营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制定基本策略的能力,具有搜索引擎优化和视觉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运用能力。
(4)物流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物流信息化采集及处理能力,具有从事货物整理、仓库管理、商品配送的能力,逐步建立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考虑物流运作的整体安排
3.跨行业职业能力:(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二)教学时间分配
七、教学进程安排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2.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为1:32;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6%,高级职称23%;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70%,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5%,65%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电子商务专业或相近管理类专业或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学历91%;3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电子商务师、直播电商、营销师、国际商务师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
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1)主动对接江苏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围绕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人文课程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本方案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课程的同时,在任选课程中多开设人文类课程,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