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淮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7:09
文档

江苏省淮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将试卷上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供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Mg-24C-12Cl-35.5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推荐度:
导读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将试卷上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供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Mg-24C-12Cl-35.5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将试卷上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供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Fe-56   Mg-24   C-12  Cl-35.5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钢铁锈蚀          B.海水晒盐        C.干冰升华           D.石油分馏

2.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   )

                 

     

         A.               B.               C.                D.

3.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   )

A.食用油                B.蔗糖               C.西红柿              D.鸡蛋

4.下列过程要吸收热量的是                                        (  ▲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

C.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6.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   )       

A.给液体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引燃酒精灯       D.给固体加热

7.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的一种重要因素

C.用聚氯乙烯塑料可用来包装食品 D.含重金属离子的废电池不能随意丢弃

8.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   )

序号物  质

选用试剂操作
 A.

CO2(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Na2CO3)

稀盐酸加入试剂至不再产生气泡
 C.

NaCl溶液(NaOH)

CuCl2溶液

加入适量的试剂,直接蒸发
 D.

铜粉(铁粉)稀盐酸加入过量的试剂,过滤
9.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   )  

A.NaOH溶液和CO2                      B.双氧水和MnO2

C.稀硫酸和铜片                  D.稀盐酸和石灰石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ABCD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0℃,向一定质量的饱和钾溶液中加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1.(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_____▲_____;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铁橄榄石中硅元素化合价是+4,则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2.(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1 衣:鉴别真假羊毛衫的方法是先取样,再_____▲_____。

2 食: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用:_____▲_____。

3住: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室内甲醛超标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④ 行: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

13.(4分)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右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名称)

(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C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②将t1°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14.(3分)实验、观察、分析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圆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铵

实验操作:

她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3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12℃。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三药匙的氢氧化钠、氯化钠、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下列数据是实验记录的三种溶液的温度,则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是     ▲    。(填字母序号)

A.2℃                  B.12℃                 C.46℃

(2)溶解铵固体时,小圆发现在烧杯     ▲    (选填“内壁”或“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15.(3分)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纳米级铁粉遇氧气无需加热就能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6.(5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制氧时,小明同学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填序号)

 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3)如果选用图E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17.(4分)小梦将一小包铜粉放入一定量的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铜和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铜;②溶质为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18.(7分)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纯碱样品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测定沉淀质量

称取样品a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先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再洗涤、干燥沉淀,最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g。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

(2)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

方案二:纯碱样品  稀硫酸   测定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称取样品ag,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注: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

(5)在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前后都要通入氮气,反应前通氮气目的是用氮气赶走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6)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

(7)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能否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9.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取40片该药剂制成粉末,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入(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

 计算: (1)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

初三化学参

1.A   2.B   3.C   4.B   5.D    6.D   7.C   8.D   9.A    10.C 

11.(1) 2N  2OH- (2)+2  (3)2H2 + O2 2 H2O

12.①灼烧,若有烧焦羽毛气味,则为真羊毛衫

②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③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④涂油

13.(1)肥皂水 (2)氧气 (3)①60g   ②b>a>c

14.(1)C  (2)外壁 

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烧杯壁液化成小水珠。

15. (1)①Fe3O4        

(2)FeCl2 + H2       Fe + 2HCl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纳米铁被氧气氧化”、“防止氢气和氧气在高温下混合爆炸”等)

16.(1)长颈漏斗    

(2)A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A C  

 (3)  a  

17.(1)Cu+2AgNO3=Cu(NO3)2+2Ag  (2)银和铜

(3)实验操作: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或铜片)

实验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18.(1)引流 (2)Ca(OH)2+ Na2CO3═CaCO3↓+2NaOH(3)使Na2CO3完全反应

(4)防止A中的水蒸气进入C中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或干燥作用)

(5)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C中;

(6)Na2SO4和H2SO4;Na2SO4;Na2SO4和NaHCO3(写名称也对)

(7)不能  盐酸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最终被装置C吸收,增加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9.

解:设40片该补钙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80g稀盐酸中溶质HCl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44

x        y        8.8g

100:44=x:8.8g               73:44=y:8.8g

x=20g                        y=14.6g

(1)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40=0.5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6g/80g×100%=18.25%

答: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0.5g,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25%。

文档

江苏省淮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将试卷上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供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Mg-24C-12Cl-35.5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