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股权激励是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生死攸关;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非常关键。
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原则
1、优化股权结构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实股股东通常仅限于发起人和资深高管。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高效决策和公司战略的顺利推进。如果需要扩大激励范围,一般采用虚拟股激励或成立激励公司统一管理激励对象的股权。
2、着眼于公司的战略
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必须以实现公司的战略规划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激励额度的提取以及激励股的价值取决于公司业绩的增长情况。
3、分层分级
股权激励旨在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是一种稀缺品,而不是一项福利,所以应授予具有足够岗位重要性且业绩贡献突出的员工;
岗位等级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对公司业绩影响程度以及影响周期的长短不同,所以必须针对不同层级员工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激励模式。
4、激励与约束相对等
在激励股授予时必须充分考虑股权激励对象的岗位重要性和业绩贡献;
在激励对象享受激励的同时,必须承担与之相对等的责任和义务。
股权激励的总框架
明确股权激励目标,即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应该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这是对股权激励机制的总体规划和指导原则。
激励对象指哪些人应当纳入股权激励体系,是部分人还是全部,他们之间如何分配总的激励基金。
激励方式根据激励依据(过去业绩、未来业绩)和支付方式(股票、现金、其他)科氛围不同类型,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激励力度是指员工可能得到的激励收入水平,一般应根据市场薪酬、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的薪酬策略、员工的个人贡献综合确定。
激励周期指激励计划的持续时间,激励周期过长会弱化短期激励效果,激励周期过短又不能有效解决短期观念问题,一般情况下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约束方式指员工为了获得预期激励成果而付出的代价,一般指激励对象需要达到的业绩条件以及为了获得长期激励而放弃的短期收益。
原文来自:经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