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 施工合同段:土建七标 编号:SDJS-20110305
| 单位工程 | 隧道工程 | 分项工程 | ||||||
| 施工单位 | 施工班组 | |||||||
| 交底日期 | 交底地点 | |||||||
| 隧道四电接口工程技术交底 一、交底内容 1.通信、信号、电力过轨。 2.通信、信号、电力专业综合接地,接触网槽道接地、专用洞室接地。 3.接触网槽道安装、基础加强。 二、编制依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 《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长昆客专施(长玉段)隧061A~03 《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通用图》-长昆客专施(长玉)网-隧通-100 各工点接触网槽道设计图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长昆客专施(长玉段)隧通06A-01~14 《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 三、隧道综合接地设置 1.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综合接地 (1)在两侧电缆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Φ16纵向接地钢筋,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2)利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纵向贯通的Φ16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钢筋端头间距不小于10cm,并通过Φ16连接钢筋每100m与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电缆槽处断面详图 2.接地端子设置 (1)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即没座隧道至少设置6处);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电缆槽侧墙外缘每间隔50m要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4)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设备、设施接地。 (5)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6)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需将触网槽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同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3.隧道综合接地 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 (1)Ⅱa级围岩地段利用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 (2)Ⅱb、Ⅲa、Ⅲb级围岩地段,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 (3) Ⅲc、 IV、V级以上围岩地算,利用锚杆、钢架作为接地极。 (4)明洞、洞门段利用仰拱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 (5)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下层纵、横向钢筋作为接地极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包含外围钢筋闭合“L”形焊接),其他节点双面电焊;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6)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即Ⅱ、Ⅲ级6m,IV级7m,V级8m);接地锚杆与钢网片、钢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再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侧墙的纵向接地钢筋左右间隔连接。 4.衬砌电气化接地极 (1)素混凝土衬砌地段接地 在衬砌内每组弧形槽道的每条槽道基础设置一榀三肢钢架和1.8m长(间距20cm)Φ16钢筋网片,并选择其中的一榀钢架内侧的一根Φ22环向钢筋和网片纵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接触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间距0.5m各选8根纵向网片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它位置,间距1m各选 (2)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接地 槽道基础附近选择一根衬砌的环向结构钢筋和28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触网接触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间距0.5m各选3根纵向网片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它位置,间距1m选1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3)用于接地的环向钢筋至少与3根槽道锚杆进行可靠的接地连接。用于接地的环向结构钢筋与仰拱内的钢筋只可绑扎,不可焊接;环向接地钢筋通过2.5m长的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6纵向接地钢筋分左右间隔交错连接,连接钢筋不允许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上的Φ16纵向接地钢筋同时相连。 (4)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约25m断开一次(9m衬砌台车27m断开一次,12米衬砌台车24m断开一次);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与其它未用于接地的结构钢筋只可进行绑扎,不可焊接。 (5)接地钢筋的焊接要求:双边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6)施工中外漏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蚀处理,采用红油漆涂抹。 5.接触网槽道预埋 (1)衬砌台车开孔 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在台车模板上每根槽道位置上开3个定位孔(槽道两端及中部各一个)。开孔原则:应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根据开孔尺寸,加工一个带螺栓的小钢板,定位孔不用时可进行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 (2)槽道定位 槽道应与衬砌模板台车同一弧度,在焊台上将两根槽道根据设计间距用Φ16钢筋连接牢固成槽道组(槽道大于2m用4根钢筋,小于等于2m用3根钢筋),然后把槽道组放置于定位孔处,将槽道固定点的填充物抠出,放入T型螺栓,水平旋转90°(螺栓底部有标记)后穿过定位孔,锁紧螺栓,使槽道紧贴模板。 用于接地的环向接地钢筋至少与3根槽道锚杆进行可靠的接地焊接后,根据放样施工缝位置及高程定位衬砌台车,将槽道顶升到位。如果有钢筋影响槽道,须调整钢筋位置,严禁折断或弯曲槽道锚杆,保证槽道正确定位。 (3)衬砌脱模 衬砌浇筑完毕到达设计强度后,先将T型螺栓螺母松开,水平旋转90°后取出,再将台车托脱模。T型螺栓、螺母可重复使用。将槽道固定点处重新填补上发泡填充物,做好后序养护工作。 (4)槽道施工误差要求 隧道内槽道布置图详见《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通用图》和各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接口设计图。 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5mm; 槽道倾斜误差≤3mm; 两槽道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为±10 mm(1.5m弧形槽道该误差为±5mm); 垂直线路方向施工误差为±30mm; 两槽道平行施工误差为±5mm; 槽道组间的定位误差为100mm。 6.管线过轨预埋 (1)过轨管设置 ①电力过轨:每个电力变电所设置过轨φ150热浸塑钢管4根,φ100热浸塑钢管10根; ②通信过轨:每个通信洞室设置过轨φ100热浸塑钢管4根; ③信号过轨:每隔500m设置过轨管2根。 (2)过轨钢管内穿φ20铁丝两根,两端用土工布封堵,为以后穿电缆线用。 (3)所有过轨管在槽内的钢管需伸出槽底10mm。 (4)强、弱电过轨管间保证一定的间距(不小于40cm)。无仰拱地段设置过轨时,过轨管处应挖槽埋设后以M10水泥砂浆封填,保证过轨管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 隧道内过轨位置及要求详见隧道专业附图。 7.综合接地的测试 在贯通地线敷设前,应实测隧道内每个接地端子对地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在贯通地线敷设后,应实测隧道内每个接地端子对地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 | ||||||||
| 交底人 | 交底接受人 | 审核人 | ||||||
| 注:监理抽查 | ||||||||
